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闭合串联磁路的双转子单定子交替极轴向磁通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全闭合串联磁路的双转子单定子交替极轴向磁通电机。
技术介绍
[0002]双转子单定子轴向磁通电机(又秤盘式电机),见公开号为CN215378594U、专利名称为:大转矩密度的盘式永磁电机转子单元,如图1、图2所示,传统的盘式永磁电机转子单元包括上转子盘1a和下转子盘2a,定子组件4a位于上转子盘1a和下转子盘2a之间,上转子磁盘1a包括上转子盘磁轭11a和粘贴在其内表面等间隔设置的若干组扇形N、S永磁体12a;下转子磁盘2a包括下转子盘磁轭21a和粘贴在其内表面等间隔设置的若干组扇形N、S永磁体22a,定子线圈盘位于上、下转子盘之间。上、下转子盘上相邻的永磁体极性相反,上、下转子盘对应的永磁体极性相同,在上、下转子盘间形成气隙磁场3a。传统的盘式永磁电机的缺点是:上、下转子盘形成的磁路结构产生的气隙磁场较弱,转矩密度小,无法满足特定场合高转矩密度的要求。具体的磁路原理图见图3所示,每个电机中含有多条如图3所示的主磁路,且各条主磁路是并联的。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全闭合串联磁路的双转子单定子交替极轴向磁通电机,包括定子组件(1)、上转子组件(2)和下转子组件(3),定子组件(1)上下两端分别安装上转子组件(2)和下转子组件(3),定子组件(1)与上转子组件(2)轴向磁耦合,定子组件(1)与下转子组件(3)轴向磁耦合,其特征在于:上转子组件(2)包括沿周向间隔分布的若干个上单元(20),每个上单元(20)包括一块上铁芯(21)和一块上磁瓦(22),每一块上铁芯(21)上朝向定子组件(1)方向凸出一个上凸台(21a)形成一个铁极,在铁极一侧安装一块上磁瓦(22)形成一个磁极,铁极与磁极交替间隔分布构成交替极结构,相邻两个上单元(20)之间设置上气隙磁障(23),所有的上磁瓦(22)极性相同;下转子组件(3)包括沿周向间隔分布的若干个下单元(30),每个下单元(30)包括一块下铁芯(31)和一块下磁瓦(32),每一块下铁芯(31)上朝向定子组件(1)方向凸出一个下凸台(31a)形成一个铁极,在铁极一侧安装一块下磁瓦(32)形成一个磁极,铁极与磁极交替间隔分布构成交替极结构,相邻两个下单元(30)之间设置下气隙磁障(33),所有的下磁瓦(32)极性相同;上磁瓦(22)与下磁瓦(32)轴向充磁且极性相反,上气隙磁障(23)与下气隙磁障(33)在周向是错开一个角度使上单元(20)与下单元(30)在周向交错,磁路被交错的上单元(20)和下单元(30)串联起来,最终形成了闭合的串联磁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闭合串联磁路的双转子单定子交替极轴向磁通电机,其特征在于:上转子组件(2)和下转子组件(3)除了磁瓦极性相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铭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