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给排水管道抗震支架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7964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抗震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给排水管道抗震支架及其使用方法,该抗震支架包括托架板、吊杆组件、管箍组件和支撑框板,托架板的四角处安装有吊杆组件,托架板安装有支撑框板和管箍组件,管箍组件的底端安装有底撑组件,两侧安装有侧撑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管箍组件、凝胶材料、压力传感器、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构成泄露监测系统,当建筑给排水管道的法兰接头出现漏水时,凝胶材料能够吸收水体固化,固化后内部压强增大,能够被邻近的压力传感器感知到,并发送异常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向后台终端进行泄露报警;同时,凝胶材料固化后可避免漏水的扩散渗漏,为检修处理争取时间,检修完成后更新凝胶材料,可实现重复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给排水管道抗震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抗震支架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给排水管道抗震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经抗震加固后的建筑给水排水、消防、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等机电工程设施,当遭遇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发生时,可以达到减轻地震破坏,减少和尽可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从而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目的。抗震支架是限制附属机电工程设施产生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抗震支架在地震中应对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给予可靠的保护,承受来自任意水平方向的地震作用;抗震支架应根据其承受的荷载进行验算;保温管道的抗震支架限位应按照管道保温后的尺寸设计,且不应限制管道热胀冷缩产生的位移。
[0003]公开号为CN217108764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建筑给排水管道抗震支架,包括抗震支架主体、支撑组件和抗震组件,抗震支架主体的上侧右端设置有第一梁架,抗震支架主体的上侧左端设置有第二梁架,第一梁架与抗震支架主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件,所述抗震支架主体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给排水管道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架板、吊杆组件、管箍组件和支撑框板,所述托架板的四角处安装有吊杆组件,所述托架板的外侧滑动安装有多块支撑框板,相邻的两块支撑框板和托架板共同形成有管箍组件安装区,所述管箍组件套设在相连两根建筑给排水管道的法兰接头外侧,所述管箍组件的底端安装有便于与托架板安装的底撑组件,所述管箍组件的两侧安装有便于与支撑框板安装的侧撑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给排水管道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箍组件包括第一半管套和第二半管套,所述第一半管套和第二半管套各自设有半圆通孔,且半圆通孔的边缘向内延伸形成有夹持半管,所述第二半管套滑动限制在第一半管套的内腔中,且第二半管套的外壁与第一半管套的内壁相抵,所述第二半管套能够围绕自身轴线旋转至第一半管套的外侧,两者对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管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给排水管道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管套和第二半管套的对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

60度;处于对接状态的所述第一半管套和第二半管套各自位于对接面的低位端外侧设有端板,相对的两个端板通过紧固螺栓进行固连;处于对接状态的所述第一半管套和第二半管套各自的外壁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便于安装侧撑组件的侧向螺接孔,所述第一半管套的外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便于安装底撑组件的底螺接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给排水管道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的内腔中填充有遇水固化的凝胶材料,所述凝胶材料由丙烯酸、淀粉、壳聚糖按质量比1:1

2:1

2混合而成;两个所述夹持半管对接后形成夹持管道,位于所述夹持管道内的建筑给排水管道外侧安装密封圈或缠绕有密封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给排水管道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撑组件和侧撑组件各自包括支撑柱、柱形壳、椭圆基板、第一活动板、缓冲弹簧、第二活动板和调节柱,所述柱形壳的内部设有柱形腔,所述柱形壳的一端面开设有便于支撑柱滑动的光滑通孔,另一端面开设有便于螺接安装调节柱的螺纹调节孔,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设有便于将其安装至管箍组件的螺纹安装部,另一端固定有伸入柱形腔内的第一活动板,所述调节柱的一端设有便于扳手操作的六角槽,另一端抵接有位于柱形腔内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强
申请(专利权)人:法耳茨建筑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