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冷却流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人机冷却流道。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中空长航时无人机为了提高航时,一般采用涡轮增压发动机。涡轮发动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当发动机转速增快,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增快,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和调整一下发动机的转速,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可在不增加发动机排量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涡轮增压发动机具有较高的燃油经济性,但其高散热量也为飞机设计带来一系列难题。
[0003]现有技术中,无人机采用独立冷却方式,需要采用两个通风流道分别对中冷器和散热器进行冷却,这样会大幅增加阻力,而中空长航时无人机的航时因子对阻力极为敏感,阻力的增大会降低航时,因此对散热器冷却流道的设计极为重要。
[0004]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冷却流道,用于对无人机机身(1)内的发动机(11)散热,所述发动机(11)设有散热器(12)和中冷器(13),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冷却流道包括:用于冷却所述散热器(12)的第一流道(2),以及用于冷却所述中冷器(13)的第二流道(3),所述第一流道(2)设于所述机身(1)的外部,所述第二流道(3)设于所述机身(1)的内部,所述第一流道(2)与所述机身(1)的外壁之间设有附层面隔道(4),所述第二流道(3)的进气口(31)设于所述附层面隔道(4)端部,所述第一流道(2)的进气口(21)顶面与所述第二流道(3)进气口(31)的底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冷却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2)为两端横截面小、中间横截面大的流线型,所述第一流道(2)固定连接在所述机身(1)尾部的底面,并沿所述机身(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流道(2)的出气口(22)设于所述机身(1)尾部的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冷却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层面隔道(4)的端部为隔道尖劈(41),所述隔道尖劈(41)位于所述第一流道(2)的顶面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岩,李东坡,王忠宇,李诗洋,乔骄,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