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传输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105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容连接型电力传输电路,能够抑制由静电电容变动导致的接收侧的电压变动,防止对显示面板内的负载电流变动的影响。该电容连接型电力传输电路由分别形成在发送基板侧(100)和显示面板(200)的基板上的静电耦合用电极(3A、3B和13A、13B)夹着显示面板的绝缘基板(201)来构成静电电容,通过其电容来构成非接触传输路径,用由二极管构成的整流电路(11)来对在显示面板侧的电极获得的交流电压信号进行整流。进一步通过由分路调整器构成的稳压电路(12)对显示面板(200)内的负载变动维持稳定的电压,其中,该分路调整器由电阻和串联连接多个二极管而形成的二极管阵列所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非接触方式从 一 块基板向另 一 块基板传输电力的电力传输电路,尤其涉及有效适用于以非接触方式向液晶显示面板等平板型显示面板电传输电力的电路。背景技,卩、 —,,^ 、、、.。、、、、为代表的平板型显示面板传输电力,则能够期待削减安装在显示面板上的布线材料等部件、降低显示面板安装的成本、以及简化制造工序。另外,还有利于显示面板应用范围的扩大。例如,在由以薄膜晶体管(TFT)构成的有源矩阵型显示面板所构成的显示装置中,使用挠性印制线(电)缆等布线部件来从安装有显示控制电路的电路基板向显示面板提供电力。对此,作为通过非接触传输路径而从外部系统接收电力、并对显示电路和液晶面4反等显示器件进行电力供给的现有技术,具有专利文献l。专利文献l作为通过其非接触传输路径的电力供给而公开了利用静电感应(静电耦合)方式、电》兹感应和电》兹波的方式。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 - 30121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使用电磁波、电磁感应来作为非接触传输路径时,需要使用高频的载波。为此,显示面板一侧的整流元件被要求具有较高的性能(响应速度),难以用显示面板上的TFT来实现。另外,电磁感应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力传输电路,以非接触方式从发送基板侧向接收基板侧传输电力,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送基板具有第一绝缘基板,在该第一绝缘基板上具有交流电力信号发生电路和与该交流电力信号发生电路的输出相连接的发送侧静电耦合用电极, 上述接收基板具 有第二绝缘基板,在该第二绝缘基板上具有接收侧静电耦合用电极、整流电路、稳压电路以及负载, 上述发送侧静电耦合用电极和上述接收侧静电耦合用电极构成一对非接触传输路径,该一对非接触传输路径由隔着绝缘层而彼此层叠配置的一对静电电容构成,   用上述整流电路对通过上述静电电容而输入的交流电力进行整流,并通过上述稳压电路将其提供给上述负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田太景山宽武井健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