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纠偏装置及管状带式输送机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纠偏装置及管状带式输送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8959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并提供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纠偏装置及管状带式输送机,该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纠偏装置,包括托辊结构,所述托辊结构设置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所述管带机本体的底部,所述托辊结构与其轴向垂直的截面的尺寸,从托辊结构的中部向端部逐渐变大,以使所述托辊结构的外周面为内凹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与所述管带机本体的周向外壁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托辊结构具有弧形面,该弧形面与管带机本体的周向外壁接触,从而有效增大与管带机本体的接触和包裹面积,有效防止管带机本体跑偏,不仅可以确保管带机本体的正常送料作业,而且还可以延长管带机本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料输送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纠偏装置及管状带式输送机


技术介绍

1、管状带式输送机(如下简称管带机)是一种兼有管道输送和带式输送的新型输送机,主要用于输送煤炭、矿石、粮食、水泥、混凝土等各种块料与粉状物料。

2、管状带式输送机主要包括管带机本体以及设置于管带机本体侧面的平托辊,该平托辊为圆柱体结构,用于对管带机本体进行支撑。

3、但是由于管带机在安装时存在偏差问题、运输物料的种类以及平托辊磨损后没有及时更换等因素,都会导致管带机本体跑偏,从而影响到正常的送料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有效防止管带机本体跑偏。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纠偏装置,包括托辊结构,所述托辊结构设置于所述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管带机本体的底部,所述托辊结构与其轴向垂直的截面的尺寸,从托辊结构的中部向端部逐渐变大,以使所述托辊结构的外周面为内凹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用于与所述管带机本体的周向外壁接触。

3、可选地,所述托辊结构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转轴和两个托辊组件,两个所述托辊组件套设于所述转轴的轴向两端,所述第二套筒套设于所述转轴23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托辊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筒外,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周面为所述弧形面。

4、可选地,所述托辊组件包括轴承和轴承座,所述轴承的内圈套设于所述转轴外且与所述转轴过盈配合,所述轴承座套设于所述轴承外,且与所述轴承的外圈连接;所述第二套筒套设于所述轴承座外。

5、可选地,所述托辊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轴承座内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排列并套设于所述转轴外,且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分别与所述轴承的轴向两端密封连接。

6、可选地,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密封盘和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包括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分布且依次连接的密封槽结构和第一插接结构,所述密封槽结构与所述轴承的轴向端部连接,所述密封盘包括第一套管部和第二插接结构,所述第二插接结构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管部外,所述第一套管部套设于所述转轴外,所述第二插接结构与所述第一插接结构适配插接;所述第三密封圈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管部且与所述第二插接结构远离第二密封圈的端面密封连接。

7、可选地,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外挡圈,所述外挡圈包括第二套管部和第一环形部,所述第一环形部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管部外,所述第二套管部套设于所述转轴外,所述第一套管部的部分处于所述第二套管部和所述第一环形部之间,所述第一环形部与所述第三密封圈远离所述密封盘的一端连接。

8、可选地,所述外挡圈还包括第二环形部,所述第二环形部套设于所述第一环形部外,所述第二环形部与所述第一环形部的连接处沿所述转轴的径向剖面为v型结构,所述第三密封圈处于所述v型结构内;所述第二环形部的端部套设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所述第一插接结构的部分。

9、可选地,所述第二套筒的轴向端部内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轴承座包括座本体和环形密封部,所述座本体套设于所述轴承外,所述座本体的沿轴向的一端部向远离所述转轴的方向折弯延伸以形成所述环形密封部,所述环形密封部卡入所述环形凹槽内。

10、可选地,所述托辊组件还包括轴向限位结构,所述轴向限位结构包括挡板和卡簧,所述挡板套设于所述转轴外,且处于所述密封结构沿轴向的一端,所述卡簧套设于所述转轴外且与所述挡板抵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中的纠偏装置主要包括托辊结构,通过在管带机本体的底部安装托辊结构,当管带机本体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偏移时,由于托辊结构与其轴向垂直的截面的尺寸从托辊结构的中部向端部逐渐变大,以使得托辊结构的外周面为内凹的具有弧形面,该弧形面用于与管带机本体的周向外壁接触连接,从而有效增大与管带机本体的接触和包裹面积,有效防止管带机本体跑偏,不仅可以确保管带机本体的正常送料作业,而且还可以延长管带机本体的使用寿命。

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包括管带机本体以及如上所述的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纠偏装置。

