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盲区障碍物的标识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盲区障碍物的标识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技术和汽车工业的持续发展,智能驾驶车辆已成为各大车企未来发展的趋势,同时,用户对智能驾驶车辆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现有的车辆障碍物识别系统大都采用摄像头来采集车辆周围的危险情况,但是摄像头受自身测距和环境(例如恶劣天气和阴影区)的约束只能标识车辆一定距离内的障碍物,换句话说,无法对摄像头盲区外的障碍物进行准确地标识,即无法及时准确地提醒驾驶人员,使驾驶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作出规避操作,从而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0004]也就是说,如何提高智能驾驶车辆标识盲区障碍物的准确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盲区障碍物的标识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提高智能驾驶车辆标识盲区障碍物的准确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盲区障碍物的标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盲区障碍物的标识系统包括:控制模块、环境感知模块、通讯模块和测距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环境感知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环境感知模块发送的用户车辆的当前环境亮度和朝向范围;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通讯模块连接,用于在确定所述当前环境亮度对应的探测距离阈值通过所述通讯模块发送给所述朝向范围中的目标外部设备后,接收所述目标外部设备发送的第一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是指所述目标外部设备在所述探测距离阈值中获取到的所述目标外部设备到盲区障碍物的间距,所述目标外部设备是指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用户车辆建立通信连接的其它车辆中的任意一个车辆,或者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用户车辆建立通信连接的基础设施;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测距模块连接,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距离时,接收所述测距模块发送的所述用户车辆到所述目标外部设备之间的第二距离,并将所述第一距离叠加至所述第二距离上,以对所述盲区障碍物进行标识。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车辆盲区障碍物的标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感知模块包括:运动检测单元,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运动检测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运动检测单元发送的所述朝向范围,其中,所述运动检测单元包括:加速度计和陀螺仪。3.如权利要求2所述车辆盲区障碍物的标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环境亮度包括:所述环境感知模块中的亮度采集单元输出的低电平信号;所述亮度采集单元包括:第一光敏感应子单元、第二光敏感应子单元和或门,其中,所述第一光敏感应子单元设置在所述用户车辆的右视镜盖上,所述第二光敏感应子单元设置在所述用户车辆的左视镜盖上;所述第一光敏感应子单元与所述或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光敏感应子单元与所述或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或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中的逻辑控制单元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车辆盲区障碍物的标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敏感应子单元包括:第一光敏电阻、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电源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光敏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光敏电阻的第二端与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光敏电阻的第一端之间的连接交点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异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或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或者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或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光敏感应子单元包括:第二光敏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二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电源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光敏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光敏电阻的第二端与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光敏电阻的第一端之间的连接交点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异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莱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