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20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泵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水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内设有泵头、叶轮和电机,所述泵头固定连接在电机上,所述电机输出端设有所述叶轮,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泵头下部的叶轮腔内;所述泵头上方设置有管道一,所述管道一上方设置有管道二,所述泵头、管道一和管道二为三段式组合结构连接,所述泵头上部空腔和管道一内部空腔形成回流腔,所述管道三内部形成气腔;所述管道三与电机同侧方向设有接口,所述接口一端设有气罐,所述气罐内部通过所述接口与所述气腔相通,所述气罐设置在所述电机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源源不断地进行工作,且叶轮不会出现卡死现象的水泵。水泵。水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泵


[0001]本技术属于水泵
,特指一种水泵。

技术介绍

[0002]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
[0003]现有的水泵的泵体一般由叶轮和电机组成,叶轮设置在泵体内的叶轮腔内,叶轮腔中,当气体无法向外排出,此时,叶轮运转,由于泵体内部压力大于进水口的压力,从进水口吸不进来水,导致水泵无法正常工作;而且现有水泵的压力开关是在管内压力达到设定值时,会使水泵电机停止转动,在管内压力变小时促使电机启动,但如果水源地缺水,管内根本就没有流量,这种况下压力开关会促使电机频繁启动,既浪费了电能,同时也会对压力开关和电机造成损坏;而且现有的水泵会出现叶轮卡死的现象,此时由于管内没有流量,电机频繁启动,使电机烧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源源不断地进行工作,且叶轮不会出现卡死现象的水泵。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水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内设有泵头、叶轮和电机,所述泵头固定连接在电机上,所述电机输出端设有所述叶轮,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泵头下部的叶轮腔内;
[0007]所述泵头上方设置有扩张管段一,所述扩张管段一上方设置有扩张管段二,所述泵头、扩张管段一和扩张管段二为三段式组合结构连接,所述泵头上部空腔和扩张管段一内部空腔形成回流腔,所述扩张管段二内部形成气腔;
[0008]所述扩张管段二与电机同侧方向设有接口,所述接口一端设有气罐,所述气罐内部通过所述接口与所述气腔相通,所述气罐设置在所述电机上方;
[0009]所述扩张管段二顶部设有出水口。
[0010]优选的,所述泵头上部开口处外侧设有台阶,所述扩张管段一下部开口处抵接在所述台阶上,所述扩张管段二下部开口处内侧设有平台,所述扩张管段一上部开口抵接在所述平台上。
[0011]优选的,所述回流腔中间设有隔板,所述回流腔底部设有回流部,所述回流部一端横向设置在进水口的末端,另一端与所述隔板成型有通道,所述回流部上方设有凹槽;水流从回流腔的右侧空腔进入气腔内,再从气腔流向回流部,在凹槽的作用下,使得一部分水在回流部上方空腔形成回流,最终水流从通道平缓的回流至叶轮腔。
[0012]优选的,所述泵头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内设有单向阀。
[0013]优选的,所述回流腔内壁上设有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用来检测压力变化,进而
达到自动控制电机动作的效果。
[0014]优选的,所述扩张管段一和扩张管段二连接成型呈方形体,其长度为70~100mm,宽度为70~100mm,高度为70~100mm,所述扩张管段一和扩张管段二的体积为400~700cm3。
[00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扩张管段一和扩张管段二连接成型呈方形体,其长度为82mm,宽度为87mm,高度为85mm,所述扩张管段一和扩张管段二的体积为592cm3。
[0016]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17]1.回流腔中间设有隔板,回流腔底部设有回流部,回流部一端横向设置在进水口的末端,另一端与隔板成型有通道,回流部上方设有凹槽;水流从回流腔的右侧空腔进入气腔内,再从气腔流向回流部,一部分水流被回流部挡住,在凹槽的作用下,使得这一部分水在回流部上方空腔形成类似于旋涡一样的,最终水流平缓的回流至叶轮腔,平稳性更好。
[0018]2.在叶轮腔内气体完全排入气罐内的过程中,水汽混合的液体,会在气腔中进行分离,气体进入气罐,气罐内压力会不断增大,而此时水流仍源源不断的从进水口吸入,当叶轮腔和气腔中逐渐充满水时,气罐的持续增压又会使得水流源源不断的从出水口排出,从而达到水流源源不断地从进水口吸入,又从出水口源源不断地排出的效果,解决了吸不进水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面剖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侧面剖视图。
[0022]图4是图3的A处放大图。
[0023]图5是图3的B处放大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
泵体;11

