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拉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8812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抽拉托盘,涉及车载装备技术领域,解决了采用现有的抽拉托盘存在的取放物品不方便和装卸物品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三框架和承载平台;所述第一框架用于与载具连接;所述第二框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二框架能相对所述第一框架沿前后向往复平移;所述第三框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所述第三框架能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沿前后向往复平移;所述承载平台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框架的顶面,用于承载物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三层框架结构,使得第三框架能相对于第一框架拉出更大距离,可以方便取放物品,提高装卸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拉托盘


[0001]本技术涉及车载装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抽拉托盘。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授权号为CN21640214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向抽拉托盘,其主要应用于发油设备,此种结构的托盘也广泛应用于装卸货物的车辆中,比如皮卡的尾箱以及普通车辆的后背箱中,通过可抽拉的平台来装载物品,以方便取放,提高装卸效率。但此种结构的抽拉托盘包括有底层的固定轨道主体和滑动安装在固定轨道主体上的托盘主体,托盘主体上覆盖有托盘蒙皮用于承载物品。由于需要考虑到承重问题,需要避免托盘主体拉出过多导致倾翻或损坏,所以在托盘主体上的托盘连接板上连接有限位角件,通过限位角件与固定轨道主体上的固定轨道连接板相互抵接实现限位,问题是,托盘主体一般只能相对固定轨道主体拉出其一半的长度,使得取放位于托盘主体上较深位置的物品不是太方便,导致装卸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抽拉托盘,用以解决采用现有的抽拉托盘存在的取放物品不方便和装卸物品效率低的问题。
[0004]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抽拉托盘,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三框架和承载平台;所述第一框架用于与载具连接;所述第二框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二框架能相对所述第一框架沿前后向往复平移;所述第三框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所述第三框架能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沿前后向往复平移;所述承载平台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框架的顶面,用于承载物品。
[0006]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通过三个框架依次活动连接,可让第二框架能相对于第一框架向前移动一段距离,也可让第三框架在第二框架向前移动的基础上再相对于第二框架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因此,此种抽拉托盘相对于现有的双向抽拉托盘可以在保证框架承重结构的基础上,向前拉出更长的距离,能够更方便用于将承载平台拉出更远,以方便取放物品,提高装卸效率。
[0007]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框架包括在左右向上相对设置的两根第一纵梁和将两所述第一纵梁连接的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框架包括在左右向上相对设置的两根第二纵梁和将两所述第二纵梁连接的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框架整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内侧;所述第三框架包括在左右向上相对设置的两根第三纵梁和将两所述第三纵梁连接的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框架整体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内侧;两所述第二纵梁与相应侧的所述第一纵梁活动连接;两所述第三纵梁与相应侧的所述第二纵梁活动连接。
[0008]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二纵梁的内
外两侧分别设置有沿前后向延伸的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所述第一纵梁的内侧设置有沿前后向依序排布的多个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与相应侧的所述第一滑槽连接;所述第三纵梁的外侧设置有沿前后向依序排布的多个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与相应侧的所述第二滑槽连接。
[0009]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两所述第一纵梁之间连接有前后排布的第二限位横梁和第一限位横梁;所述第二框架的后侧位置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能与所述第一限位横梁的后侧相抵以限制所述第二框架相对所述第一框架向前移动的距离;所述第三框架的后侧位置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能与所述第二限位横梁的后侧相抵以限制所述第三框架相对所述第二框架向前移动的距离。
[0010]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三框架的前侧连接有拉手。所述承载平台的后侧连接有朝上设置的后挡板。
[0011]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三框架的内侧设置有拉绳和能沿左右向移动的插销,所述拉绳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的前端,所述拉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插销的尾部,所述插销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一纵梁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插销孔;所述第二纵梁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插销穿孔;当所述插销与其中一个所述插销孔和其中一个所述插销穿孔对位时,所述插销能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穿入所述插销孔;所述拉绳能沿所述第三框架的前侧拉动以将所述插销拉出对位的所述插销孔和所述插销穿孔。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中,通过三个框架依次活动连接,可让第二框架能相对于第一框架向前移动一段距离,也可让第三框架在第二框架向前移动的基础上再相对于第二框架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因此,此种抽拉托盘相对于现有的双向抽拉托盘可以在保证框架承重结构的基础上,向前拉出更长的距离,能够更方便用于将承载平台拉出更远,以方便取放物品,提高装卸效率。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示出了抽拉托盘的后视结构;
[0016]图2示出了抽拉托盘的侧视结构;
[0017]图3示出了抽拉托盘的俯视结构;
[0018]图4示出了抽拉托盘的轴测结构;
[0019]图5

图8分别示出了抽拉托盘去掉承载平台后的主视、侧视、俯视和轴测结构。
[0020]图中标记为:
[0021]1、第一框架;11、第一纵梁;12、第一滑轮;14、第一限位横梁;15、第二限位横梁;16、插销孔;
[0022]2、第二框架;21、第二纵梁;22、第一滑槽;23、第二滑槽;26、第一限位件;
[0023]3、第三框架;31、第三纵梁;32、第二滑轮;34、第二限位件;35、插销;36、拉绳;37、手柄;38、导向管;39、复位弹簧;
[0024]4、承载平台;41、后挡板;
[0025]5、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拉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1),其用于与载具连接;第二框架(2),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1),所述第二框架(2)能相对所述第一框架(1)沿前后向往复平移;第三框架(3),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2),所述第三框架(3)能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沿前后向往复平移;承载平台(4),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框架(3)的顶面,用于承载物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拉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包括在左右向上相对设置的两根第一纵梁(11)和将两所述第一纵梁(11)连接的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框架(2)包括在左右向上相对设置的两根第二纵梁(21)和将两所述第二纵梁(21)连接的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框架(2)整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1)内侧;所述第三框架(3)包括在左右向上相对设置的两根第三纵梁(31)和将两所述第三纵梁(31)连接的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框架(3)整体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2)内侧;两所述第二纵梁(21)与相应侧的所述第一纵梁(11)活动连接;两所述第三纵梁(31)与相应侧的所述第二纵梁(21)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抽拉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梁(21)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沿前后向延伸的第二滑槽(23)和第一滑槽(22);所述第一纵梁(11)的内侧设置有沿前后向依序排布的多个第一滑轮(12),所述第一滑轮(12)与相应侧的所述第一滑槽(22)连接;所述第三纵梁(31)的外侧设置有沿前后向依序排布的多个第二滑轮(32),所述第二滑轮(32)与相应侧的所述第二滑槽(2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抽拉托盘,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彦瑞薛浩然薛皓文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车行山水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