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小型液压起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12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量化小型液压起重机构,包括底座和防掉落单元;底座:其上表面中部设有支撑臂,支撑臂的上端通过主轴转动连接有活动臂,活动臂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动臂,滑动臂的下表面前端设有钢缆,钢缆的下端设有抓钩,活动臂的下表面后端设有连接座一,支撑臂的前表面下端设有连接座二,连接座二的内腔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液压杆,液压杆的伸缩端上端通过转轴与连接座一的内腔转动连接,底座的上表面后端设有液压动力站,该轻量化小型液压起重机构,达到了缩短检修时间、降低停送电时长、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避免液压杆突然失压而导致电力设备出现掉落情况的发生。落情况的发生。落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量化小型液压起重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变电站基层操作
,具体为一种轻量化小型液压起重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是指改变电压的场所,为了把发电厂发出来的电能输送到较远的地方,必须把电压升高,变为高压电,到用户附近再按需要把电压降低,这种升降电压的工作靠变电站来完成,变电站的主要设备是开关和变压器,按规模大小不同,小的称为变电所,变电站大于变电所,目前,在对变电站进行电力检修更换设备过程中,由于电力设备较大,搬运安装比较困难,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更换时,由驾驶人员驾驶叉车,使用叉车上所携带的升降结构来对电力设备进行起吊,但这种方式,在临时使用时还需要进行调配,成本较大,耗时耗力,且不够轻量化,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轻量化小型液压起重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轻量化小型液压起重机构,达到了缩短检修时间、降低停送电时长、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避免液压杆突然失压而导致电力设备出现掉落的情况,保证了变电站基层操作时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量化小型液压起重机构,包括底座和防掉落单元;
[0005]底座:其上表面中部设有支撑臂,支撑臂的上端通过主轴转动连接有活动臂,活动臂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动臂,滑动臂的下表面前端设有钢缆,钢缆的下端设有抓钩,活动臂的下表面后端设有连接座一,支撑臂的前表面下端设有连接座二,连接座二的内腔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液压杆,液压杆的伸缩端上端通过转轴与连接座一的内腔转动连接,底座的上表面后端设有液压动力站,液压动力站进出油口处设置的油管分别与液压杆对应的进出油口相连通;
[0006]防掉落单元:所述防掉落单元包括棘轮和棘爪,所述棘轮设置于主轴的外弧面中部,支撑臂的上端开口内下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棘爪,棘爪与棘轮配合设置;
[0007]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设置于支撑臂的左表面,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液压动力站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解决了检修现场搬运时人力消耗大、检修工作时间长的问题,达到了缩短检修时间、降低停送电时长、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避免液压杆突然失压而导致电力设备出现掉落的情况,保证了变电站基层操作时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0008]进一步的,所述防掉落单元还包括弹片,所述弹片设置于支撑臂的上端开口内底壁面,弹片的上端与棘爪的外弧面接触,起到自动复位的作用。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防掉落单元还包括推拉式电磁铁和连接板,所述推拉式电磁铁设
置于支撑臂的上端开口内底壁面后端,棘爪的外弧面后端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下表面与推拉式电磁铁的锁芯上端配合设置,推拉式电磁铁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起到对棘爪和棘轮分离的作用。
[0010]进一步的,所述活动臂的左表面设有横向均匀分布的限位孔,最左侧的限位孔内腔活动插接有锁止螺栓,锁止螺栓的内侧端头与滑动臂左表面后端设置的螺孔螺纹连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调节。
