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入式升降平开舱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7622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嵌入式升降平开舱门机构,包括:包括至少一组舱门组件,每组舱门组件包括:内置框架、升降旋转液缸、转臂、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传动装置、舱门和齿轮防转杆;所述缸筒固定在所述内置框架上,活塞杆的另一端与转臂的第一端固定连接,转臂的第二端套接在转轴上,并与转轴间转动连接;所述舱门固定连接在转轴的顶部;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活塞杆上,并与活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转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处于同一高度且外径与齿数均相等,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通过传动装置连接。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减小舱门机构在应用设备内部所占用的空间。门机构在应用设备内部所占用的空间。门机构在应用设备内部所占用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嵌入式升降平开舱门机构


[0001]本申请涉及舱门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嵌入式升降平开舱门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舱门机构作为整机设备与外界的重要进出口,不仅起到对内置设备或人员的防护作用,也担当外形美观,隐蔽等其他作用。例如,在航空、船舶等行业应用中,大多采用嵌入式舱门机构,要求舱门闭合后与外部表面接齐,因此,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连杆组件和翻转舱门的形式,利用连杆组件的工作原理,实现舱门的翻转开闭。
[0003]但是,随着船舶或航天器等应用设备的内部结构越来越紧凑,嵌入式舱门机构的安装空间也要求进一步压缩,而传统的翻转舱门所采用的多连杆的组合结构及舱门的翻转均需要足够的运动空间,导致需要在应用设备的内部为舱门机构预留足够的空间。此外,传统翻转式舱门机构对同一侧的传动同步有严格要求,否则极易造成舱门扭转变形,一旦传动过程中某处失效或卡滞,也极易造成机构其它位置的变形或破坏。而且,翻转式的舱门,无论在海洋环境还是航天使用环境,其翻转打开后大面积的舱门均会对机器的航行产生一定的干扰和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嵌入式升降平开舱门机构,从而可以减小舱门机构在应用设备内部所占用的空间。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嵌入式升降平开舱门机构,包括:包括至少一组舱门组件,每组舱门组件包括:内置框架、升降旋转液缸、转臂、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传动装置、舱门和齿轮防转杆;
[0007]所述升降旋转液缸包括缸筒和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设置在缸筒内;所述缸筒固定在所述内置框架上,活塞杆的另一端与转臂的第一端固定连接,转臂的第二端套接在转轴上,并与转轴间转动连接;
[0008]所述舱门固定连接在转轴的顶部;
[0009]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活塞杆上,并与活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转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处于同一高度且外径与齿数均相等,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通过传动装置连接;
[0010]所述齿轮防转杆的顶部与第一齿轮连接,其底部与内置框架固定连接,用于固定第一齿轮。
[0011]较佳的,所述转臂的第一端设置于升降旋转液缸的活塞杆的顶部,并与活塞杆通过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转臂第一端下方的活塞杆上,并与活塞杆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0012]较佳的,所述舱门与转轴间通过键连接;
[0013]所述转臂的第二端套接在舱门下方的转轴上,并与转轴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0014]所述第二齿轮设置于转臂第二端的下方的转轴上,并与转轴通过键连接。
[0015]较佳的,所述转轴的顶端设置有上限位块,上限位块设置于舱门上预留的限位槽内;所述转轴的底端设置有下限位装置。
[0016]较佳的,所述传动装置是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匹配的链条。
[0017]较佳的,所述传动装置是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匹配的齿形同步带。
[0018]较佳的,所述转臂的上表面设置有滑块,所述舱门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滑块相匹配的弧形滑槽。
[0019]较佳的,所述滑块是圆柱体结构。
[0020]较佳的,所述滑块是球状嵌入式滑块或T型嵌入式滑块,所述弧形滑槽是T型槽,球状嵌入式滑块或T型嵌入式滑块嵌入到T型槽内。
[0021]较佳的,所述嵌入式升降平开舱门机构设置有四组舱门组件。
[0022]如上可见,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嵌入式升降平开舱门机构中,可以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1)通过采用双齿轮和链条的随动模式,可以自动调整舱门打开时舱门的旋转角度,实现舱门的平开,从而可以有效减小舱门机构在应用设备内部所占用的空间,除升降旋转液缸外,无其它多余装置及相应的所需预留的空间,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安装空间的需求。
