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男性精子活力的复合益生菌发酵组合物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745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男性精子活力的复合益生菌发酵组合物及应用。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乳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唾液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所述动物双歧杆菌为质量比为1: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男性精子活力的复合益生菌发酵组合物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发酵
,具体涉及一种改善男性精子活力的复合益生菌发酵组合物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男性不育的病因有性功能障碍,精索静脉曲张,生殖道感染,先天性发育异常,后天获得性疾病,内分泌素乱,免疫性因素等。但大部分为不明原因男性不育,其只表现为少精、弱精和/或畸形精子症等精子质量异常,不明原因的男性不育可能由于多种因素造成,如长期应激环境因素引起内分泌素乱、活性氧和基因缺陷等。
[0003]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有:(1)人工授精:是男性不育的治疗方法中最有效的,用各种的物理和生物化学技术对精液进行处理来提高精子的受孕能力;(2)生殖道炎症的治疗:一般情况会主张联合应用抗生素与抗炎等一系列男性不育的治疗方法;(3)免疫治疗:应用外科手术切除生殖管道局部的损伤病灶,减少抗精子抗体的产生,同时使用免疫制剂;(4)内分泌治疗:主要应用长效庚酸睾酮治疗促性腺激素低下的性腺功能低下症。但是西药治疗副作用大,对患者的身体及精子的质量均会产生影响。
[0004]中药在改善男性精子质量方面有独到的优势,通过整体调节,提高机体的抗疲劳能力,提高精子活力及质量,改善激素水平。
[0005]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8853469A公开了改善男性精子活力与男性勃起功能的组合物与制备工艺,组合物采用鹿肉、鹿筋、鹿尾、鹿鞭、鹿肾等鹿产品以及海洋鱼低聚肽粉、玛咖粉、黄精、山药、覆盆子、益智仁等制成的组合物,特别是添加木糖醇等辅料制成的呈压片糖果形式的组合物。其组合物可以作为保健品、保健食品、保健饮料或医药产品使用。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具有优异的增强人体肾气以及改善肾功能的效果。此外,本专利技术组合物还具有优异的改善男性精子活力与男性勃起功能的效果。
[0006]另一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3768139A公开了一种提高男性精子数量和活力的药物及其制剂、应用和制备方法,该药物及其制剂是由山核桃仁、罗汉果、葡萄糖酸锌和甘露聚糖制成,将上述各药加入辅料,按照常规制剂工艺制成药物制剂。其药物及其制剂应用于增强男性精子数量和活力、提高精子质量时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治疗效果,是治疗男性不育的又一选择。
[0007]还有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7913357A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精子活力低下的药物/保健品中的新用途,所述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虫草头孢菌粉5~30份、香菇1~20份、灵芝1~20份、山茱萸1~20份、肉苁蓉5~30份、玉竹5~30份、麦冬1~20份。组合物可以提高精子活力的各项指标,毒副作用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0008]虽然上述专利均对提高男性生育能力、精子活力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如灵芝、鹿茸等名贵药材的用量多,其制备等无法充分利用其药材的活性成分,药效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0009]发酵中药是将天然药物(中药)提取液以优选的肠道益生菌菌群中一种或几种、一株或几株益生菌作为菌种,利用微生态学、仿生学的方法,通过生物嫁接的方式,在体外模拟人体的肠道环境和中药成分在人体内的消化分解过程,对提取的中药有效成分进行生物学转化,将中药的大分子物质,经过微生物转化成为能够被人体肠道直接吸收的小分子成分,使中药成为快速吸收、定量疗效的新型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善男性精子活力的复合益生菌发酵组合物,其药材用量少,利用率高,提高精子活力的药效确切,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
[0011]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2]一种动物双歧杆菌ZK

77,所述动物双歧杆菌ZK

77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681,保藏日期为2021年10月28日。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分类命名为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681,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0014]一种复合益生菌发酵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乳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唾液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
[0015]优选地,所述动物双歧杆菌为质量比为1:1

3:6

10的动物双歧杆菌BB

12、动物双歧杆菌B94和动物双歧杆菌ZK

77的混合物。
[0016]优选地,所述乳双歧杆菌为质量比为1:2

5的乳双歧杆菌HN019、乳双歧杆菌Bi07的混合物。
[0017]优选地,所述唾液乳杆菌为唾液乳杆菌ZK

88,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682,保藏日期为2021年10月28日。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分类命名为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0019]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乳双歧杆菌HN019、两歧双歧杆菌Bb06、动物双歧杆菌BB

12、乳双歧杆菌Bi07、长双歧杆菌R0175、动物双歧杆菌B94、唾液乳杆菌ZK

88、干酪乳杆菌LC11、瑞士乳杆菌R0052、副干酪乳杆菌Lpc37、植物乳杆菌R1012、罗伊氏乳杆菌HA188、鼠李糖乳杆菌R0011、嗜酸乳杆菌NCFM和动物双歧杆菌ZK

77。
[0020]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乳双歧杆菌6

7份、两歧双歧杆菌1

3份、动物双歧杆菌10

20份、长双歧杆菌5

10份、唾液乳杆菌10

20份、干酪乳杆菌2

12份、瑞士乳杆菌5

10份、副干酪乳杆菌6

10份、植物乳杆菌15

20份、罗伊氏乳杆菌1

6份、鼠李糖乳杆菌3

9份、嗜酸乳杆菌5

12份。
[0021]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益生菌发酵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1)将中药组合物粉碎,分散于水中,酶解,灭酶,制得酶解体系;所述中药包括如
下组分:黄芪、红参、淫羊藿、黄精、五味子和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乳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唾液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所述动物双歧杆菌为质量比为1:1

3:6

10的动物双歧杆菌BB

12、动物双歧杆菌B94和动物双歧杆菌ZK

77的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双歧杆菌ZK

77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681,保藏日期为2021年10月28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双歧杆菌为质量比为1:2

5的乳双歧杆菌HN019、乳双歧杆菌Bi07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唾液乳杆菌为唾液乳杆菌ZK

88,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682,保藏日期为2021年10月28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乳双歧杆菌HN019、两歧双歧杆菌Bb06、动物双歧杆菌BB

12、乳双歧杆菌Bi07、长双歧杆菌R0175、动物双歧杆菌B94、唾液乳杆菌ZK

88、干酪乳杆菌LC11、瑞士乳杆菌R0052、副干酪乳杆菌Lpc37、植物乳杆菌R1012、罗伊氏乳杆菌HA188、鼠李糖乳杆菌R0011、嗜酸乳杆菌NCFM和动物双歧杆菌ZK

7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乳双歧杆菌6

7份、两歧双歧杆菌1

3份、动物双歧杆菌10

20份、长双歧杆菌5

10份、唾液乳杆菌10

20份、干酪乳杆菌2

12份、瑞士乳杆菌5

10份、副干酪乳杆菌6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然刘海霞杨智诚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宜康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