[0011]进一步的,所述活动臂的上表面后端设有加强板,加强板的左右表面与活动臂的上表面之间均设有均匀分布的加固筋,对活动臂起到加固的作用。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四角均设有万向轮,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移动。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臂的左右表面上端与底座的左右表面后端之间均设有加固板,对支撑臂起到加固支撑的作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轻量化小型液压起重机构,具有以下好处:
[0015]1、当电力检修需要更换电力设备时,相关工作人员通过万向轮将底座及其附属机构挪移至需要起重的电力设备所在的工作场所内,然后将抓钩钩在所需要电力设备的起吊位置,在此之后工作人员通过PLC控制器调控液压动力站运作,液压动力站将液压油通过油管泵入液压杆的油腔内,此时液压杆的伸缩杆受到压力伸出并顶动活动臂和滑动臂的前端翘起,进而通过钢缆和抓钩将电力设备吊起,待电力设备提升至指定高度后,PLC控制器调控液压动力站停止运作,液压杆油腔内的液压油保持当前压力,从而使得电力设备保持所在高度内,然后相关工作人员通过万向轮将底座及吊起的电力设备移动至需要更换设备的场所内,控液压动力站内的卸油阀打开,使得液压杆油腔内的液压油回流入液压动力站内,以此使得活动臂和滑动臂的前端栽头,将需要更换的电力设备放置于更换场所内,解决了检修现场搬运时人力消耗大、检修工作时间长的问题,达到了缩短检修时间、降低停送电时长、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0016]2、在活动臂翘起的过程中棘轮会跟随着同步转动,在此过程中棘轮会不断的将棘爪顶起,而棘爪又在弹片回弹力的作用不断复位卡入棘轮的卡槽内,此过程在棘轮转动的过程中不断重复,直至活动臂不动后,棘爪则最终卡入棘轮对应的棘齿槽内,以此能够避免液压杆突然失压而导致电力设备出现掉落的情况,保证了变电站基层操作时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到达之后,工作人员通过PLC控制器停止对推拉式电磁铁的电磁线圈通电,磁线圈不产生电磁感应,定磁块失去磁力,而这时推拉式电磁铁内的顶簧在回弹力的作用下顶动动磁块个阀杆向外移动,推拉式电磁铁的阀杆在向外移动过程中顶动连接板翘起,连接板翘起时棘爪的前端则栽头,并同时与棘轮分离。
[0017]3、当需要应对不同重量的电力设备时,工作人员只需调节活动臂和滑动臂总体的长度,待调节到合适长度后,将锁止螺栓插入对应的限位孔内,并与滑动臂左表面后端设置的螺孔螺纹连接,即可对滑动臂锁止,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防掉落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座、2支撑臂、3活动臂、4滑动臂、5钢缆、6抓钩、7连接座一、8连接座二、9液压杆、10液压动力站、11 PLC控制器、12防掉落单元、121棘轮、122棘爪、123弹片、124推拉式电磁铁、125连接板、13限位孔、14锁止螺栓、15加强板、16加固筋、17万向轮、18加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轻量化小型液压起重机构,包括底座1和防掉落单元12;
[0023]底座1:底座1对其附属机构单元提供安装支撑场所,其上表面中部设有支撑臂2,支撑臂2的上端通过主轴转动连接有活动臂3,活动臂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动臂4,滑动臂4的下表面前端设有钢缆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小型液压起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防掉落单元(12);底座(1):其上表面中部设有支撑臂(2),支撑臂(2)的上端通过主轴转动连接有活动臂(3),活动臂(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动臂(4),滑动臂(4)的下表面前端设有钢缆(5),钢缆(5)的下端设有抓钩(6),活动臂(3)的下表面后端设有连接座一(7),支撑臂(2)的前表面下端设有连接座二(8),连接座二(8)的内腔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液压杆(9),液压杆(9)的伸缩端上端通过转轴与连接座一(7)的内腔转动连接,底座(1)的上表面后端设有液压动力站(10),液压动力站(10)进出油口处设置的油管分别与液压杆(9)对应的进出油口相连通;防掉落单元(12):所述防掉落单元(12)包括棘轮(121)和棘爪(122),所述棘轮(121)设置于主轴的外弧面中部,支撑臂(2)的上端开口内下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棘爪(122),棘爪(122)与棘轮(121)配合设置;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11),所述PLC控制器(11)设置于支撑臂(2)的左表面,PLC控制器(11)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液压动力站(10)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11)的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小型液压起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掉落单元(12)还包括弹片(123),所述弹片(123)设置于支撑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瑞曲慧静任伊航马世超张浩赵志峰张昆昆赵丙涛张亚丽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嵩县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