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入口泵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8016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入口泵血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泵血装置包括:管体、泵组件和单向阀;管体的头端经过主动脉后进入左心室;末端与泵组件连接;管体包括多个泵血管;泵血管在左心室内开设入口,在位于主动脉内的管壁开设出口;泵血管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控制泵血管抽血时出口闭合,入口开启;输血时入口闭合,出口开启;泵血管包括:近心尖管和远心尖管;泵组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近心尖管先抽血,远心尖管后抽血。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左心室内的血液被分层抽空,带动左心室侧壁在舒张期和收缩期按照健康的节律运动,提高心室壁内部冠脉及冠脉微循环血流运动,促进心肌细胞修复,有效缓解患者心肌收缩无力的症状。缓解患者心肌收缩无力的症状。缓解患者心肌收缩无力的症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入口泵血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多入口泵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心脏是为人体血液循环提供动力的重要器官。其分为左右两个部分,每一部分包含一个心室和一个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间通过室间隔阻断,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通过房间隔阻断。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血流方向通过二尖瓣调节,健全的二尖瓣确保富含氧气的血液从左心房流到左心室,再由左心室泵入主动脉。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的血流方向通过三尖瓣调节,三尖瓣确包富含二氧化碳的静脉血,由右心房流向右心室,再由右心室泵往肺动脉。
[0003]高风险心脏手术病人和心衰病人,心脏泵血能力下降,主动脉供血不足,很容易导致全身脏器损伤。尤其心力衰竭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全世界每年约有1/5的心脏病患者最终会发展为心力衰竭,目前我国心衰发病率达到0.9%。且5年的死亡率超过60%。在很长时期内,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的数量将远远大于可提供心脏移植的供体数量,而泵血装置不仅可挽救患者生命,还为患者寻找适合的供体,或者争取手术时间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0004]心脏病患者往往具有左心室心肌收缩无力的症状,体现为患者左心室和/或左心房内血液淤积无法及时排空导致的压力升高,继而引起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的升高,容易发生扩张和淤血。
[0005]此时患者休息时可无明显症状,但在体力活动时,因血流增快,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进一步升高,即刻出现困难,咳嗽,紫绀,甚至急性肺水肿。肺循环血容量长期超负荷,可导致肺动脉压力上升。长期肺动脉高压,使肺小动脉痉挛而硬化,并引起右心室肥厚和扩张,继而可发生右心室衰竭。
[0006]但是,目前的泵血装置只能帮助病人泵血,无法缓解左心室心肌收缩无力的症状。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入口泵血装置,解决了泵血装置无法缓解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无力症状的问题。
[0009](二)技术方案
[0010]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1]一种多入口泵血装置,所述泵血装置包括:管体、泵组件和单向阀;
[0012]所述管体的头端从股动脉插入,经过主动脉后进入左心室;所述管体的末端与泵组件连接;
[0013]所述管体包括多个泵血管;所述泵血管在左心室内开设有入口,在位于主动脉内的管壁开设有出口;
[0014]所述泵血管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控制其对应的泵血管抽血时出口闭合,入
口开启;输血时入口闭合,出口开启;
[0015]所述泵血管包括:近心尖管和远心尖管;
[0016]近心尖管的入口靠近心尖,远心尖管的入口远离心尖;
[0017]所述泵组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泵血过程中,控制器控制近心尖管先抽血,远心尖管后抽血。
[0018]优选的,所述泵组件包括多个泵单体,所述泵单体与泵血管一一对应连接。
[0019]优选的,所述泵单体与泵血管通过血室连通。
[0020]优选的,所述单向阀包括:阀片和楔形的密封环;
[0021]所述阀片的底端与出口下方的泵血管管壁转动连接;
[0022]所述密封环设置在出口内侧,阀片闭合时与密封环内侧贴合,且阀片的周长大于密封环的外圈周长。
[0023]优选的,所述管体还包括:心房泵血管,所述心房泵血管的头端经过主动脉和左心室后进入左心房,所述心房泵血管的入口设置在左心房内。
[0024]优选的,所述心房泵血管的外壁设置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将心房泵血管与二尖瓣连接。
[0025]优选的,所述管体还包括气管,所述气管的头端连通有吸盘,所述吸盘通过气管提供的负压吸附在左心室侧壁,所述吸盘设置有延伸至体外的牵引臂。
[0026](三)有益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入口泵血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中,管体的头端经过主动脉后进入左心室;末端与泵组件连接;管体包括多个泵血管;泵血管在左心室内开设入口,在位于主动脉内的管壁开设出口;泵血管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控制泵血管抽血时出口闭合,入口开启;输血时入口闭合,出口开启;泵血管包括:近心尖管和远心尖管;泵组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近心尖管先抽血,远心尖管后抽血,使得左心室内的血液被分层抽空,带动左心室侧壁在舒张期和收缩期按照健康的节律运动,提高心室壁内部冠脉及冠脉微循环血流运动,促进心肌细胞修复,有效缓解患者心肌收缩无力的症状。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泵血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泵血装置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泵血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泵血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泵血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0035]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气管、吸盘和牵引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多入口泵血装置,解决了泵血装置无法缓解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无力症状的问题。
[0038]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3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管体的头端经过主动脉后进入左心室;末端与泵组件连接;管体包括多个泵血管;泵血管在左心室内开设入口,在位于主动脉内的管壁开设出口;泵血管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控制泵血管抽血时出口闭合,入口开启;输血时入口闭合,出口开启;泵血管包括:近心尖管和远心尖管;泵组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近心尖管先抽血,远心尖管后抽血,使得左心室内的血液被分层抽空,带动左心室侧壁在舒张期和收缩期按照健康的节律运动,提高心室壁内部冠脉及冠脉微循环血流运动,促进心肌细胞修复,有效缓解患者心肌收缩无力的症状。
[0040]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41]实施例1:
[0042]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入口泵血装置,所述泵血装置包括:管体、泵组件和单向阀;
[0043]所述管体的头端从股动脉插入,经过主动脉后进入左心室;所述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入口泵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血装置包括:管体、泵组件和单向阀;所述管体的头端从股动脉插入,经过主动脉后进入左心室;所述管体的末端与泵组件连接;所述管体包括多个泵血管;所述泵血管在左心室内开设有入口,在位于主动脉内的管壁开设有出口;所述泵血管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控制其对应的泵血管抽血时出口闭合,入口开启;输血时入口闭合,出口开启;所述泵血管包括:近心尖管(1)和远心尖管(2);近心尖管(1)的入口靠近心尖,远心尖管(2)的入口远离心尖;所述泵组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泵血过程中,控制器控制近心尖管(1)先抽血,远心尖管(2)后抽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入口泵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组件包括多个泵单体,所述泵单体与泵血管一一对应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入口泵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单体与泵血管通过血室(3)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入口泵血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山李维嘉宋岩马帅高伯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