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控车床卡盘拉杆拔杆器,属于拆装工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数控车床卡盘拉杆拆卸不便问题。本一种数控车床卡盘拉杆拔杆器,包括主轴本体以及固连于主轴本体一侧部上的油缸,油缸内螺纹连接有穿过主轴本体的拉杆,拉杆远离油缸的一端上具有外螺纹,拉杆远离油缸的一端依次螺纹连接有螺纹环一以及螺纹环二,螺纹环二与螺纹环一远离油缸的一侧部相抵靠,且螺纹环一的内螺纹旋向与螺纹环二的内螺纹旋向相反。通过螺纹环一、螺纹环二、把手一以及把手二的设置,使得在拆卸拉杆时无须拆卸油缸和利用管钳,且在拆卸的过程中也不会损伤到拉杆以及工作人员,提高了拉杆拆装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拉杆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安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车床卡盘拉杆拔杆器
[0001]本技术属于拆装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数控车床卡盘拉杆拔杆器。
技术介绍
[0002]在数控加工领域中,通常要用空心卡盘来夹持零件,卡盘的夹紧力是油缸通过拉杆来传递的,拉杆的一端与油缸的活塞连接,另一端通过螺套或其他传动结构与空心卡盘连接,这样拉杆就能够将油缸的拉力传递到卡盘上从而夹紧卡盘上的工件。
[0003]然而在数控车床上卡盘长时间使用或受到损伤后则需要更换卡盘,且在更换卡盘的同时也需要将卡盘中的拉杆一并更换,由于拉杆在使用过程中是与卡盘同步转动的,所以为了防止拉杆在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惯性的原因与油缸之间松开,工作人员在安装拉杆时都是通过管钳使拉杆在油缸上拧紧的,这样一来,就导致工作人员在拆卸拉杆后就很难直接用手来转动拉杆使拉杆拆下,且卡盘拆下后拉杆露出的部分均为螺纹,若工作人员直接用手转动拉杆也易将伤到工作人员,所以针对拉杆的拆卸与更换,传统的方法是在将卡盘拆下后,通过拆卸油缸后再利用管钳来将拉杆拆下,导致拆装效率慢,且易在拆装拉杆的过程中损伤油缸。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数控车床夹具,解决了现有数控车床卡盘拉杆拆卸不便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数控车床卡盘拉杆拔杆器,包括主轴本体以及固连于主轴本体一侧部上的油缸,油缸内螺纹连接有穿过主轴本体的拉杆,拉杆远离油缸的一端上具有外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远离油缸的一端依次螺纹连接有螺纹环一以及螺纹环二,所述的螺纹环二与螺纹环一远离油缸的一侧部相抵靠,且螺纹环一的内螺纹旋向与螺纹环二的内螺纹旋向相反。
[0007]初始状态下,油缸通过螺钉连接或螺栓连接等连接方式与主轴本体相固定,且油缸内还螺纹连接有贯穿主轴本体的拉杆,且拉杆从主轴本体远离油缸的一侧部上伸出并与空心卡盘相连接固定。拆卸拉杆时,先将空心卡盘从拉杆伸出主轴本体的一端上拆下,由于拉杆远离油缸的一端上设有外螺纹,因此能将螺纹环一先螺纹连接至拉杆远离油缸且伸出主轴本体的端部上,再将螺纹环二螺纹连接至该端部上并使得螺纹环二与螺纹环一远离油缸的一侧部相抵靠。由于螺纹环一的内螺纹旋向与螺纹环二的内螺纹旋向相反,所以当螺纹环二螺接至拉杆上且与螺纹环一相抵靠时,螺纹环一与螺纹环二之间能够形成互锁,此时通过旋转螺纹环一使得螺纹环一朝向远离主轴本体的方向移动时,螺纹环一能够带动拉杆同步旋转,由于拉杆与油缸之间是螺纹连接固定,所以当拉杆被螺纹环一带动旋转后,拉杆则能够从油缸上拆卸下来,此时再依次将螺纹环二与螺纹环一拆下即完成拉杆的拆卸工作。
[0008]本数控车床卡盘拉杆拔杆器通过螺纹环一与螺纹环二的设置,使得螺纹环一与螺纹环二螺纹连接至拉杆上后能够形成互锁,此时转动螺纹环一即可带动拉杆转动,并将拉杆拆离油缸,从而完成拉杆的更换工作,所以通过螺纹环一与螺纹环二使得工作人员在转动拉杆时能够使得上力并且也不会被拉杆上的外螺纹划伤,可直接将拉杆从主轴本体远离油缸的一侧拆下,使得在拆卸拉杆时无须拆卸油缸和利用管钳,且在拆卸的过程中也不会损伤到拉杆以及工作人员,提高了拉杆拆装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拉杆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0009]在上述的一种数控车床卡盘拉杆拔杆器,所述的螺纹环一上固连有沿径向设置的把手一,螺纹环二上固连有沿径向设置的把手二。
[0010]通过沿径向设置于螺纹环一上的把手一以及沿径向设置于螺纹环上的把手二,使得在工作人员转动螺纹环一以及螺纹环二时更加方便省力,且在取出或安装拉杆时,通过握住把手一以及把手二能够更加省力且不会损伤到拉杆。
