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镍电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693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镍电解系统,其包括电解槽、阳极室、阴极室、隔膜架、隔膜袋、阴极液分布管。其中,电解槽槽壁与槽底、槽壁与槽壁均采用圆角结构,加高槽沿高度至400mm;槽体中间层设有偶联化处理的高强玻璃钢加强筋网。槽体外侧贴有带二维码识别连接(EAM)设备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标示牌。隔膜架增加了四边的宽度,发挥了屏蔽部分电力线的功能。隔膜袋装槽时需经热水浸泡。电解槽配有调节进液流量阀门的阴极液分布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集成式镍电解系统高强、耐蚀、经济,消除了乙烯基树脂电解槽初期试用推广阶段的不足,生产适应性好,提升了电解镍产品质量,方便了电解槽管理。方便了电解槽管理。方便了电解槽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镍电解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湿法冶金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集成式镍电解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镍电解槽大多为钢筋混凝土衬玻璃钢电解槽和处在研发推广试用阶段的乙烯基树脂电解槽,钢筋混凝土衬玻璃钢电解槽能耗高、污染大、检修维护频繁,对稳定生产扰动大。处在研发推广试用阶段的乙烯基树脂电解槽虽属新节能环保新产品,但技术性能不稳定,实际应用中在槽底与槽壁结合部位、槽壁与槽壁结合部位、槽壁较薄(仅75

80mm厚)部位容易出现开裂破损现象,且电解槽容易出现塌腰等故障,不能稳定应用于生产,产品质量无法保证,且电解槽“裸槽”需要安装集成众多附件才能应用于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耐蚀、性能稳定,集电解槽、隔膜架、隔膜袋、阴极液分布管精密组合为一体的集成式镍电解系统,以解决现有乙烯基树脂电解槽不能稳定应用于生产,产品质量差,且电解槽“裸槽”需要额外安装众多附件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其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式镍电解系统,包括电解槽和隔膜架,电解槽内设有若干阴极室和阳极室,所述阴极室和阳极室通过置于隔膜架内的隔膜袋分隔开来;所述镍电解槽系统还包括设于电解槽任一侧的阳极液溢流管,所述阳极液溢流管连接净化器,净化器通过输液泵与阴极液管一端相连通,阴极液管另一端经由流量阀与安装于阴极室正上方的阴极液分布管相连通,阴极液分布管上设有与阴极室数量相等,且朝向阴极室的阴极液分布孔;所述电解槽为乙烯基树脂混凝土电解槽,槽壁与槽底、槽壁与槽壁间均采用圆角结构;电解槽的槽沿高度400mm;电解槽槽体中间层设有经偶联剂处理的高强玻璃钢加强筋网;所述隔膜架为耐蚀玻璃材质,通过隔膜架周边挡板安装于电解槽内,隔膜架周边挡板宽度为50mm

60mm;所述隔膜袋装入电解槽前经过95

100℃热水浸泡。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膜袋热水浸泡时间为24小时。
[0006]进一步地,所述阴极液分布孔直径为2.5

3mm。
[0007]进一步地,所述电解槽上还设有具有二维码的设备标示牌,扫描二维码连接EAM系统。
[0008]进一步地,所述电解槽底部设有排污管。
[0009]进一步地,所述阳极液溢流管通过管道连接净化器。
[0010]与现有乙烯基树脂电解槽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电解槽槽体进行结构优化,槽壁与槽底、槽壁与槽壁均采用圆角
结构过渡,分散了槽体结合部位的集中应力,达到提升槽体主要结合部位强度的效果。
[0011]2、常规乙烯基树脂电解槽壁厚为75

80mm,120mm厚电解槽槽沿高度为180

200mm,容易出现塌腰事故,本专利技术将120mm厚电解槽槽沿高度加高至400mm,达到了提升电解槽刚度的目的,成功避免了电解槽的塌腰破坏事故。
[0012]3、本专利技术电解槽采用经偶联剂处理的高强玻璃钢加强筋网,有效增强了加强筋与乙烯基树脂混凝土结合力,保障了电解槽的可靠载荷。
[0013]4、本专利技术隔膜架材质采用耐蚀玻璃钢,增加了隔膜架四个边部筋条,即隔膜架周边挡板的宽度,隔膜架由常规的均宽筋条优化为非均宽筋条,发挥了电解生产中遮挡电解镍板周边部分电力线的功能,大幅减少了电解镍边部结粒、边角肥大的现象,提升了电解镍产品质量。
[0014]5、本专利技术所述隔膜袋装槽前经热水浸泡,消除了新隔膜袋纤维间微小气泡,有效避免了微小气泡附着在阴极上,使电解镍产生气孔,促进了电解镍质量的提升。
[0015]6、本专利技术所述阴极液分布管设有调节进液量的流量阀,可精确调节流量。 阴极液分布管在朝向每个阴极室的位置开设直径2.5