泵头;111

叶轮腔;112

台阶;113

进水口;114

单向阀;12

叶轮;13

电机;14

扩张管段一;15

扩张管段二;151

平台;152

接口;153

出水口;16

回流腔;161

隔板;162

回流部;163

通道;164

凹槽;17

气腔;18

压力开关;2

气罐。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

图5:
[0027]一种水泵,如图1

2所示,包括泵体1,泵体1内设有泵头11、叶轮12和电机13,泵头11固定连接在电机13上,泵头11和电机13具体为螺栓连接,电机13输出端设有叶轮12,叶轮12设置在泵头11下部的叶轮腔111内;泵头11上方设置有扩张管段一14,扩张管段一14上方设置有扩张管段二15,泵头11、扩张管段一14和扩张管段二15为三段式组合结构连接,泵头11上部空腔和扩张管段一14内部空腔形成回流腔16,扩张管段二15内部形成气腔17;扩张管段二15与电机13同侧方向设有接口152,接口152一端设有气罐2,气罐2内部通过接口152与气腔17相通,气罐2设置在电机13上方,气罐2起储存和增压效果,扩张管段二15顶部设有出水口153;在叶轮腔111中,当气体无法向外排出,此时,叶轮12运转,由于泵体1内部压力大于进水口113的压力,从而吸不进来水,所以需要利用气罐2来储存这些气体,使得泵体1
内压力减小;在叶轮腔111内气体完全排入气罐2内的过程中,水汽混合的液体,会在气腔17中进行分离,气体进入气罐2,气罐2内压力会不断增大,而此时水流仍源源不断的从进水口113吸入,当叶轮腔111和气腔17中逐渐充满水时,气罐2的持续增压又会使得水流源源不断的从出水口153排出,从而达到水流源源不断地从进水口113吸入,又从出水口153源源不断地排出的效果。
[0028]如图3

5所示,泵头11、扩张管段一14和扩张管段二15三段式组合结构具体为,泵头11上部开口处外侧设有台阶112,扩张管段一14下部开口处抵接在台阶112上,扩张管段二15下部开口处内侧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泵,包括泵体(1),所述泵体(1)内设有泵头(11)、叶轮(12)和电机(13),所述泵头(11)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13)上,所述电机(13)输出端设有所述叶轮(12),所述叶轮(12)设置在所述泵头(11)下部的叶轮腔(11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头(11)上方设置有扩张管段一(14),所述扩张管段一(14)上方设置有扩张管段二(15),所述泵头(11)、扩张管段一(14)和扩张管段二(15)为三段式组合结构连接,所述泵头(11)上部空腔和扩张管段一(14)内部空腔形成回流腔(16),所述扩张管段二(15)内部形成气腔(17);所述扩张管段二(15)与电机(13)同侧方向设有接口(152),所述接口(152)一端设有气罐(2),所述气罐(2)内部通过所述接口(152)与所述气腔(17)相通,所述气罐(2)设置在所述电机(13)上方;所述扩张管段二(15)顶部设有出水口(15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头(11)上部开口处外侧设有台阶(112),所述扩张管段一(14)下部开口处抵接在所述台阶(112)上,所述扩张管段二(15)下部开口处内侧设有平台(151),所述扩张管段一(14)上部开口抵接在所述平台(15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腔(16)中间设有隔板(161),所述回流腔(16)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利波吴海军胡锐王晟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日井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