[0011]在上述的一种数控车床卡盘拉杆拔杆器,所述的把手一与把手二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的把手一相对于螺纹环一中心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的把手二相对于螺纹环二中心对称设置。
[0012]具体地,把手一与把手二均为两个,使得工作人员在转动螺纹环时能够双手发力,使得螺纹环一或螺纹环二的转动进一步便捷省力。
[0013]在上述的一种数控车床卡盘拉杆拔杆器,所述的螺纹环一的内螺纹旋向为左旋,螺纹环二的内螺纹旋向为右旋。
[0014]具体地,通过螺纹环一的内螺纹旋向为左旋,螺纹环二的内螺纹旋向为右旋,使得螺纹环一与螺纹环二螺纹连接至拉杆上并抵靠时从而形成互锁,即螺纹环一被螺纹环二抵靠后,由于螺纹旋向相反所以螺纹环一无法从拉杆上旋出,所以转动螺纹环一时能够带动拉杆同步转动。
[0015]在上述的一种数控车床卡盘拉杆拔杆器,作为另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螺纹环一的内螺纹旋向为右旋,螺纹环二的内螺纹旋向为左旋。
[0016]作为另一种技术方案,具体地,通过螺纹环一的内螺纹旋向为右旋,螺纹环二的内螺纹旋向为左旋,使得螺纹环一与螺纹环二螺纹连接至拉杆上并抵靠时从而形成互锁,即螺纹环一被螺纹环二抵靠后,由于螺纹旋向相反所以螺纹环一无法从拉杆上旋出,所以转动螺纹环一时能够带动拉杆同步转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一种数控车床卡盘拉杆拔杆器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螺纹环一、螺纹环二、把手一以及把手二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在转动拉杆时能够使得上力并且也不会被拉杆上的外螺纹划伤,可直接将拉杆从主轴本体远离油缸的一侧拆下,使得在拆卸拉杆时无须拆卸油缸和利用管钳,且在拆卸的过程中也不会损伤到拉杆以及工作人员,提高了拉杆拆装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拉杆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一种数控车床卡盘拉杆拔杆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一种数控车床卡盘拉杆拔杆器的剖视图;
[0020]图3是本一种数控车床卡盘拉杆拔杆器中螺纹环一与螺纹环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主轴本体;2、油缸;3、拉杆;4、螺纹环一;4a、把手一;5、螺纹环二;5a、把手
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3]实施例一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数控车床卡盘拉杆拔杆器,包括主轴本体1以及固连于主轴本体1一侧部上的油缸2,油缸2内螺纹连接有穿过主轴本体1的拉杆3,拉杆3远离油缸2的一端上设有外螺纹,拉杆3远离油缸2的一端上依次螺纹连接有螺纹环一4以及螺纹环二5,螺纹环二5与螺纹环一4远离油缸2的一侧部相抵靠,且螺纹环一4的内螺纹旋向与螺纹环二5的内螺纹旋向相反。初始状态下,油缸2通过螺钉连接或螺栓连接等连接方式与主轴本体1相固定,且油缸2内还螺纹连接有贯穿主轴本体1的拉杆3,且拉杆3从主轴本体1远离油缸2的一侧部上伸出并与空心卡盘相连接固定。拆卸拉杆3时,先将空心卡盘从拉杆3伸出主轴本体1的一端上拆下,再将螺纹环一4先螺纹连接至拉杆3远离油缸2的端部上,再将螺纹环二5螺纹连接至该端部上并使得螺纹环二5与螺纹环一4远离油缸2的一侧部相抵靠。由于螺纹环一4的内螺纹旋向与螺纹环二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车床卡盘拉杆拔杆器,包括主轴本体(1)以及固连于主轴本体(1)一侧部上的油缸(2),油缸(2)内螺纹连接有穿过主轴本体(1)的拉杆(3),拉杆(3)远离油缸(2)的一端上设有外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3)远离油缸(2)的一端还依次螺纹连接有螺纹环一(4)以及螺纹环二(5),所述的螺纹环二(5)与螺纹环一(4)远离油缸(2)的一侧部相抵靠,且螺纹环一(4)的内螺纹旋向与螺纹环二(5)的内螺纹旋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车床卡盘拉杆拔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环一(4)上固连有沿径向设置的把手一(4a),螺纹环二(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洋,白生文,葛建伟,杨小雷,
申请(专利权)人:海德曼上海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