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氢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框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料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框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氢能源燃料电池一般包括箱体、电堆模块(即燃料电池堆
‑‑
即串联多个独立的单个燃料电池组成)、电堆进气口阀门组、电堆出气口阀门组、氢气循环泵、氢气供应系统、空气气路系统、冷却系统。
[0003]根据专利号为CN216120405U的专利名称为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结构的专利文件中公开的内容,燃料电池的各系统组件均集中排布在电堆框架上,布局紧密,维修或安装时各系统组件之间会形成干涉,不方便操作。
[0004]现有的燃料电池系统各流体进出口布置分散,集成度较低,燃料电池系统对外接口与整车连接不方便,以及燃料电池系统中控制器及电气盒布置较为分散,每个电气盒都需要单独制作支架,导致燃料电池系统重量上升,集成度不高,部分高低压线长度过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氢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框架。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安装板(1),其上相邻设置有管路避让部(11)和电堆主体安装部(12);辅安装板(2),设置在主安装板(1)的下方,其一端通过流体进出口预装面板(3)与主安装板(1)连接,且其另一端通过若干支撑架固定在主安装板(1)上;其中所述电堆主体安装部(12)设置有若干纵横交错布置的第一脊线(13),且所述第一脊线(13)上开设有若干BOP安装孔(14),适于分别将与电堆主体相连的循环泵和中冷器等BOP部件安装在主安装板(1)的下侧;所述电堆主体安装部(12)由各所述第一脊线(13)围成的区域均镂空设置;以及所述辅安装板(2)与主安装板(1)之间的空隙适于容纳与电堆主体相连的高压水泵、空压机、气液分离器、循环泵和中冷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避让部(11)设置在位于电堆主体的管路连接侧的主安装板(1)上;所述管部避让部(11)靠近电堆主体的一侧依次间隔设置有氢气进堆管道避让孔(111)、空气进堆压力传感器安装孔(112)、空气出堆管道避让孔(113)、冷却液进堆管道避让孔(114)、冷却液出堆管道避让孔(115)和空气进堆管道及氢气出堆管道避让孔(1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避让部(11)远离电堆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阀组安装孔(117),适于安装阀组安装座(15);所述管路避让部(11)位于冷却液进堆管道避让孔(114)的上方设置有出气节气门支架安装孔(118),适于安装出气节气门支架(16);所述空气进堆管道及氢气出堆管道避让孔(116)靠近流体进出口预装面板(3)一侧的主安装板(1)下侧设置有高压水泵安装座(17);以及所述主安装板(1)位于远离所述高压水泵安装座(17)的一端的下侧设置有空压机安装座(1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氢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安装板(2)呈阶梯状设置,其包括:第一底板(21)、第二底板(2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的侧板(23);其中所述侧板(23)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22)上均开设有若干第二散热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氢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安装板(1)和第二底板(22)之间还设置有循环泵控制器安装支架(4);位于所述循环泵控制器安装支架(4)上方的所述主安装板(1)的下侧设置有循环泵安装垫块(19),适于使循环泵通过相应的所述BOP安装孔(14)安装在所述主安装板(1)的下侧;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底板(21)上方的相应的所述BOP安装孔(14)适于安装中冷器。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智宇,王苁,王金伟,孙远志,陆敏敏,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永安行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