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凸极式同步电机转子阻尼条安装孔扩孔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720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凸极式同步电机转子阻尼条安装孔扩孔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对阻尼条安装孔采用粗精递进式扩孔工序,所述粗精递进式扩孔工序包括一道粗扩孔工序和至少一道精扩孔工序,一道所述粗扩孔工序采用一把粗扩孔拉刀进行,所述粗扩孔拉刀直径大于扩孔前的所述阻尼条安装孔直径0.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凸极式同步电机转子阻尼条安装孔扩孔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扩孔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凸极式同步电机转子阻尼条安装孔扩孔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凸极式同步电机转子主要由磁极、励磁绕组、阻尼条、绕组和转轴组成,每个磁极由厚1

1.5mm的钢板冲制而成,磁极上套装有励磁绕组,每个磁极铁芯上部均布有若干阻尼条安装孔,该若干阻尼条安装孔内相应装有若干阻尼条,该阻尼条为裸铜棒,该若干阻尼条贯穿磁极铁芯两端并在该阻尼条两端套装与阻尼条同样材质的若干铜排,若干铜排沿周向依次排列相连形成阻尼环。
[0003]根据生产实践经验,现有热轧厂粗轧区域和精轧区域的大型凸极式同步电机投入运行十几年以来,经过多次现场抽芯检查,发现电机转子阻尼条存在断裂、变细、灼伤和松动等多种磨损失效痕迹,圆柱形阻尼条的安装圆孔变形严重,且磁极铁芯的阻尼条安装孔内壁因放电因素会产生凹凸不平的表面缺陷,虽然可打磨修复该表面缺陷,但打磨后容易导致阻尼条与阻尼条安装孔之间的配合间隙增大,进而可使阻尼条安装后变得更为松动,这会造成阻尼条在后续运行过程中振动程度进一步加大,从而大幅增加阻尼条断裂的风险。尤其是近五年以来,随着电机运行时间越来越长,电机转子阻尼条松动或断裂等磨损失效现象越来越严重,这种情况既降低了电机快速响应速度和控制系统动态稳定性,又增加了控制系统上报电流综合故障的停机次数,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如不及时排除该电机转子阻尼条存在的上述技术故障或技术缺陷,一旦电机故障状态进一步发展扩大,会造成电机转子阻尼条断裂区域气隙磁场畸变,进而还会引起电机定转子电流异常,该电流异常情况轻则会产生电机转子振荡,重则会导致转子阻尼条断裂并飞出转子铁芯槽,进而打坏定转子绕组,最终会造成主电机绕组放炮即电机绕组烧毁的重大设备故障。面对实践中出现的这种严重不利情况,如采用备用电机整体更换故障电机则会大幅提高电机运行成本,如在现场通过转子抽芯的作业方式更换磨损或失效的阻尼条,需要每年抽芯更换一次磨损或失效的阻尼条,但该修复方法不仅现场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且安全风险高,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导致阻尼条磨损或失效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现有电机转子阻尼条发生松动或断裂并导致其与阻尼条安装孔之间的配合间隙变大等技术缺陷时,如何修复电机转子以实现电机长期稳定安全运行的技术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凸极式同步电机转子阻尼条安装孔扩孔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对阻尼条安装孔采用粗精递进式扩孔工序,所述粗精递进式扩孔工序包括一道粗扩孔工序和至少一道精扩孔工序,一道所述粗扩孔工序采用一把粗扩孔拉刀进行,所述粗扩孔拉刀直径大于扩孔前的所述阻尼条安装孔直径0.7
±
0.1mm,每一道所述精扩孔工序采用一把精
扩孔拉刀进行,所述精扩孔拉刀直径大于所述粗扩孔拉刀直径的取值范围在0.35
±
0.1mm至0.50
±
0.1mm之间,所述粗扩孔拉刀和所述精扩孔拉刀的长度均为200
±
10mm。
[0006]当现有电机转子阻尼条发生松动或断裂并导致其与阻尼条安装孔之间的配合间隙变大等技术缺陷时,通常是更换磨损或失效的阻尼条,但这种修复方式仅能维持约三个月的电机正常运行,因此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导致阻尼条磨损或失效的技术问题。对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先对电机转子阻尼条安装孔进行粗精递进式扩孔加工工序,后按扩孔后的阻尼条安装孔尺寸选配相应尺寸的阻尼条完成电机转子的修复回装。本专利技术修复电机转子的扩孔工序简便易行且成本低廉。根据生产实践证明:经本专利技术修复完成的电机稳定安全运行周期至少能够保持在五年以上,远高于现有通过更换失效阻尼条仅能维持三个月的电机正常运行周期,同时本专利技术也可大幅减少现有技术中因短期频繁修复电机转子而需要进行的转子抽芯次数。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所述阻尼条安装孔扩孔前准备工作,所述阻尼条安装孔扩孔前准备工作包括以下步骤:拆除电机外围设备、安装定位电机转子、抽出电机转子阻尼条和对阻尼环安装孔进行扩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对阻尼环安装孔进行扩孔采用钻头进行,扩孔后的所述阻尼环安装孔直径大于扩孔后的所述阻尼条安装孔直径1mm,以便所述拉刀穿过所述阻尼环安装孔对所述阻尼条安装孔进行所述粗精递进式扩孔工序。
