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突变级数的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技术,尤其涉及基于突变级数的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承灾体脆弱性评价,即对承灾体易于遭受洪水侵害的性质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国内外关于洪水灾害承灾体脆弱性评价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洪水灾害脆弱性曲线法和指标体系法两类。洪水灾害脆弱性曲线法一般依据已发生的洪水灾情建立承灾体脆弱性曲线,主要是进行承灾体损失率的计算,分析结果与事实较为吻合。指标体系法对洪水灾害脆弱性评价的实质即依据洪水灾害脆弱性系统组成,建立洪水灾害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恰当的综合评价方法,分析洪水灾害脆弱性的相对大小。
[0003]突变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以奇点理论、拓扑学及结构稳定性等数学理论为基础,主要研究自然界和社会系统中的各种形态、结构的非连续性突变的一门新的数学学科。突变理论认为,随着参数变化,使处于稳定状态的系统进入不稳定状态的现象,就是突变。可以通过计算状态函数的极值来考察系统是否稳定。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状态函数取一定值,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突变级数的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研究区内人口、经济、生态数据,选取能表征承灾体脆弱性的指标;S2、构建基于突变级数的承灾体脆弱性指标体系,从暴露度、敏感性、防灾减灾能力方面选取评价指标;S3、对评价指标中的单位面积GDP、人口密度、居民地密度、农业人口比重、土地利用敏感指数、女性人口比重、人均GDP越大越优型评价指标采用一种统一标准进行一致无量纲化处理;对评价指标中的生命线工程密度、平均高程、避难所密度、医疗救助机构密度越小越优型评价指标采用另一统一标准进行一致无量纲化处理;S4、运用突变级数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承灾体脆弱性进行分析;具体为:根据已构建的基于突变级数的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初等突变模型,利用归一化公式,求出总突变级数进行评价;在进行各层次突变级数计算时需遵循两条准则;非互补准则:评价指标之间作用不可互相替代时,按“大中取小”原则取值作为上层指标值;互补准则:评价指标之间可相互弥补其不足时,取其均值作为上层指标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突变级数的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选取的评价指标为:单位面积GDP、人口密度、居民地密度、生命线工程密度、平均高程、农业人口比重、土地利用敏感指数、女性人口比重、人均GDP、避难所密度、医疗救助机构密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突变级数的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构建基于突变级数的承灾体脆弱性指标体系为:以暴露度、敏感性、防灾减灾能力为一级指标,以单位面积GDP、人口密度、居民地密度、生命线工程密度、平均高程、农业人口比重、土地利用敏感指数、女性人口比重、人均GDP、避难所密度、医疗救助机构密度为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标之间为从属关系;对于难以量化的一维控制量指标,将其分解为若干层能够实测的多维指标,依据逻辑分类分出各指标的主次关系,按照先主后次的原则构建树状递阶层次结构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突变级数的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为:S31、对于单位面积GDP、人口密度、居民地密度、农业人口比重、土地利用敏感指数、女性人口比重、人均GDP越大越优型评价指标,采用下式处理:其中,r
ij
为一致无量纲化后的指标值;max x
ij
,min x
ij
分别为同一评价指标下不同评价对象的评价指标值x
ij
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S32、对于生命线工程密度、平均高程、避难所密度、医疗救助机构密度越小越优型评价指标,采用下式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突变级数的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具体为:S41、根据已构建的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初等突变模型;其中,描述系统状
态的函数称为势函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玉琴,吴靖靖,朱洁,徐龙升,吴明,高力,刘云苹,谢梦瑶,程娅娅,徐佳颖,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