13、由此,由于管状带式输送机包括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纠偏装置,故管状带式输送机至少具有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纠偏装置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辊结构(2),所述托辊结构(2)设置于所述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管带机本体(1)的底部,所述托辊结构(2)与其轴向垂直的截面的尺寸从所述托辊结构(2)的中部向端部逐渐变大,以使所述托辊结构(2)的外周面为内凹的弧形面(211),所述弧形面(211)用于与所述管带机本体(1)的周向外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结构(2)包括第一套筒(21)、第二套筒(22)、转轴(23)和两个托辊组件(24),两个所述托辊组件(24)套设于所述转轴(23)的轴向两端,所述第二套筒(22)套设于所述转轴(23)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托辊组件(24)连接,所述第一套筒(21)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筒(22)外,所述第一套筒(21)的外周面为所述弧形面(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组件(24)包括轴承(241)和轴承座(242),所述轴承(241)的内圈套设于所述转轴(23)外且与所述转轴(23)过盈配合,所述轴承座(242)套设于所述轴承(241)外,且与所述轴承(241)的外圈连接;所述第二套筒(22)套设于所述轴承座(242)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组件(24)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轴承座(242)内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密封圈(243)和第二密封圈(244),所述第一密封圈(243)和所述第二密封圈(244)沿所述转轴(23)的轴向排列并套设于所述转轴(23)外,且所述第一密封圈(243)和所述第二密封圈(244)分别与所述轴承(241)的轴向两端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密封盘(245)和第三密封圈(246),所述第二密封圈(244)包括沿所述转轴(23)的轴向分布且依次连接的密封槽结构(2441)和第一插接结构(2442),所述密封槽结构(2441)与所述轴承(241)的轴向端部连接,所述密封盘(245)包括第一套管部(2451)和第二插接结构(2452),所述第二插接结构(2452)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管部(2451)外,所述第一套管部(2451)套设于所述转轴(23)外,所述第二插接结构(2452)与所述第一插接结构(2442)适配插接;所述第三密封圈(246)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管部(2451)且与所述第二插接结构(2452)远离第二密封圈(244)的端面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外挡圈(247),所述外挡圈(247)包括第二套管部(2471)和第一环形部(2472),所述第一环形部(2472)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管部(2471)外,所述第二套管部(2471)套设于所述转轴(23)外,所述第一套管部(2451)的部分处于所述第二套管部(2471)和所述第一环形部(2472)之间,所述第一环形部(2472)与所述第三密封圈(246)远离所述密封盘(245)的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挡圈(247)还包括第二环形部(2473),所述第二环形部(2473)套设于所述第一环形部(2472)外,所述第二环形部(2473)与所述第一环形部(2472)的连接处沿所述转轴(23)的径向剖面为V型结构,所述第三密封圈(246)处于所述V型结构内;所述第二环形部(2473)的端部套设于所述第二密封圈(244)的所述第一插接结构(2442)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22)的内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轴承座(242)包括座本体(2421)和环形密封部(2422),所述座本体(2421)套设于所述轴承(241)外,所述座本体(2421)的沿轴向的一端部向远离所述转轴(23)的方向折弯延伸以形成所述环形密封部(2422),所述环形密封部(2422)卡入所述环形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的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组件(24)还包括轴向限位结构(248),所述轴向限位结构(248)包括挡板(2481)和卡簧(2482),所述挡板(2481)套设于所述转轴(23)外,且处于所述密封结构沿轴向的一端,所述卡簧(2482)套设于所述转轴(23)外且与所述挡板(2481)抵接。

10.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带机本体(1)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纠偏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辊结构(2),所述托辊结构(2)设置于所述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管带机本体(1)的底部,所述托辊结构(2)与其轴向垂直的截面的尺寸从所述托辊结构(2)的中部向端部逐渐变大,以使所述托辊结构(2)的外周面为内凹的弧形面(211),所述弧形面(211)用于与所述管带机本体(1)的周向外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结构(2)包括第一套筒(21)、第二套筒(22)、转轴(23)和两个托辊组件(24),两个所述托辊组件(24)套设于所述转轴(23)的轴向两端,所述第二套筒(22)套设于所述转轴(23)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托辊组件(24)连接,所述第一套筒(21)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筒(22)外,所述第一套筒(21)的外周面为所述弧形面(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组件(24)包括轴承(241)和轴承座(242),所述轴承(241)的内圈套设于所述转轴(23)外且与所述转轴(23)过盈配合,所述轴承座(242)套设于所述轴承(241)外,且与所述轴承(241)的外圈连接;所述第二套筒(22)套设于所述轴承座(242)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组件(24)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轴承座(242)内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密封圈(243)和第二密封圈(244),所述第一密封圈(243)和所述第二密封圈(244)沿所述转轴(23)的轴向排列并套设于所述转轴(23)外,且所述第一密封圈(243)和所述第二密封圈(244)分别与所述轴承(241)的轴向两端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状带式输送机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密封盘(245)和第三密封圈(246),所述第二密封圈(244)包括沿所述转轴(23)的轴向分布且依次连接的密封槽结构(2441)和第一插接结构(2442),所述密封槽结构(2441)与所述轴承(241)的轴向端部连接,所述密封盘(245)包括第一套管部(2451)和第二插接结构(2452),所述第二插接结构(2452)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管部(2451)外,所述第一套管部(2451)套设于所述转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蹇华曾宗义向何聂高升卿志明施松展龙高翔马建良马克吕小君吴博梁鑑淼孙万权袁伟斌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