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柴油机油底壳机油供油系统、柴油机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640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柴油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用柴油机油底壳机油供油系统、柴油机及方法,包括油底壳;油箱,其安装在柴油机外部,并高于油底壳;机油泵,通过进油管线与油箱连接,并将机油泵送至柴油机各润滑部件;抽油泵,和机油泵均通过曲轴主齿轮驱动,与油底壳连接,并通过回油管线将油底壳中机油泵送至油箱中,抽油泵额定流量大于机油泵;溢流管线,连接油箱和油底壳,用于将油箱中的多余机油回流至油底壳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抽油泵泵量始终大于机油泵,油箱内多余的机油通过溢流管线回流到油底壳,使整个机油系统平衡。使得油底壳内始终保持一定量的机油,能够减少抽油泵亏油现象的发生。能够减少抽油泵亏油现象的发生。能够减少抽油泵亏油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柴油机油底壳机油供油系统、柴油机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柴油机
,特别涉及一种船用柴油机油底壳机油供油系统、柴油机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渔船、工程船等船舶越造越大,对柴油机的功率要求也越来越大。但由于船舶的吨位限制,对柴油机的空间尺寸有特别的要求,要求高度尺寸不能超限。
[0003]湿式油底壳是常见的储油方式,通常在柴油机底部设置一个储油箱,用于储存润滑柴油机所需的所有机油。在湿式润滑系统中,只设置一个机油泵。机油泵从油底壳底部吸油,然后将油泵送到柴油机需要润滑的部位。经过润滑的油滴会自然流回柴油机油底壳的底部。由于湿式油底壳的自身的结构限制,采用该结构的柴油机往往重心较高,难以满足船舶对柴油机高度的要求。
[0004]与湿式油底壳相比,干式油底壳润滑系统需要增加额外的抽油泵和油箱,由于柴油机下端的油底壳只储存少量的机油(或几乎不存有机油),干式油底壳的油盘非常低,柴油机的高度随之降低。其中抽油泵负责将油底壳中的油抽入储油箱,机油泵负责将储油箱中的油抽入柴油机进行润滑。机油泵泵送的机油的流量是变化的,润滑后流入油底壳的机油时多时少,为了保证油底壳无油或少油,抽油泵泵送量按照流入油底壳机油最大流量设计。
[0005]但在润滑后流入油底壳的机油流量处于较低水平时,由于抽油泵的泵送量并无变化,会使抽油泵处于亏油状态,容易造成抽油泵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用柴油机油底壳机油供油系统、柴油机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干式油底壳储油少时造成抽油泵亏油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船用柴油机油底壳机油供油系统,包括:
[0008]油底壳;
[0009]油箱,其安装在柴油机外部,并高于所述油底壳;
[0010]机油泵,通过进油管线与所述油箱连接,并将机油泵送至柴油机各润滑部件;
[0011]抽油泵,和所述机油泵均通过曲轴主齿轮驱动,与所述油底壳连接,并通过回油管线将所述油底壳中机油泵送至所述油箱中,所述抽油泵额定流量大于所述机油泵;
[0012]溢流管线,连接所述油箱和所述油底壳,用于将所述油箱中的多余机油回流至所述油底壳内。
[00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油管线上设有蝶阀。
[00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油箱内设定液位高度与所述溢流管线的进油口持平。
[001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溢流管线从所述油箱底部引出。
[00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预供油泵,与所述油箱连接,并将机油预先泵送至柴油机各润滑部件。
[001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油箱上部设有加油口,所述油箱底部设有排渣口。
[001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油管线、所述回油管线以及所述溢流管线均设置有球阀。
[001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油管线与所述油箱的连接口位于其下部,所述回油管线与所述油箱的连接口位于其上部。
[002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柴油机,使用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油底壳机油供油系统。
[0021]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根据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油底壳机油供油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
[0022]向油箱中加油直至设定液位以上,设定液位以上的多余机油通过溢流管线流至油底壳内,直至油底壳内机油达到设定的液位,之后停止向油箱中加油;
[0023]柴油机运转,驱动机油泵和抽油泵同时运转,机油泵不断将油箱中机油泵送至各润滑部件,抽油泵不断将油底壳中的机油泵送回油箱中,油箱中多余机油通过溢流管线回流至油底壳,保持油底壳液位与油箱液位不变,达到供油系统的平衡。
