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机器人运行模式远程转换控制电路系统,包括信号输入模块,信号输入模块通过若干个输入端电阻和电源反向保护电路与模式转换电路组电连接,模式转换电路组还与多芯信号输出端口CN1电连接;电源反向保护电路包括与信号输入模块连接的整流二极管;电源反向保护电路包括LED状态指示灯,继电器组合电路包括连接信号输入模块和继电器电路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机器人运行模式远程转换控制电路系统,具有操作便捷、简化运行模式选择的工序的功能。化运行模式选择的工序的功能。化运行模式选择的工序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机器人运行模式远程转换控制电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工业机器人运行模式远程转换控制电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随着工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工业机器人焊接、搬运、涂胶等;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为适应不同应用场景,工业机器人控制柜面板一共有自动运行、手动低速、手动高速三种运行模式供用户切换选用。目前阶段,编程人员通过机器人控制柜面板将运行模式切换至手工低速运行来进行轨迹示教,然后通过机器人控制柜面板将运行模式切换至手工高速模式进行机器人程序试运行,最后通过机器人控制柜面板将运行模式切换至自动运行完成实际产品生产任务。
[0003]现有技术方案下,工业机器人控制柜面板在机器人运行模式切换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机器人控制柜放置位置较远、人员登高示教作业(比如机器人倒吊龙门安装)等工况时,按照现有的技术方案,编程人员需要先降落至地面并解除登高作业安全带,然后步行至机器人控制柜放置位置切换运行开关,再重新悬挂登高作业安全带并接着进行人工示教;对于复杂产品的登高示教作业,上述步骤需要多次往复进行而导致产品生产节拍大幅降低。与此同时,人员短时间内多次解除与悬挂安全带也会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分析现阶段工业机器人运行模式切换技术方案所存在编程效率低下、潜藏安全风险等缺点和不足并经,针对工业机器人控制柜和编程人员相对位置较远工况下的工业机器人运行模式远程切换方法并无成熟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运行模式远程转换控制电路系统,具有操作便捷、简化运行模式选择的工序的功能。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工业机器人运行模式远程转换控制电路系统,包括信号输入模块,信号输入模块通过若干个输入端电阻和电源反向保护电路与模式转换电路组电连接,模式转换电路组还与多芯信号输出端口CN1电连接;电源反向保护电路包括与信号输入模块连接的整流二极管D1;电源反向保护电路包括LED状态指示灯,继电器组合电路包括连接信号输入模块和继电器电路组。
[0006]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整流极管与状态指示灯的极性同向设置,且整流二极管D1与信号输入模块正极电连接。
[0007]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继电器电路组包括继电器一K3和继电器二K4,继电器一K3的线圈T1的一端与信号输入模块中的输入接口端子U1的输入端一电连接,继电器一K3的线圈T1的另一端通过整流二极管D1与输入接口端子U1的输入端三电连接。
[0008]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继电器二K4的线圈T2的一端与信号输入模块中的输入接口端子U1的输入端二电连接,继电器二K4的线圈T2的另一端通过整流二极管D1与输
入接口端子U1的输入端三电连接。
[0009]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继电器一K3的四号触点与多芯信号输出端口CN1的一号端口电连接,继电器一K3的六号触点与继电器二K4的四号触点电连接,继电器一K3的八号触点与多芯信号输出端口CN1的二号端口电连接,继电器一K3的九号触点与继电器二K4的五号触点电连接,继电器一K3的十一号触点与继电器二K4的十三号触点电连接,继电器一K3的十三号触点与多芯信号输出端口CN1的四号端口电连接。继电器二K4的六号触点、十一号触点分别悬空,继电器二K4的八号触点与多芯信号输出端口CN1的三号端口电连接,继电器二K4的九号触点与多芯信号输出端口CN1的六号端口电连接。
[0010]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输入接口端子U1的输入端一通过串接的状态指示灯的LED1和电阻R1与线圈T1的一端电连接;输入接口端子U1的输入端二通过串接的状态指示灯的LED2和电阻R3与线圈T2的一端电连接。
[0011]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工业机器人运行模式远程转换控制电路系统的运行模式转换方法:
[0012]当与工业机器人示教器连接的信号输入模块的输入接口端子U1的输入端一、输入端二、输入端三依次输入24V、0V、0V时,LED状态指示灯亮,继电器一K3的线圈在电磁力作用下闭合,带动继电器一K3四号触点、九号触点分别和八号触点、十三号触点闭合;继电器一K3的线圈T1双路导通后,多芯信号输出端口CN1的A1端、B1端分别与A2端、B2端导通,机器人切换至自动运行模式。
[0013]当与工业机器人示教器连接的信号输入模块的输入接口端子的输入端一、输入端二、输入端三依次输入0V、24V、0V时,LED状态指示灯亮,继电器一K3的四号触点与六号触点、十一号触点与十三号触点,继电器二K4的四号触点和八号触点、九号触点和十三号触点同时闭合,多芯信号输出端口CN1的A1端、B1端分别与A3端、B3端导通,机器人切换至对应的手动高速运行模式。
[0014]当与工业机器人示教器连接的信号输入模块的输入接口端子的输入端一、输入端二、输入端三依次输入0V、0V、0V时,LED状态指示灯亮,继电器一K3的四号触点与六号触点、十一号触点与十三号触点,继电器二K4的四号触点和六号触点、十一号触点和十三号触点同时闭合,多芯信号输出端口CN1的A1端不与A2端、A3端导通,B1端不与B2端、B3端导通,机器人切换对应的至手动低速运行模式。
[0015]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运行模式远程转换控制电路系统,能够实现工业机器不同运行模式的示教器远程转换,编程人员在实现程序示教、试运行以及自动运行等功能时无需在示教位置和机器人控制柜之间多次往返移动,生产效率和人员人身安全均得到提高。
[0017]采用LED发光二极管、电阻以及接触器,解决方案成本低;采用双路输入输出数字量信号处理模式,当其中一路信号失效时仍能保证切换信号的可靠输入输出,控制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大幅增加。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9]图1为现有技术方案下的一种工业机器人运行模式切换工作流程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工业机器人运行模式远程切换工作流程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总图(交叉导线处存在电连接时会通过圆点作为连接节点示意);
[0022]图4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机器人转换板与输出端子连接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工业机器人运行模式远程转换控制电路系统,包括信号输入模块,信号输入模块通过若干个输入端电阻和电源反向保护电路与模式转换电路组电连接,模式转换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机器人运行模式远程转换控制电路系统,包括信号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入模块通过若干个输入端电阻和电源反向保护电路与模式转换电路组电连接,所述模式转换电路组还与多芯信号输出端口CN1电连接;所述电源反向保护电路包括与信号输入模块连接的整流二极管 D1;所述电源反向保护电路包括LED状态指示灯,继电器组合电路包括连接信号输入模块的继电器电路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机器人运行模式远程转换控制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二极管 D1与状态指示灯的极性同向设置,且所述整流二极管D1与所述信号输入模块正极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机器人运行模式远程转换控制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电路组包括继电器一K3和继电器二K4,所述继电器一K3的线圈T1的一端与信号输入模块中的输入接口端子U1的输入端一电连接,所述继电器一K3的线圈T1的另一端通过整流二极管D1与输入接口端子U1的输入端三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机器人运行模式远程转换控制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二K4的线圈T2的一端与信号输入模块中的输入接口端子U1的输入端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峰,张士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澳冠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