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用便于清理杂质的循环水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8301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锅炉用便于清理杂质的循环水管道,包括循环水管道、过滤件、旋转分离件以及杂质收集管,循环水管道用于与锅炉的出水口连接;过滤件设置在循环水管道内、且外周壁边缘与循环水管道的内壁相连;旋转分离件设置在循环水管道内、且位于过滤件靠近锅炉的一侧;杂质收集管连接于循环水管道的下方,杂质收集管与旋转分离件上下对应设置,杂质收集管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封堵盖,杂质收集管上设有第一阀门;其中,杂质收集管内设有上下贯通的收拢斗,收拢斗自上而下逐渐收拢,用于收集并导送杂质至杂质收集管的内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锅炉用便于清理杂质的循环水管道,及时对循环水管道内部杂质进行收集清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炉用便于清理杂质的循环水管道


[0001]本技术属于管道污垢清理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锅炉用便于清理杂质的循环水管道。

技术介绍

[0002]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将工质水加热到一定参数,并通过循环水管道对加热后的流体进行输送,以供人们的使用。但由于水中含有大量杂质,在对锅炉水输送的过程中,如果不及时清理,容易堆积并粘附在循环水管道内某处,形成污垢而堵塞循环水管道。
[0003]目前只是在杂质形成污垢后通过外界清理设备对循环水管道进行拆卸清理,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锅炉用便于清理杂质的循环水管道,能够在循环水管道使用过程中及时对内部杂质进行收集清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锅炉用便于清理杂质的循环水管道,包括循环水管道、过滤件、旋转分离件以及杂质收集管,循环水管道用于与锅炉的出水口连接;过滤件设置在循环水管道内、且外周壁边缘与循环水管道的内壁相连;旋转分离件设置在循环水管道内、且位于过滤件靠近锅炉的一侧,旋转分离件用于扰动并分离杂质;杂质收集管连接于循环水管道的下方,杂质收集管与旋转分离件上下对应设置,杂质收集管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封堵盖,杂质收集管上设有第一阀门;其中,杂质收集管内设有上下贯通的收拢斗,收拢斗自上而下逐渐收拢,用于收集并导送杂质至杂质收集管的内底部。
[000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过滤件为向远离锅炉一侧起拱的圆弧状滤网。r/>[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旋转分离件包括连接架以及若干个旋转扇叶,连接架连接在循环水管道的内壁上,连接架上转动连接有沿循环水管道的轴向延伸的旋转轴,旋转轴位于连接架远离过滤件一侧;若干个旋转扇叶连接于旋转轴的外周,且在旋转轴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杂质收集管的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变大。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循环水管道的下方连接有用于收集杂质的U形管,U形管的两个端口均与循环水管道连通,U形管位于杂质收集管靠近锅炉的一侧。
[0010]一些实施例中,循环水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第二阀门位于U形管的两个端口之间。
[0011]一些实施例中,U形管靠近杂质收集管一端的内壁上铰接有设有遮挡网,遮挡网能够上下摆动,U形管的内侧壁上连接有向轴心处延伸、且位于遮挡网下方的限位条,限位条能够抵接于遮挡网的下缘以使遮挡网的自由端的高度低于铰接端。
[0012]一些实施例中,遮挡网沿上下方向间隔设有两个,且关于U形管的轴线对称设置。
[0013]一些实施例中,U形管的底部螺纹连接有与U形管的内部连通的收集盒。
[0014]一些实施例中,U形管上设有两个第三阀门,两个第三阀门分别靠近U形管的两个端口设置。
[0015]本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用便于清理杂质的循环水管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旋转分离件在水流的带动下旋转,可对水流中的大粒径的杂质进行径向扰动,使大粒径的杂质对过滤件的冲击力减小并掉落进入杂质收集管内,小粒径的杂质经过过滤件时,被过滤件阻挡,并滑落进杂质收集管内到达收拢斗的下方,同时收拢斗的遮挡下,也避免杂质在水流的冲击下重新回到循环水管道内,在需要清理杂质收集管内的杂质时,只需关闭第一阀门,并拆卸封堵盖即可,能够在循环水管道使用过程中及时对杂质收集管内部的杂质进行收集清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用便于清理杂质的循环水管道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Ⅰ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0]1、锅炉;10、循环水管道;11、第二阀门;20、过滤件;30、旋转分离件;31、连接架;311、旋转轴;32、旋转扇叶;40、杂质收集管;41、封堵盖;411、螺栓组件;42、第一阀门;50、收拢斗;60、U形管;61、第三阀门;70、遮挡网;71、限位条;80、收集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若干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3]请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技术提供的锅炉用便于清理杂质的循环水管道进行
说明。锅炉用便于清理杂质的循环水管道,包括循环水管道10、过滤件20、旋转分离件30以及杂质收集管40,循环水管道10用于与锅炉1的出水口连接;过滤件20设置在循环水管道10内、且外周壁边缘与循环水管道10的内壁相连;旋转分离件30设置在循环水管道10内、且位于过滤件20靠近锅炉1的一侧,旋转分离件30用于扰动并分离杂质;杂质收集管40连接于循环水管道10的下方,杂质收集管40与旋转分离件30上下对应设置,杂质收集管40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封堵盖41,杂质收集管40上设有第一阀门42;其中,杂质收集管40内设有上下贯通的收拢斗50,收拢斗50自上而下逐渐收拢,用于收集并导送杂质至杂质收集管40的内底部。
[002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炉用便于清理杂质的循环水管道,在其实际使用过程中,水流从锅炉1流入循环水管道10,在经过旋转分离件30时,旋转分离件30在水流的带动下旋转,可对水流中的大粒径的杂质进行径向扰动,使大粒径的杂质对过滤件20的冲击力减小并掉落进入杂质收集管40内,小粒径的杂质经过过滤件20时,被过滤件20阻挡,并滑落进杂质收集管40内到达收拢斗50的下方,同时收拢斗50的遮挡下,也避免杂质在水流的冲击下重新回到循环水管道10内,在需要清理杂质收集管40内的杂质时,只需关闭第一阀门42,并拆卸封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锅炉用便于清理杂质的循环水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管道,用于与锅炉的出水口连接;过滤件,设置在所述循环水管道内、且外周壁边缘与所述循环水管道的内壁相连;旋转分离件,设置在所述循环水管道内、且位于所述过滤件靠近锅炉的一侧,所述旋转分离件用于扰动并分离杂质;杂质收集管,连接于所述循环水管道的下方,所述杂质收集管与所述旋转分离件上下对应设置,所述杂质收集管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封堵盖,所述杂质收集管上设有第一阀门;以及其中,所述杂质收集管内设有上下贯通的收拢斗,所述收拢斗自上而下逐渐收拢,用于收集并导送杂质至所述杂质收集管的内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用便于清理杂质的循环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为向远离锅炉一侧起拱的圆弧状滤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用便于清理杂质的循环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分离件包括:连接架,连接在所述循环水管道的内壁上,所述连接架上转动连接有沿所述循环水管道的轴向延伸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位于所述连接架远离所述过滤件一侧;以及若干个旋转扇叶,连接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且在所述旋转轴的周向上均匀分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用便于清理杂质的循环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收集管的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变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童刘国平于飞张瑞涛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力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