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水的脱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5812 阅读:4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钢水的脱氧方法,钢水在RH装置进行了脱碳和脱气处理后,采用三步法进行脱氧处理,先加入低碳硅铁进行脱氧,保证硅含量不超过所炼钢种的成份要求,然后再加入铝进行脱氧,保证钢水中氧含量不大于0.0020%,最后加入钛铁进行终脱氧。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在RH装置处理的超低碳汽车板钢采用这种新的脱氧方法,可以减少AL2O3夹杂的产生,夹杂主要以TiO2包覆AL2O3的细小夹杂为主,夹杂物尺寸小于10微米,改善汽车板钢的表面质量,降低头坯夹杂废品率。另外冷轧汽车板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后延伸率等性能均有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黑色冶金
,涉及一种炉外精炼生产工艺,特别是涉及真空(RH)炉处理超低碳钢的脱氧工艺。
技术介绍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超低碳汽车板钢、超低碳冷轧硅钢和 家用电器面板用钢等一系列深冲及超深冲钢种的开发,对钢板表面质 量及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控制钢水 中氧化物含量是保证冷轧板巻产品质量的关键。超低碳汽车板钢转炉沸腾出钢后,在RH装置进行必要的脱碳和 脱气处理后采用铝线段作为脱氧剂对钢水进行终脱氧使钢水镇静,然 后再进行其它成分的调整。此工艺的缺点是铝脱氧生成的A1203夹杂 在真空循环过程中不易去除,导致钢中残留部分A1203夹杂,最终在 冷轧板表面形成夹杂缺陷,导致冷轧夹杂废品率较大,最严重时夹杂 废品率近0.7%。为了控制A1203生成量,曾尝试采取以下两个措施 一是降低RH装置的脱碳后自由氧含量, 一般脱碳后自由氧含量在 0.02%以上时才能保证较好脱碳效果,所以加入的脱氧铝在60kg以 上,产生的A1203较多,因此该措施的实施受到一定的限制;二是增 加铝终脱氧后的净循环时间,但不利影响是增加了 RH装置的处理周 期,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水的脱氧方法,其特征在于,钢水在RH装置进行了脱碳和脱气处理后,采用三步法进行脱氧处理,先加入低碳硅铁进行脱氧,保证硅含量不超过所炼钢种的成份要求,然后再加入铝进行脱氧,使钢水中氧含量0.0020%以下,最后加入钛铁进行终脱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复平温铁光孙群袁皓王向辉孙涛傅钢李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