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指夹式无创血糖仪的主动散热装置,包括,壳体、制冷模组、抽风模组以及控制单元,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所述上部壳体和所述下部壳体中形成容纳有制冷模组、抽风模组和控制单元的空腔;所述抽风模组在所述壳体内部,定位于指夹式无创血糖仪的下方,与指夹式无创血糖仪内部空气流通;所述控制单元位于所述抽风模组的后方,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中央控制模块、温度采集模块、风扇控制模块、制冷片控制模块;所述制冷模组位于所述控制单元的上方,与指夹式无创血糖仪空气流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动散热装置可以有效为指夹式无创血糖仪提供散热作用。以有效为指夹式无创血糖仪提供散热作用。以有效为指夹式无创血糖仪提供散热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指夹式无创血糖仪的主动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主动散热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指夹式无创血糖仪的快速、高效率的主动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被公认是继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的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其中离不开的是自我监测血糖,这是其他治疗手段的重要依据。
[0003]监测血糖可以采用有创检测和无创检测两种,对于糖尿病人来说,由于需要长期、定期监测血糖,如果采用有创检测的方式进行血糖检测,则会使得患者遭受许多的痛苦。
[0004]指夹式无创血糖仪,取代生化血糖测量法和微创血糖检测法,并且提高了无创测血糖的准确性。通过夹手指头方式,利用光学检测原理来测试血氧,导热棒组件测试血流速,辐射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测量人体温湿度状况,汇总出血糖值。实现了无痛多次测量、实时监控血糖效果。
[0005]CN102293654B公开了一种基于代谢热
‑
光学方法的无创血糖检测仪,基于代谢热整合法的无创血糖仪,需要测量人体的血氧,血流速,人体温湿度状况等,其中,血流速测量采用了远近端热敏电阻测量的方式,消除了人体手指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从而使整体血糖的测量精度得到提高。因此,无创血糖仪导热棒组件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每次测试前需要无创血糖仪导热棒的温度与室温一致。目前在测试血糖后采用的是自然静置接触散热片的方法进行被动散热,如中国专利CN102551733B所公开的那样。
[0006]由于无创血糖仪导热棒组件区域空间较小,空气流动较少较慢,导致整个散热系统的散热所需时间较长,一般在10分钟以上,不能满足使用者快速进行下一次测试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指夹式无创血糖仪的主动散热装置,以解决目前在测试血糖后不能主动散热导致的散热效率不高,不能满足快速进行下一次测试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指夹式无创血糖仪的主动散热装置,包括,壳体、制冷模组、抽风模组以及控制单元,其中,
[0009]所述壳体包括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所述上部壳体和所述下部壳体中形成容纳有制冷模组、抽风模组和控制单元的空腔;
[0010]所述抽风模组在所述壳体内部,定位于指夹式无创血糖仪的下方,与指夹式无创血糖仪内部空气流通,所述抽风模组,包括,抽风风扇;
[0011]所述控制单元位于所述抽风模组的后方,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包括中央控制模块、温度采集模块,风扇控制模块、制冷片控制模块;
[0012]所述制冷模组位于所述控制单元的上方,与指夹式无创血糖仪空气流通。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壳体上形成有容纳指夹式无创血糖仪的凹部,还设置有热端进气孔、冷端进气孔、热端出风口和冷端出风口。
[0014]进一步地,所述抽风模组,还包括,抽风密封壳体、抽风密封泡棉、密封硅胶垫,其中,
[0015]所述密封硅胶垫与所述抽风密封壳体紧配组装;
[0016]所述抽风风扇位于所述抽风密封壳体的下方;
[0017]所述抽风风扇和所述抽风密封壳体之间通过粘贴的所述抽风密封泡棉的密封连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制冷模组,包括,散热部分和制冷部分以及制冷密封壳体,所述制冷部分与指夹式无创血糖仪内部空气流通。
[0019]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部分,包括,散热风扇、导热硅脂、热端散热片,所述制冷部分,包括,具有制冷面和散热面的制冷片、冷端散热片、导热硅脂,其中,
[0020]所述制冷片设置在所述制冷密封壳体中间位置;
[0021]所述制冷片的散热面通过所述导热硅脂与所述热端散热片粘连连接;
[0022]所述散热风扇固定在所述热端散热片上;
[0023]所述制冷片的制冷面通过所述导热硅脂与所述冷端散热片粘连连接。
[0024]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片为半导体制冷片。
[0025]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片、所述热端散热片、所述冷端散热片、所述导热硅脂与所述制冷密封壳体之间的间隙通过制冷密封泡棉进行填充。
[0026]更进一步地,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包括常温FPCB和制冷FPCB,通过集成的热敏电阻分别采集常温环境和冷端散热片的温度;
[0027]所述风扇控制模块,用于对抽风风扇和散热风扇的开启和关闭进行控制;
[0028]所述制冷片模块,用于对制冷片的制冷进行控制;
[0029]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温度采集模块采集的环境温度和冷端散热片的温度,计算抽风风扇、散热风扇和制冷片的开启时间,将控制信号传送给风扇控制模块和制冷片控制模块,控制抽风风扇、制冷风扇和制冷片的开启和关闭。
[0030]本技术的用于指夹式无创血糖仪的主动散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1](1)本技术通过结构分隔的方式在整个散热装置和无创血糖仪产品内部分隔出了制冷风道,整个制冷风道处于密封环境;
[0032](2)通过抽风风扇,使得在散热装置和无创血糖仪中产生气压的差异,将环境中的空气通过冷端散热片处进行制冷降温,再通过无创血糖仪夹手指的区域进入无创血糖仪导热棒组件区域,使导热棒组件达到了快速散热的效果;
[0033](3)整个主动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会比自然静置和风扇吹气的散热效率更高。
[0034]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
附图说明
[003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与本实
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6]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用于指夹式无创血糖仪的主动散热装置示意图,其上安装有指夹式无创血糖仪;
[0037]图2(a)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指夹式无创血糖仪的主动散热装置剖视图;
[0038]图2(b)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指夹式无创血糖仪的主动散热装置的另一剖视图;
[0039]图2(c)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指夹式无创血糖仪的主动散热装置又一剖视图;
[0040]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用于指夹式无创血糖仪的主动散热装置风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技术。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42]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指夹式无创血糖仪的主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制冷模组、抽风模组以及控制单元,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所述上部壳体和所述下部壳体中形成容纳有制冷模组、抽风模组和控制单元的空腔;所述抽风模组在所述壳体内部,定位于指夹式无创血糖仪的下方,与指夹式无创血糖仪内部空气流通,所述抽风模组,包括,抽风风扇;所述控制单元位于所述抽风模组的后方,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中央控制模块、温度采集模块、风扇控制模块、制冷片控制模块;所述制冷模组位于所述控制单元的上方,与指夹式无创血糖仪空气流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指夹式无创血糖仪的主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壳体上形成有容纳指夹式无创血糖仪的凹部,还设置有热端进气孔、冷端进气孔、热端出风口和冷端出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指夹式无创血糖仪的主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模组,还包括,抽风密封壳体、抽风密封泡棉、密封硅胶垫,其中,所述密封硅胶垫与所述抽风密封壳体紧配组装;所述抽风风扇位于所述抽风密封壳体的下方;所述抽风风扇和所述抽风密封壳体之间通过粘贴的所述抽风密封泡棉的密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指夹式无创血糖仪的主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模组,包括,散热部分和制冷部分以及制冷密封壳体,所述制冷部分与指夹式无创血糖仪内部空气流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占潇,唐飞,邱赞,江俊儒,
申请(专利权)人:博邦芳舟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