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烘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7027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织物烘干设备,包含一个外桶,一个内桶装于所述外桶内,外桶的壁上设有一个开口,通过一个通道与一个冷凝装置连接,所述内桶包含复数个通孔,至少一部分通孔位于与所述开口对应的内桶的壁上,所述开口或者所述通道靠近所述开口的端部上装有一个隔板,将所述开口或者所述通道靠近所述开口的端部的截面空间分成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于是从冷凝装置流入外桶的水通过由隔板分隔而成的下面部分,水不容易被气流吹出漩涡,而且隔板也部分地起到了阻挡水花的作用,从而阻止了冷凝装置流入外桶的水溅入内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织物烘干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织物烘干设备,其包含一个外桶,一个内桶装于所述外桶内,外桶的壁上设有一个开口 ,通过一个通道与一个冷凝装置连接,所述内桶包含复数个通孔,至少 一部分通孔位于与所述开口对应的内桶的壁上。
技术介绍
干衣机及同时具备洗衣及干衣功能的洗衣干衣机等织物烘干设备通常包含一个 外桶,一个内桶可旋转地位于所述外桶内,并通过分布于其壁上的多个通孔与外桶在空间 上相通。织物烘干设备通常还包含一个冷凝装置,一个鼓风装置以及一个烘道依次连接并 与外桶和内桶连接,从而形成一个空气循环回路。 作为一种常见方式,冷凝装置上装有一个冷凝水引入装置,引入外界水流喷洒到 冷凝装置内部从而对通过冷凝装置的湿热气体进行冷凝。通常冷凝装置通过一个通道与外 桶的壁上的一个开口连接,在烘干过程中冷凝装置冷凝得到的水以及用于冷凝的水沿通道 从外桶的开口流入外桶,进而通过外桶底部的排水口排出。烘干过程中,鼓风装置被启动, 从而促使空气在空气循环回路中流动。在鼓风装置的作用下,外桶和内桶内的气流从外桶 壁上的开口进入冷凝装置。由于气流与冷凝水流动方向相反,在气流的吹动下,冷凝装置中 流出水会在外桶开口的附近形成漩涡,并有水花吹溅出来。由于内桶与外桶互相比较靠近, 而且内桶的壁上分布着众多通孔,溅起的水花往往会通过通孔进入内桶,从而打湿内桶中 的衣物,影响衣物的穿用。 对于以冷凝水以外的方式进行冷凝的织物烘干设备,虽然从冷凝装置进入外桶的 只是空气中冷凝形成的水,水流量较小,但有时也会存在类似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个烘干过程中从冷凝 装置流入外桶的水不会进入内桶的织物烘干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织物烘干设备,包 含一个外桶, 一个内桶装于所述外桶内,外桶的壁上设有一个开口 ,通过一个通道与一个冷 凝装置连接,所述内桶包含复数个通孔,至少一部分通孔位于与所述开口对应的内桶的壁 上,所述开口或者所述通道靠近所述开口的端部上装有一个隔板,将所述开口或者所述通 道靠近所述开口的端部分成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于是从冷凝装置流入外桶的水通过由隔 板分隔而成的下面部分,从外桶进入冷凝通道的气流主要通过所述上面部分,水不容易被 气流吹出漩涡,而且隔板也部分地起到了阻挡水花的作用,从而阻止了冷凝装置流入外桶 的水溅入内桶。 优选地,隔板横向设置,开口或者所述通道端部的下面部分可供从冷凝装置流出 的水流从中通过。 优选地,隔板沿水流方向向下倾斜。这样不但可以更好地阻隔溅起的水,而且使气3流更顺利地进入连接冷凝装置的通道。 优选地,隔板贴着所述水流的上表面。于是隔板起到了导流的作用,阻止水流漩涡 的产生。 优选地,织物烘干设备还包含一个鼓风装置和一个烘道,与冷凝装置、内桶及外桶 共同组成一个空气循环回路。冷凝装置与一个冷凝水引入装置连接。 优选地,隔板与一个圆弧形支撑件一体制成,圆弧形支撑体固定安装在开口或者 所述通道靠近所述开口的端部上。通过支撑件的安装来固定隔板,使得隔板的安装十分便 利。附图说明 图1为织物烘干设备部分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隔板与冷凝装置及连接两者的通道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织物烘干设备10包含一个外桶2, 一个内桶4装于所述外桶2内。织 物被置于内桶4内进行烘干操作。外桶2的壁6上设有一个开口 8。 一个通道12连接于该 开口 8与一个冷凝装置14之间。冷凝装置14的另一端与一个鼓风装置16连接,进而连接 一个烘道18。烘道18的出口 20与内桶4连接。 内桶4的桶壁22上有复数个通孔24,并且至少一部分通孔24位于与外桶2的开 口 8对应的位置上。通过通孔24,外桶2和内桶4在空间上相互连通,并与冷凝装置14、鼓 风装置16及烘道18共同组成一个空气循环回路26。 冷凝装置14的上端装有一个冷凝水引入装置44,用于引入外界水流,并将水流喷 洒到冷凝装置14内部,从而对经过冷凝装置14的湿热气体28进行冷凝。在其他实施方式 中,冷凝装置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对湿热气流进行冷凝,并不限于喷洒冷凝水的方式。 外桶2的底部有一排水口 30,与排水系统32连接。