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气流结构及汽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457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1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风气流结构及汽车座椅,包括:外壳本体,外壳本体沿第一方向具有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其内部具有第一空间;外壳本体靠近第一内壁侧为透气材质;承载组件,承载组件设于第一空间内,靠近第一内壁侧,承载组件远离第一内壁侧与第二内壁之间形成第一腔体;外壳本体外界气体由通风组件进入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内的气体由通风组件流出至外壳本体外界;气流调节组件,气流调节组件设于第一腔体内,外壳本体外界、通风组件、第一腔体、气流调节组件形成了气流回路;本方案气流调节组件设于第一腔体内,使座椅第一腔体内部气压维持在一平衡状态,通风效果较好,增大气流调节组件的使用年限。组件的使用年限。组件的使用年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气流结构及汽车座椅


[0001]本申请涉及座椅通风
,具体涉及一种通风气流结构及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走进了每一个家庭,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也在逐步升高,汽车座椅则作为汽车内部的重要部件,人们对其的要求也随着提高,不再仅仅满足于承载作用,座椅加热与座椅通风作用已慢慢走入人们生活;
[0003]现有技术中,座椅通风通常由座椅专门设置的通风区域与座椅缝隙来构成气流回路,但通常座椅经加工后座椅缝隙较小,且气流调节组件通常设于发泡内,气体流通较为困难,使座椅内部构件处于负压或过压状态下运行,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通风气流结构及汽车座椅。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通风气流结构,包括:
[0006]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沿第一方向具有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其内部具有第一空间;所述第一内壁为透气材质;
[0007]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设于所述第一空间内,靠近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气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本体(1),所述外壳本体(1)沿第一方向具有第一内壁(11)和第二内壁(12),其内部具有第一空间;所述第一内壁(11)为透气材质;承载组件(2),所述承载组件(2)设于所述第一空间内靠近所述第一内壁(11)侧,所述承载组件(2)远离所述第一内壁(11)侧与所述第二内壁(12)之间形成第一腔体(5);通风组件(3),所述通风组件(3)设于所述承载组件(2)内,所述通风组件(3)用于将所述第一腔体(5)和所述外壳本体(1)外界连通,所述外壳本体(1)外界气体由所述通风组件(3)进入所述第一腔体(5),所述第一腔体(5)内的气体由所述通风组件(3)流出至所述外壳本体(1)外界;气流调节组件(4),所述气流调节组件(4)设于所述第一腔体(5)内,所述外壳本体(1)外界、所述通风组件(3)、所述第一腔体(5)、所述气流调节组件(4)形成了气流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气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3)包括设于所述承载组件(2)靠近所述第二内壁(12)侧的第一透气组件(33),以及沿第二方向设于所述承载组件(2)内的多个第一通气孔(31),所述第一通气孔(31)一端与所述第一透气组件(3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内壁(11)连通,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第一透气组件(33)与所述气流调节组件(4)连通;所述通风组件(3)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设于所有所述第一通气孔(31)两侧的多个第二通气孔(32),所述第二通气孔(32)一端与所述第一腔体(5)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内壁(1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气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气流调节组件(4)为吸风组件时,所述外壳本体(1)外界的气体由所述第一通气孔(31)进入所述第一透气组件(33),再进入气流调节组件(4),经由气流调节组件(4),再进入所述第一腔体(5),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张晗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安闻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