[0024]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5](1)本专利技术机油泵和抽油泵均安装在柴油机上,均通过柴油机曲轴主齿轮3驱动,同时抽油泵的额定流量大于机油泵,能最大程度保证两泵的同步及泵量差,保证在柴油机额定转速和部分转速全工况范围内抽油泵泵量始终大于机油泵,油箱内多余的机油通过溢流管线回流到油底壳,使整个机油系统平衡。使得油底壳内始终保持一定量的机油,能够减少抽油泵亏油现象的发生。
[0026](2)本专利技术本油底壳通过高置油箱和溢流作用,其机油量要比传统的干式油底壳内的机油量略大,但相对于湿式油底壳仍然是很少。其能满足在船舶横倾、纵倾、横摇、纵摇工况柴油机滑油系统的要求,降低了柴油机的高度,满足了船舱空间的要求,提高了柴油机安装适应性和运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7]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还应当理解,这些附图是为了简化和清楚而示出的,并且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现在将通过使用附图以附加的特征和细节来描述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其中:
[0028]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供油系统结构流程示意图;
[0029]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供油系统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抽油泵;2、机油泵;3、曲轴主齿轮;4、油底壳;5、油箱;6、溢流管线;7、进油管线;8、回油管线;9、蝶阀;10、第一球阀;11、第二球阀;12、第三球阀;13、第四球阀;14、第五球阀;15、液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典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2]实施例1
[003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船用柴油机油底壳机油供油系统,包括:
[0034]油底壳4;
[0035]油箱5,其安装在柴油机外部,并高于油底壳4;
[0036]机油泵2,通过进油管线7与油箱5连接,并将机油泵送至柴油机各润滑部件;
[0037]抽油泵1,和机油泵2均通过曲轴主齿轮3驱动,与油底壳4连接,并通过回油管线8将油底壳4中机油泵送至油箱5中,抽油泵1额定流量大于机油泵2;
[0038]溢流管线6,连接油箱5和油底壳4,用于将油箱5中的多余机油回流至油底壳4内。
[0039]机油泵2安装在柴油机上,齿轮通过柴油机曲轴主齿轮3驱动,将油箱5中的机油泵送到柴油机各润滑部位。
[0040]抽油泵1安装在柴油机上,齿轮通过柴油机曲轴主齿轮3驱动,将润滑完各部件回流到油底壳的机油重新抽回到油箱。
[0041]油底壳4安装在柴油机机体底面,用于收集润滑各部件的机油,并储存设定量的机油。油底壳内始终保持一定量的机油,能够减少抽油泵1亏油现象的发生。
[0042]机油泵2和抽油泵1均安装在柴油机上,均通过柴油机曲轴主齿轮3驱动,同时抽油泵1的额定流量大于机油泵2,能最大程度保证两泵的同步及泵量差,保证在柴油机额定转速和部分转速全工况范围内抽油泵泵量始终大于机油泵,油箱内多余的机油通过溢流管线回流到油底壳,使整个机油系统平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柴油机油底壳机油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底壳;油箱,其安装在柴油机外部,并高于所述油底壳;机油泵,通过进油管线与所述油箱连接,并将机油泵送至柴油机各润滑部件;抽油泵,和所述机油泵均通过曲轴主齿轮驱动,与所述油底壳连接,并通过回油管线将所述油底壳中机油泵送至所述油箱中,所述抽油泵额定流量大于所述机油泵;溢流管线,连接所述油箱和所述油底壳,用于将所述油箱中的多余机油回流至所述油底壳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柴油机油底壳机油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线上设有蝶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柴油机油底壳机油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内设定液位高度与所述溢流管线的进油口持平。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用柴油机油底壳机油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线从所述油箱底部引出。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柴油机油底壳机油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供油泵,与所述油箱连接,并将机油预先泵送至柴油机各润滑部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柴油机油底壳机油供油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胜张翠云周生伟张峰林淑彦房雪梅李兆勇张田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