在烘干过程中冷凝装置14冷 凝得到的水以及从冷凝水引入装置24引入的用于冷凝的水沿通道12从外桶2的开口 8流 入外桶2中,进而流入排水口 28,由排水系统30排出。 结合图1及图2所示, 一个隔板34由与其一体制成的一个圆弧形支撑件36横向 地安装于通道12的端部38,从而将通道12的端部38的截面空间46分成上面部分40和下 面部分42。从冷凝装置14经通道12流出的水流从下面部分42通过。优选地,隔板34沿 水流方向向下倾斜,以便于气流的流通,同时更好地阻挡溅起的水花。优选地,隔板34贴着 水流的上表面,于是水流顺着隔板34流动,防止水流漩涡的产生。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隔板34还可装于外桶2的开口 8上,将开口 8的截面空间分 成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安装隔板34的圆弧形支撑件36安装于开口8上。此时通道12 的端部38装于开口 8上。 上文所描述以及附图所示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并非本专利技术的 全部。例如隔板的形状及固定方式可以有其他的形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技术思想的范畴 内,相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针对本专利技术所进行的任何形式的变更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 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织物烘干设备,包含一个外桶(2),一个内桶(4)装于所述外桶(2)内,外桶(2)的壁(6)上设有一个开口(8),通过一个通道(12)与一个冷凝装置(14)连接,所述内桶(4)包含复数个通孔(24),至少一部分通孔(24)位于与所述开口(8)对应的内桶(4)的壁(2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8)或者所述通道(12)的靠近所述开口(8)的端部(38)上装有一个隔板(34),将所述开口(8)或者所述通道靠近所述开口的端部(38)的截面空间(46)分成上面部分(40)和下面部分(4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4)横向设置。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织物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面部分(42)的大小被设置成可供从冷凝装置(14)流出的水流从中通过。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4)沿水流方向向下倾斜。5. 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织物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4)贴着所述水流的上表面。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物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个鼓风装置(16)和一个烘道(18),与冷凝装置(14)、内桶(4)及外桶(2)共同组成一个空气循环回路(26)。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织物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冷凝装置(14)与一个冷凝水引入装置(44)连接。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织物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4)与一个圆弧形支撑件(36) —体制成,所述圆弧形支撑件(36)固定安装在所述开口 (8)或者所述通道靠近所述开口的端部(38)上。全文摘要一种织物烘干设备,包含一个外桶,一个内桶装于所述外桶内,外桶的壁上设有一个开口,通过一个通道与一个冷凝装置连接,所述内桶包含复数个通孔,至少一部分通孔位于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织物烘干设备,包含一个外桶(2),一个内桶(4)装于所述外桶(2)内,外桶(2)的壁(6)上设有一个开口(8),通过一个通道(12)与一个冷凝装置(14)连接,所述内桶(4)包含复数个通孔(24),至少一部分通孔(24)位于与所述开口(8)对应的内桶(4)的壁(2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8)或者所述通道(12)的靠近所述开口(8)的端部(38)上装有一个隔板(34),将所述开口(8)或者所述通道靠近所述开口的端部(38)的截面空间(46)分成上面部分(40)和下面部分(4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艳红张为义冯惠龙
申请(专利权)人: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