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燃气热水器用防火墙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6291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加工燃气热水器用防火墙的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底座以用于定位待压装的防火墙,以及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底座上方的压装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将待压装的防火墙转换压装位的转换机构,包括有分别设置在底座两端的第一悬吊架、第二悬吊架、绕置在第一悬吊架和第二悬吊架上的传送带组以及驱动待压装的防火墙沿着传送带组限定的转换路径移动的驱动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利用转换机构的第一悬吊架、第二悬吊架以将待压装的防火墙悬吊起来,缩短其在底座上的待压装部分,再通过传送带组及驱动源的传动设置使得整体长度较长的待压装的防火墙的待压装部分能分段地自动进行压装。地自动进行压装。地自动进行压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加工燃气热水器用防火墙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防火墙的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热水器上用防火墙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燃气热水器在工作时,燃气燃烧在燃烧室中形成高温火焰,高温火焰产生高温烟气对热交换器中的水进行加热。当燃烧室或者热交换器出现损伤时,高温火焰就会从损伤部位溢出,把热水器内部引燃,严重时,还会燃烧到热水器机壳外部,引起更大的火灾。因此,燃气热水器需要设置有防燃烧室损伤保护的装置,尤其是风机在热水器下部的强鼓型热水器,必须安装防燃烧室和热交换器损伤保护装置。为此,现有专利中如ZL202121253989.9(授权公告号为CN215002307U)的中国专利《壁面防火墙》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燃气热水器的防火墙,该防火墙依次设置有第一基层、布置在所述第一基层表面的导电层、覆盖所述导电层并与所述第一基层粘接的第二基层;该导电层包括用热敏电阻印刷的蛇形导电电路,使用时,将其围绕燃烧室和热交换器一周安装,就可以实现对燃烧室和热交换器的360度损伤监控,配合额外的电信号处理系统,可以根据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化情况对热水器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对燃烧室、热交换器起到全方位的保护,具有良好的适配性。
[0003]但由于该防火墙需要围绕燃烧室和热交换器一周安装,为此其长度较长,在相关设备压装第一基层、第二基层及设置在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之间的导电层时,一般需要分步进行压装,即加工人员在压装完一部分防火墙时要手动将另一部分待压装的防火墙转换,再进行下一步的压装,存在压装不便的问题,为此需要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便于压装的用于加工燃气热水器用防火墙的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加工燃气热水器用防火墙的装置,包括:
[0006]机架;
[0007]底座,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定位待压装的防火墙;以及
[0008]压装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用于压紧待压装的防火墙;
[000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0010]转换机构,用于将待压装的防火墙转换压装位,包括有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两端的第一悬吊架、第二悬吊架、绕置在第一悬吊架和第二悬吊架上的传送带组以及驱动待压装的防火墙沿着所述传送带组限定的转换路径移动的驱动源,待压装的防火墙固定在所述传送带组上,以对待压装的防火墙分段式的进行压装。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悬吊架和第二悬吊架均呈“工”字型,包括上横梁、下横梁以及
连接上横梁和下横梁并竖向设置的连接梁,所述上横梁、下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传动轮,而所述传送带组中的各个传送带对应绕置在各自对应的传动轮上,所述驱动源的动力输出轴与其中一个传动轮相连。通过驱动源的动力输出端与其中一个传动轮相连,使得绕置在第一悬吊架和第二悬吊架上的各个传动带能相互协作配合而限定出待压装的防火墙的转换路径,而该待压装的防火墙的长度一般设置成如下:其包含有两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并分别由下述的夹持单元夹持,当待压装的防火墙的第一端部被悬挂至第一悬吊架时,其第二端部位于底座上,整体待压装的防火墙呈“L”形设置,待压装组件对第二端部进行压装后,转换机构自动切换,待压装的防火墙从第一悬吊架垂直下移至底座所在的水平方向至第二悬吊架垂直上移,最终实现待压装的防火墙的第二端部悬置于第二悬吊架,而位于底座的部分为待加工的第一端部,待压装组件对该第一端部进行压装,整体待压装的防火墙就加工完毕,不需要人工对待压装的防火墙进行转换。
[0012]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组限定的转换路径为由所述第一悬吊架经所述底座至所述第二悬吊架的“U”字型;或者所述传送带组限定的转换路径由所述第二悬吊架经所述底座至所述第一悬吊架的“U”字型。
[0013]为了能实现传送带组限定的转换路径,能将待压装的防火墙从第一悬吊架转换至第二悬吊架,或是,从第二悬吊架转换至第一悬吊架,从具体的结构实现形式来看,优选地,所述第一悬吊架的上横梁两端的传动轮分别为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悬吊架的下横梁两端的传动轮分别为第三传动轮和第四传动轮,所述第二悬吊架的上横梁两端的传动轮分别为第五传动轮和第六传动轮,所述第二悬吊架的下横梁两端的传动轮分别为第七传动轮和第八传动轮;