3mm的阴极液分布孔,可向每个阴极室供阴极液,实现精细化电解生产。
[0016]7、本专利技术所述设备标示牌具有二维码,可识别连接(EAM)设备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扫描电解槽标示牌二维码,可方便连接EAM,以方便智慧管理电解槽的生产单位、资产价格、安装时间、检修维护等全寿命信息。
[0017]通过上述改进,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式镍电解系统可长周期稳定运行,有效提升了电解镍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集成式镍电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集成式镍电解系统中电解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电解槽的圆角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集成式镍电解系统中隔膜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集成式镍电解系统中隔膜袋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电解槽;2、圆角结构;3、高强玻璃钢加强筋网;4、槽沿;8、电子扫码标识牌;9、排污管;10、阳极液溢流管;11、净化器;12、管道;13、输液泵;14、阴极液管;15、隔膜架;16、隔膜架周边挡板;17、隔膜袋;18、流量阀;19、阴极液分布管;20、阴极液分布孔;21、阴极室;22、阳极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式镍电解系统的结构和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0021]参照图1

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式镍电解系统,包括电解槽1和隔膜架15,电解槽1内设有若干阴极室21和阳极室22,所述阴极室21和阳极室22通过置于隔膜架15内的隔膜袋17分隔开来。所述隔膜袋17装入电解槽1前需经过95

100℃℃热水浸泡24小时。镍电解槽系统还包括设于电解槽1任一侧的阳极液溢流管10,所述阳极液溢流管10通过管道12连
接净化器11,净化器11通过输液泵13与阴极液管14一端相连通,阴极液管14另一端经由流量阀18与安装于阴极室21正上方的阴极液分布管19相连通,阴极液分布管19上设有与阴极室21数量相等,且朝向阴极室21的阴极液分布孔20,阴极液分布孔20直径为2.5

3mm。
[0022]其中,电解槽1为乙烯基树脂电解槽,槽壁与槽底、槽壁与槽壁间均采用圆角结构;电解槽的槽沿4高度400mm;电解槽1槽体中间层设有经偶联剂处理的高强玻璃钢加强筋网3。隔膜架15为耐蚀玻璃材质,通过隔膜架周边挡板16安装于电解槽1内,隔膜架周边挡板16宽度为50mm

60mm;上述电解槽1上还设有具有二维码的设备标示牌8,扫描二维码连接EAM系统,方便智慧管理电解槽的生产单位、资产价格、安装时间、检修维护等全寿命信息。
[0023]电解时,阳极液经阳极液溢流管10至净化器11,经净化器11去除杂质后,依次经由管道12、输液泵13、阴极液管14、调节阀18、阴极液分布管19、阴极液分布孔20进入阴极室21,生产电解镍产品。电解槽1底部设有排污管9,电解过程中,电解槽1内积聚的阳极泥可通过排污管9清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镍电解系统,包括电解槽(1)和隔膜架(15),电解槽(1)内设有若干阴极室(21)和阳极室(22),所述阴极室(21)和阳极室(22)通过置于隔膜架(15)内的隔膜袋(17)分隔开来;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电解槽系统还包括设于电解槽(1)任一侧的阳极液溢流管(10),所述阳极液溢流管(10)连接净化器(11),净化器(11)通过输液泵(13)与阴极液管(14)一端相连通,阴极液管(14)另一端经由流量阀(18)与安装于阴极室(21)正上方的阴极液分布管(19)相连通,阴极液分布管(19)上设有与阴极室(21)数量相等,且朝向阴极室(21)的阴极液分布孔(20);所述电解槽(1)为乙烯基树脂电解槽,槽壁与槽底、槽壁与槽壁间均采用圆角结构;电解槽(1)的槽沿(4)高度400mm;电解槽(1)槽体中间层设有经偶联剂处理的高强玻璃钢加强筋网(3);所述隔膜架(15)为耐蚀玻璃材质,通过隔膜架周边挡板(16)安装于电解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培德李瑞基张应婷辛怀达柴国梁赵军天丁丰荣关敬升魏志萍魏秀兰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