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流源功率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83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8
本申请提供一种恒流源功率驱动电路,包括具有第二输入端以及第一输出端的第一电路;第二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驱动信号,第一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信号;具有第三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的第二电路第一信号经过第二电路后,由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第二信号;第三电路,第三电路具有第四输入端和第三输出端,第二信号经过第三电路后,由所述第三输出端输出第三信号;且第三输出端输出第一电流,第一电流用于驱动负载;第三信号与外部输入的控制信号形成第一驱动信号,第一电流的数值和控制信号的电压值呈线性比例;通过调节控制信号的电压值可调节第一电流的大小,形成了恒功率的可调的驱动电路,提高了驱动电路的适用性。提高了驱动电路的适用性。提高了驱动电路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流源功率驱动电路


[0001]本申请涉及电气
,具体涉及一种恒流源功率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的进入千家万户,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对电力电子提出了高频化、小型化、高功率密度、宽范围输出以及恒功率的要求。
[0003]现有的恒流源驱动输出电路有很多实现方式,而恒流源驱动输出电路的驱动能力也各不相同。不过当前的驱动电路的输出电流不可调节,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恒流源功率驱动电路,包括:
[0005]第一电路,所述第一电路具有第二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驱动信号,所述第一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信号;
[0006]第二电路,所述第二电路具有第三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三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经过所述第二电路后,由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第二信号;
[0007]第三电路,所述第三电路具有第四输入端和第三输出端,所述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经过所述第三电路后,由所述第三输出端输出第三信号;且所述第三输出端输出第一电流,所述第一电流用于驱动负载;
[0008]所述第三信号与外部输入的控制信号形成所述第一驱动信号,所述第一电流的数值和所述控制信号的电压值呈线性比例。
[000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输入端远离所述第一输出端侧连接有第一反馈电阻,所述第一反馈电阻远离所述第二输入端侧为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控制信号。
[00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路包括运算放大组件,所述运算放大组件的正电源端与第一供电组件连接,其负电源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组件的正输入端接地,负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电连接,用于输入所述第一驱动信号;所述运算放大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输入端电连接。
[00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电路包括PMOS管,所述PMOS管的源极与第二供电组件连接,其栅极与所述第三输入端电连接,其漏极为所述第二输出端。
[00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电路包括采样电阻,所述采样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电连接。
[00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路还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一供电组件电连接的第一滤波组件,所述第一滤波组件的另一端接地,还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入
端电连接的第二滤波组件,所述第二滤波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电连接。
[00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反馈电阻,所述第二反馈电阻远离所述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电连接。
[001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电路还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电连接的第三反馈电阻,所述第三反馈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组件的正输入端电连接;还包括与所述第三反馈电阻远离所述第二输出端侧电连接的第四反馈电阻,所述第四反馈电阻远离所述第三反馈电阻端接地。
[001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采样电阻远离所述第四输入端侧连接有防反二极管,所述防反二极管远离所述第三输出端侧与所述负载连接。
[001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防反二极管远离所述第三输出端侧连接有TVS管,所述TVS管远离所述防反二极管端接地。
[0018]综上所述,本申请提出一种恒流源功率驱动电路,第一驱动信号进入第一电路后形成第一信号,第一信号进入第二电路后形成第二信号,第二信号进入第三电路后形成第三信号,第三信号与外部输入的控制信号形成第一驱动信号,第三信号形成反馈信号作为第一电路的输入,形成了闭环控制,且进入负载的第一电流和外部输入的控制信号的电压值呈线性比例,通过调节所述控制信号的电压值可调节第一电流的大小,形成了恒功率的可调的驱动电路,提高了驱动电路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恒流源功率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恒流源功率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0021]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
[0022]100、第一电路;101、第二电路;102、第三电路;103、负载;
[0023]201、第一输入端;202、第二输入端;203、第三输入端;204、第四输入端;
[0024]301、第一输出端;302、第二输出端;303、第三输出端;
[0025]401、运算放大组件;402、PMOS管;
[0026]501、采样电阻;502、第一反馈电阻;503、第二反馈电阻;504、第三反馈电阻;505、第四反馈电阻;
[0027]601、第一滤波组件;602、第二滤波组件;
[0028]701、第三调节电阻;702、第四调节电阻;
[0029]801、防反二极管;802、TVS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32]诚如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恒流源功率
驱动电路,包括:
[0033]第一电路100,所述第一电路100具有第二输入端202和第一输出端301;所述第二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驱动信号,所述第一输出端301用于输出第一信号;
[0034]第二电路101,所述第二电路101具有第三输入端203和第二输出端302,所述第三输入端203与所述第一输出端301电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经过所述第二电路101后,由所述第二输出端302输出第二信号;
[0035]第三电路102,所述第三电路102具有第四输入端204和第三输出端303,所述第三输出端303与所述第二输入端202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经过所述第三电路102后,由所述第三输出端303输出第三信号;且所述第三输出端303输出第一电流,所述第一电流用于驱动负载103;
[0036]所述第三信号与外部输入的控制信号形成所述第一驱动信号,所述第一电流的数值和所述控制信号的电压值呈线性比例;具体地,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进入所述第一电路100后形成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进入所述第二电路101后形成所述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进入所述第三电路102后形成所述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与所述外部输入的控制信号形成所述第一驱动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形成反馈信号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流源功率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路(100),所述第一电路(100)具有第二输入端(202)和第一输出端(301);所述第二输入端(202)用于输入第一驱动信号,所述第一输出端(301)用于输出第一信号;第二电路(101),所述第二电路(101)具有第三输入端(203)和第二输出端(302),所述第三输入端(203)与所述第一输出端(301)电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经过所述第二电路(101)后,由所述第二输出端(302)输出第二信号;第三电路(102),所述第三电路(102)具有第四输入端(204)和第三输出端(303),所述第三输出端(303)与所述第二输入端(202)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经过所述第三电路(102)后,由所述第三输出端(303)输出第三信号;且所述第三输出端(303)输出第一电流,所述第一电流用于驱动负载(103);所述第三信号与外部输入的控制信号形成所述第一驱动信号,所述第一电流的数值和所述控制信号的电压值呈线性比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流源功率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入端(202)远离所述第一输出端(301)侧连接有第一反馈电阻(502),所述第一反馈电阻(502)远离所述第二输入端(202)端为第一输入端(201),所述第一输入端(201)用于输入所述控制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流源功率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100)包括运算放大组件(401),所述运算放大组件(401)的正电源端与第一供电组件连接,其负电源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组件(401)的正输入端接地,负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202)电连接,用于输入所述第一驱动信号;所述运算放大组件(40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输入端(203)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流源功率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101)包括PMOS管(402),所述PMOS管(402)的源极与第二供电组件连接,其栅极与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