[0014]对应地,传送带组分别为绕置在第一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轮上的第一传送带、绕置在第二传动轮和第四传动轮上的第二传送带,绕置在第三传动轮和第七传动轮上的第三传送带、绕置在第四传动轮和第八传动轮上的第四传送带、绕置在第七传动轮和第五传动轮上的第五传送带以及绕置在第八传动轮和第六传动轮上的第六传送带,所述驱动源的动力输出轴与第三传动轮相连。
[0015]为了实现待压装的防火墙被悬置时能形成类似的“L”形,以将其长度折弯成两段,优选地,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五传送带和第六传送带呈竖向设置,而所述第三传送带、第四传送带均为沿着底座的水平方向设置。
[0016]为了实现待压装的防火墙能随着传送带组限定的转换路径移动,需要将其通过某种固定的方式连接至传送带组上,从实现简单角度考虑,优选地,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五传送带以及第六传送带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夹持住待压装的防火墙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夹持单元。该夹持单元需要与传送带固定设置。
[0017]为了方便将待压装的防火墙夹持,可以采用现有的夹子结构,也可以从结构简单的角度考虑,优选地采用如下结构,所述夹持单元包括有下夹板、上夹板、将下夹板和上夹板连接以保持有夹持空间的连接件,并在所述连接件上套设有能将上夹板始终保持紧顶在下夹板上的弹性件,而所述下夹板上设置有将其连接至自身对应的传送带上的连接部,并在所述上夹板上设置有能供外力施加其上以将上夹板相对下夹板打开的作用部。
[0018]为了方便设置驱动源、第一悬吊架和第二悬吊架,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有用于支承所述待压装的防火墙的上底座以及位于上底座之下的下底座,所述下底座的长度和宽度
均大于上底座,所述驱动源固定在所述下底座上,而所述第一悬吊架和第二悬吊架也设置在所述下底座上。
[0019]为了方便加工人员在进行压装前能方便将待压装的防火墙夹持住,优选地,所述下底座能相对所述机架滑移设置,其中,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供下底座滑移的导轨。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利用转换机构的第一悬吊架、第二悬吊架以将待压装的防火墙悬吊起来,缩短其在底座上的待压装部分,再通过传送带组及驱动源的传动设置,使得整体长度较长的待压装的防火墙的待压装部分能分段地自动进行压装,有效提高压装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待压装的防火墙悬吊在第一悬吊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待压装的防火墙悬吊在第二悬吊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转换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工燃气热水器用防火墙的装置,包括:机架(1);底座(2),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用于定位待压装的防火墙(3);以及压装组件(4),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并位于所述底座(2)上方,用于压紧待压装的防火墙(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转换机构(5),用于将待压装的防火墙(3)转换压装位,包括有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2)两端的第一悬吊架(51)、第二悬吊架(52)、绕置在第一悬吊架(51)和第二悬吊架(52)上的传送带组以及驱动待压装的防火墙(3)沿着所述传送带组限定的转换路径移动的驱动源(54),待压装的防火墙(3)固定在所述传送带组上,以对待压装的防火墙(3)分段式的进行压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燃气热水器用防火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吊架(51)和第二悬吊架(52)均呈“工”字型,包括上横梁(511)、下横梁(512)以及连接上横梁(511)和下横梁(512)并竖向设置的连接梁(513),所述上横梁(511)、下横梁(5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传动轮,而所述传送带组中的各个传送带对应绕置在各自对应的传动轮上,所述驱动源(54)的动力输出轴与其中一个传动轮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加工燃气热水器用防火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组限定的转换路径为由所述第一悬吊架(51)经所述底座(2)至所述第二悬吊架(52)的“U”字型;或者所述传送带组限定的转换路径是由所述第二悬吊架(52)经所述底座(2)至所述第一悬吊架(51)的“U”字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加工燃气热水器用防火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吊架(51)的上横梁(511)两端的传动轮分别为第一传动轮(6)和第二传动轮(7),所述第一悬吊架(51)的下横梁(512)两端的传动轮分别为第三传动轮(8)和第四传动轮(9),所述第二悬吊架(52)的上横梁(511)两端的传动轮分别为第五传动轮(10)和第六传动轮(11),所述第二悬吊架(52)的下横梁(512)两端的传动轮分别为第七传动轮(12)和第八传动轮(13);对应地,传送带组分别为绕置在第一传动轮(6)和第三传动轮(8)上的第一传送带(531)、绕置在第二传动轮(7)和第四传动轮(9)上的第二传送带(532),绕置在第三传动轮(8)和第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炜炜徐宾王礼友贺小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华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