[0024](2)由于各组嵌入式升降平开舱门机构独立工作,防止了在舱门运行时,各块舱门间相互干涉,保证了结构的可靠性
[0025](3)采用平开式舱门的启闭方式,舱门突出至设备外部的高度较小,从而对应用设备航行的扰流较小,保证了应用设备航行的安全性。
[0026](4)通过在转臂上设置滑块,在舱门上设置弧形滑槽,滑块在弧形滑槽内滑动,对舱门起到运动导向和限位的作用,使运行更可靠,还能对舱门起到支撑作用,使舱门实现双点位支撑,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和牢靠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嵌入式升降平开舱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嵌入式升降平开舱门机构舱门打开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嵌入式升降平开舱门机构舱门关闭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升降旋转液缸与各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转轴与各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0032]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滑块和弧形滑槽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4]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嵌入式升降平开舱门机构,包括至少一组舱门组件,每组舱门组件包括:内置框架1、升降旋转液缸2、转臂4、转轴5、第一齿轮3、第二齿
轮10、传动装置7、舱门6和齿轮防转杆8;
[0035]所述升降旋转液缸2包括缸筒和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设置在缸筒内;所述缸筒固定在所述内置框架1上,活塞杆的另一端与转臂4的第一端固定连接,转臂4的第二端套接在转轴5上,并与转轴5间转动连接;
[0036]所述舱门6固定连接在转轴5的顶部;
[0037]所述第一齿轮3设置在活塞杆上,并与活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0固定连接在转轴5上,所述第一齿轮3与第二齿轮10处于同一高度且外径与齿数均相等,第一齿轮3与第二齿轮10之间通过传动装置7连接;
[0038]所述齿轮防转杆8的顶部与第一齿轮3连接,其底部与内置框架1固定连接,用于固定第一齿轮3。
[0039]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升降旋转液缸2的活塞杆在缸筒内,既可以升降运动,也可以转动。当需要开启舱门时,升降旋转液缸2的活塞杆上升,带动舱门组件先上升至突出应用设备的表面。然后活塞杆转动,由于升降旋转液缸2的活塞杆与转臂4固定连接,故此时活塞杆带动转臂4旋转,而转臂4的第二端上套接有转轴5,转轴5上固定有舱门6和第二齿轮10,故转臂4将带动转轴、舱门和第二齿轮共同旋转。但是,由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间连接有传动装置7,第二齿轮10随转臂4旋转的同时将会通过传动装置7与第一齿轮之间发生传动,而由于第一齿轮通过齿轮防转杆8固定在内置框架1上,第一齿轮不会发生转动,因此,第二齿轮将会产生与转臂4的转动方向相反的转动;又由于第二齿轮与转轴5之间、舱门6与转轴之间均是固定连接,故第二齿轮将带动转轴5转动,同时带动舱门6产生与转臂4转动方向相反的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入式升降平开舱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舱门组件,每组舱门组件包括:内置框架、升降旋转液缸、转臂、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传动装置、舱门和齿轮防转杆;所述升降旋转液缸包括缸筒和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设置在缸筒内;所述缸筒固定在所述内置框架上,活塞杆的另一端与转臂的第一端固定连接,转臂的第二端套接在转轴上,并与转轴间转动连接;所述舱门固定连接在转轴的顶部;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活塞杆上,并与活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转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处于同一高度且外径与齿数均相等,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通过传动装置连接;所述齿轮防转杆的顶部与第一齿轮连接,其底部与内置框架固定连接,用于固定第一齿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升降平开舱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臂的第一端设置于升降旋转液缸的活塞杆的顶部,并与活塞杆通过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转臂第一端下方的活塞杆上,并与活塞杆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升降平开舱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与转轴间通过键连接;所述转臂的第二端套接在舱门下方的转轴上,并与转轴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源丛中喜万兴余陈洁向上王鑫乐昌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