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阻滤波馈电装置及多频天线阵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6753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阻滤波馈电装置及多频天线阵列,所述馈电装置包括一对介质基板,所述一对介质基板十字交叉放置,所述介质基板的其中一面上设有微带馈电线路和U型带阻滤波线路,另一面上设有金属地,所述U型带阻滤波线路包括第一带阻滤波枝节和第二带阻滤波枝节,第一带阻滤波枝节和第二带阻滤波枝节分别与微带馈电线路耦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U型耦合式滤波枝节,枝节和馈电线路之间的容性构成LC谐振滤波,从而可小型化滤波结构,同时枝节可兼顾阻抗匹配及滤波,可改进带外抑制与回波损耗、小型化不能兼顾等电气性能,从而可提升带内频段的辐射性能,整体结构紧凑,加工简单。加工简单。加工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阻滤波馈电装置及多频天线阵列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线
,特别涉及一种带阻滤波馈电装置及多频天线阵列。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多频带天线因其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空间利用率等优点,从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多频带天线包括至少一个低频辐射单元和至少一个高频辐射单元,各个低频辐射单元和高频辐射单元通常安装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从而使得高频辐射单元与低频辐射单元之间会存在强烈的交叉频带散射干扰,不仅会引起端口隔离度恶化,还会导致高频辐射单元的辐射方向图畸变,从而影响多频带天线的辐射性能。
[0003]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阻滤波馈电装置及多频天线阵列,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阻滤波馈电装置,包括一对介质基板,所述一对介质基板十字交叉放置,所述介质基板的其中一面上设有微带馈电线路和U型带阻滤波线路,另一面上设有金属地,所述U型带阻滤波线路包括第一带阻滤波枝节和第二带阻滤波枝节,第一带阻滤波枝节和第二带阻滤波枝节分别与微带馈电线路耦合。
[0006]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介质基板的介电常数为2.0

10.0,厚度为0.2

3mm。r/>[0007]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带阻滤波枝节和第二带阻滤波枝节均为带阻滤波器,且均呈U型结构。
[0008]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带阻滤波枝节与微带馈电线路以及第二带阻滤波枝节与微带馈电线路的耦合缝隙间距均为0.05

1.5mm。
[0009]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带阻滤波枝节和第二带阻滤波枝节的长度均为0.2

0.3个工作波长。
[0010]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带阻滤波枝节的带阻谐振频点为1920MHz,第二带阻滤波枝节的带阻谐振频点为1960MHz。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多频天线阵列,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装置、第一辐射面、第二辐射面、底座、第一高频辐射单元、第二高频辐射单元、第三高频辐射单元、第四高频辐射单元和反射底板,所述第一辐射面、第二辐射面以十字交叉的方式设置在馈电装置顶部,所述底座设置在馈电装置底部,所述馈电装置、第一辐射面、第二辐射面和底座构成低频辐射单元,所述低频辐射单元、第一高频辐射单元、第二高频辐射单元、第三高频辐射单元、第四高频辐射单元均集中在反射底板上,其中低频辐射单元位于中心位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采用U型耦合式滤波枝节,枝节和馈电线路之间的容性构成LC谐振滤波,从而可小型化滤波结构,同时枝节可兼顾阻抗匹配及滤波,可改进带外抑制与回波损耗、小型化不能兼顾等电气性能,从而可提升带内频段的辐射性能,整体结构紧凑,加工简单。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介质基板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低频辐射单元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带阻滤波特性曲线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频天线阵列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

介质基板、10

金属地、2

微带馈电线路、3

U型带阻滤波线路、3a

第一带阻滤波枝节、3b

第二带阻滤波枝节、4

底座、5a

第一辐射面、5b

第二辐射面、6

馈电装置、7

反射底板、8a

第一高频辐射单元、8b

第二高频辐射单元、8c

第三高频辐射单元、8d

第四高频辐射单元、9

低频辐射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0]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所示,一种带阻滤波馈电装置,包括一对介质基板1,一对介质基板1十字交叉放置,所述介质基板1的其中一面上设有微带馈电线路2和U型带阻滤波线路 3,另一面上设有金属地 10,所述U型带阻滤波线路3包括第一带阻滤波枝节3a和第二带阻滤波枝节3b,第一带阻滤波枝节3a和第二带阻滤波枝节3b分别与微带馈电线路2耦合。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介质基板1的介电常数为2.0

10.0,厚度为0.2

3mm。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带阻滤波枝节3a和第二带阻滤波枝节3b均为带阻滤波器,且均呈U型结构。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带阻滤波枝节3a与微带馈电线路2以及第二带阻滤波枝节3b与微带馈电线路2的耦合缝隙间距均为0.05

1.5mm。
[00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带阻滤波枝节3a和第二带阻滤波枝节3b的长度均为0.2

0.3个工作波长。
[0027]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带阻滤波枝节3a的带阻谐振频点为1920MHz,第二带阻滤波枝节3b的带阻谐振频点为1960MHz。
[0028]如图2、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多频天线阵列,包括上述的馈电装置6、第一辐射面5a、第二辐射面5b、底座4、第一高频辐射单元8a、第二高频辐射单元8b、第三高频辐射单元8c、第四高频辐射单元8d和反射底板7,所述第一辐射面5a、第二辐射面5b以十字交叉的方式设置在馈电装置6顶部,所述底座4设置在馈电装置6底部,所述馈电装置6、第一辐射
面5a、第二辐射面5b和底座4构成低频辐射单元9,所述低频辐射单元9、第一高频辐射单元8a、第二高频辐射单元8b、第三高频辐射单元8c、第四高频辐射单元8d均集中在反射底板7上,其中低频辐射单元9位于中心位置。
[0029]本专利技术中的馈电装置上设计U型耦合式滤波枝节,可小型化滤波结构,同时枝节可兼顾阻抗匹配及滤波,可改进带外抑制与回波损耗、小型化不能兼顾等电气性能,从而可提升带内频段的辐射性能,整体结构紧凑,加工简单。
[0030]前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阻滤波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介质基板,所述一对介质基板十字交叉放置,所述介质基板的其中一面上设有微带馈电线路和U型带阻滤波线路,另一面上设有金属地,所述U型带阻滤波线路包括第一带阻滤波枝节和第二带阻滤波枝节,第一带阻滤波枝节和第二带阻滤波枝节分别与微带馈电线路耦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阻滤波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基板的介电常数为2.0

10.0,厚度为0.2

3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阻滤波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阻滤波枝节和第二带阻滤波枝节均为带阻滤波器,且均呈U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阻滤波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阻滤波枝节与微带馈电线路以及第二带阻滤波枝节与微带馈电线路的耦合缝隙间距均为0.05

1.5mm。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盼陈健赵俊戴超龚珏吴鹏任镇涛徐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