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体外反搏的双闭环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体外反搏
,特别涉及一种体外反搏的双闭环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体外反搏触发时刻点的计算主要依赖于心电信号,临床经验一般在心电R波出现280ms后触发充气,下一个心电R波出现前放气(可调)。因此,目前体外反搏的触发时刻点属于手动调节模式,计算机计算了大致的触发时刻点,操作者可以根据实际反搏情况手动来调节充放气时刻点。在实际的临床中,由于气囊袖带充气需要一定时间,同时执行的机械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延时,这使得触发充放气命令发生到实际压力达到指定要求有着较大的时间差,这样往往使得触发时刻点的准确性大幅度降低,反搏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0003]相比于双闭环反馈控制,单闭环控制反馈算法从每次搏动的角度去反馈触发时刻的精准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反搏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但局限于关注每个心动周期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对宏观以及远期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不敏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外反搏的双闭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内环控制和外环控制组成;所述内环控制是使用心电信号触发、通过反搏后变化的ICG信号、PPG信号动态调整触发充放气时刻点及充气压力;所述外环控制是通过预期的远期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实际测量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动态调整外环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反搏的双闭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内环控制时,当心电特征识别后发送充放气命令,算法计算由体外反搏产生的反搏压信号,通过反搏压位置判断充放气时刻点是否合适,通过D/S值判断充气压力是否达到要求;当充气或放气时刻不合适,则通过小步伐微调,直到充放气时刻点达到要求的误差范围内;当D/S值不在预期范围,适当调整充气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外反搏的双闭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充气时机时,根据充气后的反搏波与主动脉瓣关闭形成的重搏波之间的位置关系,如果前者减去后者大于40ms,则认为充气过早;对于反搏波与重搏波之间有明显的距离,能够检测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尧,余洪龙,陈宏凯,崔良民,张爱,王鑫,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通灵仿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