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极功能化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66541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极功能化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预储能碳纳米管分散液和高介电聚合物分散液,按照预储能碳纳米管分散液、高介电聚合物分散液的先后顺序双层涂布于集流体基材表面,经过烘烤、辊压、制片,得到负极功能化集流体,该负极功能化集流体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的集流体基材、三维多孔导电储能层和高介电聚合物保护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简单和可规模化的制备工艺,开发出一种负极功能化集流体,该负极功能化集流体能够有效改善金属沉积/剥离问题、充放电过程中负极体积变化问题,并能有效提升电池的循环性能和能量密度,在“无负极”碱金属电池中都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池中都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池中都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极功能化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材料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负极功能化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锂离子电池主要使用石墨作为负极材料,其理论克容量在350~400mAh/g。而锂金属负极由于其超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mAh/g)以及最负的电极电势(

3.04V vs.标准氢电极)一度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但是,当想要最大化的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时,通常需要在锂金属电池中搭配超薄锂金属(厚度通常<25μm),这给实际加工和电池组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时,无负极锂金属电池就成为了一个理想的选择。区别于我们所熟知的“摇椅式”锂离子电池,无负极锂金属电池是指没有负极活性材料(石墨、Si、Sn、P等),而是只采用铜箔集流体作为负极,而正极则由我们常见的含锂材料(如磷酸铁锂、三元正极、钴酸锂等)构成的电池体系。无负极锂金属电池通过省去锂金属或锂活性负极材料,能够最大化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然而,常规的铜集流体是非亲锂的,在电沉积过程中容易形成锂枝晶和严重的体积膨胀,从而损害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极功能化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预储能碳纳米管分散液和高介电聚合物分散液,按照预储能碳纳米管分散液、高介电聚合物分散液的先后顺序双层涂布于集流体基材表面,经过烘烤、辊压、制片,得到负极功能化集流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功能化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储能碳纳米管分散液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S11、制备碳纳米管分散液:干燥环境中,依次将粘结剂聚偏氟乙烯、主材碳纳米管加入适量溶剂N

甲基吡咯烷酮中,超声、砂磨、搅拌使其充分溶解、混匀,即得碳纳米管分散液;S12、制备预储能溶液:干燥环境中,将活性金属溶解到溶剂N

甲基吡咯烷酮中,制得预储能溶液;其中所述活性金属为金属锂、钠或钾;S13、制备预储能碳纳米管分散液:将碳纳米管分散液和预储能溶液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即得预储能碳纳米管分散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极功能化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1步骤中,碳纳米管分散液中碳纳米管固含量为15~20%,粘结剂与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8~20);其中,所述碳纳米管为多壁碳纳米管,碳纳米管的纯度大于99%,直径为50~200nm,长度为5~20μ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极功能化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2步骤中,预储能溶液的浓度为5~15mol/L。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娥董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第一元素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