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742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课题是提供在高温时能够高效地释放气体的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对象是下述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其包含金属箔层(4)、设置于该金属箔层(4)的外表面侧的树脂制的基材层(2)、和设置于金属箔层(4)的内表面侧的热熔接树脂制的热熔接层(3),热熔接层(3)包含配置于其最内表面的密封层(30)。构成为在将密封层彼此热封了的状态下,将密封层彼此的热封部处的100℃气氛下的密封强度设为“Pa”、将130℃气氛的密封强度设为“Pb”,20N/15mm≤Pa≤65N/15mm、Pb/Pa≤1/4的关系成立。≤1/4的关系成立。≤1/4的关系成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装置用的外包装材料及其相关技术,所述蓄电装置例如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终端等移动设备用、车载用、定置型的二次电池、特别是移动设备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等。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终端等移动设备的薄型化、轻质化,搭载于上述移动设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通过使用将铝层压体等外包装材料叠合并将周缘部热熔接以进行封固而形成的外包装壳体(外包装体)来代替以往的金属制的罐、壳体,从而能够根据使用状况加工成多种形状,通用性提高,进而薄型化、轻质化也得以发展。
[0003]另外,移动设备自身的高性能化也飞跃地发展,为了维持其功能,也尽可能地要求移动设备用的二次电池等电池的高容量化、即高能量密度化。
[0004]伴随着这样的电池的高容量化,人们担心来自电池的发热、起火等,因此针对起火等的预防措施也变得重要。
[0005]例如锂离子电池等中,电池的温度上升,电解质发生热分解而产生可燃气体,可能会导致起火。
[0006]以往,作为针对电池起火的预防措施,提出了下述专利文献1、2示出的蓄电装置(电池)。专利文献1示出的蓄电装置构成为,在外包装壳体上另行安装了压力释放阀,因温度上升而导致电池内的压力上升之际,压力释放阀打开而释放气体,从而降低压力及温度,防止起火。
[0007]另外,专利文献2示出的蓄电装置构成为,作为外包装壳体的外包装材料的热熔接部(热封部)在高温时剥离而开封,从而气体被释放,防止起火。
[0008]现有技术文献
[0009]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540871号
[0011]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

29300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3]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中示出的以往的蓄电装置中存在需要另行安装压力释放阀,因此部件件数增加而招致生产率降低这样的课题。
[0014]另外,专利文献2中示出的蓄电装置中存在下述课题:可能在到达产生发生分解气体的情况的高温之前的低温域时外包装壳体已开封,并且无法高效地进行放气。
[0015]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是鉴于相关技术中的上述及/或其他问题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能够显著改善现有的方法及/或装置。
[0016]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课题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高温时能够高效地释放气体
以充分确保针对起火等的安全性、且同时能够实现部件件数的削减及生产率的提高的、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及其相关技术。
[0017]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及优点根据以下的优选实施方式是显而易见的。
[0018]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9]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的手段。
[0020][1]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其包含:金属箔层、设置于该金属箔层的外表面侧的树脂制的基材层、和设置于前述金属箔层的内表面侧的热熔接树脂制的热熔接层,前述热熔接层包含配置于其最内表面的密封层,
[002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构成为:在将前述密封层彼此热封了的状态下,将该密封层彼此的热封部处的100℃气氛下的密封强度设为“Pa”、将130℃气氛的密封强度设为“Pb”,下述关系成立,
[0022]20N/15mm≤Pa≤65N/15mm,
[0023]Pb/Pa≤1/4。
[0024][2]如前项1所述的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其中,前述热熔接层包含设置于前述密封层的外表面侧并且熔点为140℃以上的金属箔侧层。
[0025][3]如前项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前述密封层包含第一密封层、和层叠于第一密封层的外表面侧且熔点高于前述第一密封层的第二密封层。
[0026][4]如前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其以Pb≤5N/15mm的关系成立的方式构成。
[0027][5]如前项1~4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其中,前述密封层由在丙烯

乙烯无规共聚物(rPP)中添加有熔点比该rPP低15℃以上的聚烯烃化合物作为改性材料的树脂化合物构成,
[0028]前述改性材料的添加量相对于树脂化合物而言被调节至5wt%~50wt%。
[0029][6]蓄电装置用外包装壳体,其用于将蓄电装置主体部封固而形成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0030]前述蓄电装置用外包装壳体具备前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包装材料,
[0031]前述蓄电装置用外包装壳体是通过前述密封层彼此被热封而形成的。
[0032][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电装置用外包装壳体,其以前述密封层彼此的热封部随着内压上升而内聚剥离的方式构成。
[0033][8]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0034]蓄电装置主体部;和
[0035]前项6或7所述的外包装壳体,
[0036]前述蓄电装置主体部被封入前述外包装壳体。
[0037][9]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0038]蓄电装置主体部;和
[0039]前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包装材料,
[0040]前述蓄电装置主体部由前述外包装材料进行了外包装。
[0041]专利技术效果
[0042]根据专利技术[1]的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由于特别限定了高温时的密封强度,因此
在充分维持常温、低温时的密封(seal)性的同时,当内压上升并达到高温区域时,密封强度降低从而高效地进行放气,压力及温度降低,能够防止起火等不良情况。特别是在130℃左右的高温时的密封强度的基础上还明确地特别限定了100℃程度的稍高温时的密封强度,因此在到达高温之前,密封层即热封部逐渐变得柔软而缓缓开封,放气顺利地进行,从而还能够可靠地防止意外气体的爆发等。此外,由于无需另行安装用于高温时的放气的压力释放阀等其他部件,因此能够实现相应的部件件数的削减及生产率的提高。
[0043]根据专利技术[2]的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在热熔接层于其密封层的外侧存在高熔点的金属箔侧层,因此高温时在较之金属箔侧层靠内侧的密封层的位置、即所期望的热封位置可靠地开封。因此,能够准确地控制放气的程度,从这一点出发,也能够可靠地防止意外气体的爆发等。
[0044]根据专利技术[3]的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常温条件下,热封部变得易于发生树脂积存,通过该树脂积存的发生,能够进一步提高常温时的密封性(seal property)。
[0045]根据专利技术[4][5]的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能够更可靠地得到上述效果。
[0046]根据专利技术[6][7]的蓄电装置用外包装壳体,能够得到与上述外包装材料同样的效果。
[0047]根据专利技术[8][9]的蓄电装置,能够得到与上述外包装材料同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48][图1]图1为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其包含:金属箔层、设置于该金属箔层的外表面侧的树脂制的基材层、和设置于所述金属箔层的内表面侧的热熔接树脂制的热熔接层,所述热熔接层包含配置于其最内表面的密封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构成为:在将所述密封层彼此热封了的状态下,将该密封层彼此的热封部处的100℃气氛下的密封强度设为“Pa”、将130℃气氛的密封强度设为“Pb”,下述关系成立,20N/15mm≤Pa≤65N/15mm,Pb/Pa≤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其中,所述热熔接层包含设置于所述密封层的外表面侧并且熔点为140℃以上的金属箔侧层。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其中,所述密封层包含:第一密封层、和层叠于第一密封层的外表面侧且熔点高于所述第一密封层的第二密封层。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用外包装材料,其以Pb≤5N/15mm的关系成立的方式构成。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堀勇二唐津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乐索纳克包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