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移结构以及车用发动机飞轮壳的转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7744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移结构,包括吊环,吊环的底部竖直设置有转移壳,转移壳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盘和搭接盘,转移壳的侧部竖直开设有活动孔;传动柱竖直转动连接于支撑盘,传动柱的底部水平设置有支撑臂,传动柱设置有若干个,传动柱的外壁上开设有螺旋状的传动槽,传动槽的上下两端均位于传动柱上;升降柱竖直连接于支撑盘的中部,且升降柱的横截面为矩形;升降壳的外壁上设置有与传动槽活动配合的传动部,竖直贯穿升降壳的中部开设有与升降柱活动配合的升降孔,升降壳的外壁设置有驱动杆,驱动杆活动穿过活动孔,且驱动杆的自由端位于转移壳的外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转移结构能够使得操作简单。操作简单。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移结构以及车用发动机飞轮壳的转移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吊具
,涉及一种转移结构以及车用发动机飞轮壳的转移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吊具中常用的是吊钩、钢丝绳、链条等专用索具。起重吸盘、夹钳和货叉等可在起重机上作为专用吊具长久使用,也可作为可更换的辅助吊具挂在吊钩上临时使用,常用于多货种仓库和堆场,以提高作业效率。抓取散状物料的吊具一般为颚板可开闭的抓斗,也可用电磁吸盘吸取如金属切屑等导磁性物料。吊取流动性物料的吊具常用的有盛桶和吊罐、一般通过倾侧或抽底塞等方式卸出钢水或化学溶液,通过打开吊罐底门卸出混凝土等流动性物料。
[0003]目前,市场上具有一款公告号为CN20681425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飞轮壳吊具,其能够通过挂钩勾在飞轮壳上,从而起吊和转移飞轮壳。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都需要分别操作三处的挂钩,甚至还需要将飞轮壳翘起后才能挂上挂钩,操作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移结构,旨在解决操作繁琐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环(1),所述吊环(1)的底部竖直设置有转移壳(2),所述转移壳(2)的底部依次水平设置有呈盘状的支撑盘(3)和搭接盘(4),所述支撑盘(3)的轴心所在的直线为Y向线,所述转移壳(2)的侧部竖直开设有活动孔(5);传动柱(6),所述传动柱(6)竖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盘(3),所述传动柱(6)的底部水平设置有支撑臂(7),所述支撑臂(7)的顶部与所述搭接盘(4)的底部之间形成卡合空间,所述传动柱(6)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传动柱(6)均匀排布于所述Y向线的周缘,所述传动柱(6)的外壁上开设有螺旋状的传动槽(8),所述传动槽(8)的上下两端均位于所述传动柱(6)上;升降柱(9),所述升降柱(9)竖直连接于所述支撑盘(3)的中部,且所述升降柱(9)的横截面为矩形;升降壳(10),所述升降壳(10)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传动槽(8)活动配合的传动部(11),竖直贯穿所述升降壳(10)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升降柱(9)活动配合的升降孔(12),所述升降壳(10)的外壁设置有驱动杆(13),所述驱动杆(13)活动穿过所述活动孔(5),且所述驱动杆(13)的自由端位于所述转移壳(2)的外部,所述支撑臂(7)包括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支撑臂(7)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传动部(11)抵触于所述传动槽(8)的顶部,所有的支撑臂(7)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均位于所述支撑盘(3)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内;当所述支撑臂(7)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传动部(11)低于所述传动槽(8)的顶部,所有的所述支撑臂(7)的自由端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均位于所述支撑盘(3)在竖直方向上投影的外部,且所述支撑臂(7)的自由端与所述Y向线之间的距离处于最大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壳(2)的内壁上竖直设置有稳定壳(14),所述稳定壳(14)的横截面为开口朝向所述升降壳(10)的C字形,且每个所述传动柱(6)的外壁均活动贴合于一所述稳定壳(14)的内壁,所述稳定壳(14)的弧度大于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盘(4)的底部设置有上大下小的圆台状的导向部(15),所述导向部(15)呈中空状,所述传动柱(6)的底部位于所述导向部(15)内,所述导向部(15)的侧部开设有用于所述支撑臂(7)活动穿过的穿过孔(1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15)的内壁上设置有L字形的巩固架(17),所述巩固架(17)的底部与所述导向部(15)的内壁连接,顶部与所述传动柱(6)的底部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竖直贯穿所述升降柱(9)的中部开设有中部孔(18),所述升降柱(9)的侧部竖直开设有与所述中部孔(18)相通的连接孔(19),所述中部孔(18)中竖直活动设置有活动盘(20),所述活动盘(20)的两侧均设置有穿过所述连接孔(19)的连接部(21),所述连接部(21)的端部均与所述升降壳(10)连接;所述转移壳(2)内腔的顶部竖直设置有持续处于伸长状态的弹性件(22),所述弹性件(22)的底部活动位于所述中部孔(18)内,且与所述活动盘(20)连接;所述导向部(15)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活动盘(20)位置的定位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竖直设置于所述导向部(15)内腔底部的支撑柱(23),所述支撑柱(23)的顶部竖直设置有若干个弹性杆(24),若干个所述弹性杆(24)以所述Y向线为圆心均匀分布,所述弹性杆(24)的外侧设置有被动部(25),所述被动部(25)的顶部呈倾斜状,底部呈水平状,所述被动部(25)的顶部与所述Y向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底部与所述Y向线之间的最小距离;所述活动盘(20)的底部竖直设置有联动筒(26),所述联动筒(26)呈开口向下的罩状,所述联动筒(26)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环形的联动环(27),所述联动环(27)的底部呈倾斜状,顶部呈水平状,所述联动环(27)的底部可通过所述被动部(25)驱动所述弹性杆(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小群左权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诺伯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