[0009]进一步地,当需要对所述阻尼条安装孔扩孔1mm时,所述粗精递进式扩孔工序包括一道所述粗扩孔工序和一道所述精扩孔工序,一道所述精扩孔工序采用一把第一精扩孔拉刀进行,所述第一精扩孔拉刀直径大于所述粗扩孔拉刀直径0.35
±
0.05mm。
[0010]进一步地,当需要对所述阻尼条安装孔扩孔1.5mm时,所述粗精递进式扩孔工序包括一道所述粗扩孔工序和两道所述精扩孔工序,两道所述精扩孔工序采用两把精扩孔拉刀进行,所述两把精扩孔拉刀包括第二精扩孔拉刀和第三精扩孔拉刀,所述第二精扩孔拉刀直径大于所述粗扩孔拉刀直径0.35
±
0.1mm,所述第三精扩孔拉刀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精扩孔拉刀直径0.5
±
0.05mm。
[0011]进一步地,当需要对所述阻尼条安装孔扩孔2mm时,所述粗精递进式扩孔工序包括一道所述粗扩孔工序和三道所述精扩孔工序,三道所述精扩孔工序采用三把精扩孔拉刀进行,所述三把精扩孔拉刀包括第四精扩孔拉刀、第五精扩孔拉刀和第六精扩孔拉刀,所述第四精扩孔拉刀直径大于所述粗扩孔拉刀直径0.4
±
0.1mm,所述第五精扩孔拉刀直径大于所述第四精扩孔拉刀直径0.5
±
0.1mm,所述第六精扩孔拉刀直径大于所述第五精扩孔拉刀直径的取值范围在0.45
±
0.05mm至0.5
±
0.05mm之间。
[0012]进一步地,当需要对直径为16mm的所述阻尼条安装孔扩孔1mm时,所述粗扩孔拉刀直径为16.7
±
0.1mm,所述第一精扩孔拉刀直径为17.05
±
0.05mm。
[0013]进一步地,当需要对直径为16mm的所述阻尼条安装孔扩孔1.5mm时,所述粗扩孔拉刀直径为16.7
±
0.1mm,所述第二精扩孔拉刀直径为17.05
±
0.1mm,所述第三精扩孔拉刀直径为17.55
±
0.05mm。
[0014]进一步地,当需要对直径为16mm的所述阻尼条安装孔扩孔2mm时,所述粗扩孔拉刀直径为16.7
±
0.1mm,所述第四精扩孔拉刀直径为17.10
±
0.1mm,所述第五精扩孔拉刀直径为17.6
±
0.1mm,所述第六精扩孔拉刀直径为18.05
±
0.05mm。
[0015]进一步地,当需要对直径为20mm的所述阻尼条安装孔扩孔2mm时,所述粗扩孔拉刀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凸极式同步电机转子阻尼条安装孔扩孔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阻尼条安装孔(5)采用粗精递进式扩孔工序,所述粗精递进式扩孔工序包括一道粗扩孔工序和至少一道精扩孔工序,一道所述粗扩孔工序采用一把粗扩孔拉刀进行,所述粗扩孔拉刀直径大于扩孔前的所述阻尼条安装孔(5)直径0.7
±
0.1mm,每一道所述精扩孔工序采用一把精扩孔拉刀进行,所述精扩孔拉刀直径大于所述粗扩孔拉刀直径的取值范围在0.35
±
0.1mm至0.50
±
0.1mm之间,所述粗扩孔拉刀和所述精扩孔拉刀的长度均为200
±
1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极式同步电机转子阻尼条安装孔扩孔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阻尼条安装孔(5)扩孔前准备工作,所述阻尼条安装孔(5)扩孔前准备工作包括以下步骤:拆除电机外围设备、安装定位电机转子、抽出电机转子阻尼条(3)和对阻尼环安装孔(7)进行扩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凸极式同步电机转子阻尼条安装孔扩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阻尼环安装孔(7)进行扩孔采用钻头进行,扩孔后的所述阻尼环安装孔(7)直径大于扩孔后的所述阻尼条安装孔(5)直径1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极式同步电机转子阻尼条安装孔扩孔工艺,其特征在于,当需要对所述阻尼条安装孔(5)扩孔1mm时,所述粗精递进式扩孔工序包括一道所述粗扩孔工序和一道所述精扩孔工序,一道所述精扩孔工序采用一把第一精扩孔拉刀进行,所述第一精扩孔拉刀直径大于所述粗扩孔拉刀直径0.35
±
0.0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极式同步电机转子阻尼条安装孔扩孔工艺,其特征在于,当需要对所述阻尼条安装孔(5)扩孔1.5mm时,所述粗精递进式扩孔工序包括一道所述粗扩孔工序和两道所述精扩孔工序,两道所述精扩孔工序采用两把精扩孔拉刀进行,所述两把精扩孔拉刀包括第二精扩孔拉刀和第三精扩孔拉刀,所述第二精扩孔拉刀直径大于所述粗扩孔拉刀直径0.35
±
0.1mm,所述第三精扩孔拉刀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精扩孔拉刀直径0.5
±
0.05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极式同步电机转子阻尼条安装孔扩孔工艺,其特征在于,当需要对所述阻尼条安装孔(5)扩孔2mm时,所述粗精递进式扩孔工序包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春胡安东陈国强闫建坡卢苇冯凌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