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饲管定位器,具体涉及鼻饲管定位领域,包括粘合于患者鼻部的主固定贴、鼻梁固定贴与粘剂去除机构,其中主固定贴远离鼻梁固定贴的一面设有第一粘合层,主固定贴与鼻梁固定贴、粘剂去除机构相互贴合,鼻梁固定贴的底部安装有鼻饲管定位机构,鼻饲管定位机构通过粘合结构固定鼻饲管,主固定贴靠近鼻梁固定贴的一面为第一防粘层,鼻梁固定贴靠近主固定贴的一面设有第二粘合层。通过将用于连接鼻饲管的鼻梁固定贴和主固定贴作为分体式结构,使得鼻饲管脱离患者鼻部时,一来不会有较大的痛楚,二来不会立刻造成二次损伤,适合身体较为虚弱或者鼻部本身就存在损伤的患者使用。的患者使用。的患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饲管定位器
[0001]本技术涉及鼻饲管定位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鼻饲管定位器。
技术介绍
[0002]鼻饲管用于帮助不能自主吞咽的患者提供水和食物,通过手动加压推杆活塞往患者胃中打水和食物。
[0003]公开号为CN204293530U的一种鼻饲管固定装置,通过鼻贴与固定带为一体结构,贴于鼻子上之后,实现鼻饲管固定牢固性高,不容易脱落的效果;
[0004]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患者鼻饲完成后,需要将鼻饲管或鼻贴取下,这种鼻贴与固定带的一体结构,因涂胶贴片的存在,在撕拉的过程中会对患者的鼻部造成损伤与痛楚,使得本身就身体虚弱的患者,又造成二次损伤,因此不利于身体较为虚弱或者鼻部本身就存在损伤的患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鼻饲管定位器,通过将用于连接鼻饲管的鼻梁固定贴和主固定贴作为分体式结构,使得鼻饲管脱离患者鼻部时,一来不会有较大的痛楚,二来不会立刻造成二次损伤,适合身体较为虚弱或者鼻部本身就存在损伤的患者使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鼻饲管定位器,包括粘合于患者鼻部的主固定贴、鼻梁固定贴与粘剂去除机构,其中所述主固定贴远离鼻梁固定贴的一面设有第一粘合层,所述主固定贴与鼻梁固定贴、粘剂去除机构相互贴合,所述鼻梁固定贴的底部安装有鼻饲管定位机构,所述鼻饲管定位机构通过粘合结构固定鼻饲管;
[0007]所述主固定贴靠近鼻梁固定贴的一面为第一防粘层,所述鼻梁固定贴靠近主固定贴的一面设有第二粘合层,所述鼻梁固定贴通过第二粘合层粘合在第一防粘层的表面;
[0008]一个所述鼻梁固定贴和两个粘剂去除机构组合后的形状与主固定贴保持一致;
[0009]所述主固定贴的表面呈辐射状开设有多个贯穿的小孔。
[00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固定贴与粘剂去除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粘层的形状与鼻梁固定贴的形状保持一致。
[00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粘剂去除机构包括鼻翼揉捏袋,所述鼻翼揉捏袋呈囊状结构构成,所述鼻翼揉捏袋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注液的第一进出液口,所述鼻翼揉捏袋靠近主固定贴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用于漏出液体润滑第一粘合层的第二进出液口,所述鼻翼揉捏袋的内腔存储有吸水海绵。
[00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鼻饲管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定位贴存放槽,所述定位贴存放槽开设在鼻梁固定贴的表面,所述定位贴存放槽的底部边缘处固定安装有鼻饲管定位贴,所述定位贴存放槽与鼻饲管定位贴之间开设有用于折叠鼻饲管定位贴的折痕槽;
[0013]所述粘合结构为魔术贴结构,所述魔术贴结构包括魔术贴正面与魔术贴反面,在所述定位贴存放槽的表面设置魔术贴正面,在所述鼻饲管定位贴的表面设置魔术贴反面。
[0014]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贴存放槽的表面呈等距依次安装有多个半圆卡槽,所述鼻饲管定位贴的表面呈等距依次安装有多个半圆卡块,多个所述半圆卡槽之间的间距与多个所述半圆卡块之间的间距保持一致。
[001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鼻饲管定位贴的底部开设有鼻饲管定位孔与条型槽,所述条型槽与鼻饲管定位孔相连通,在所述鼻饲管定位贴远离半圆卡块的一面设置为魔术贴正面。
[001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鼻饲管定位贴的魔术贴正面粘合有贴片,所述贴片的其中一面设置为魔术贴反面。
[0017]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8]1、通过将用于连接鼻饲管的鼻梁固定贴和主固定贴作为分体式结构,使得鼻饲管脱离患者鼻部时,一来不会有较大的痛楚,二来不会立刻造成二次损伤,适合身体较为虚弱或者鼻部本身就存在损伤的患者使用;
[0019]2、通过在主固定贴上设置小孔,小孔可以利于液体接触到皮肤表面,使得主固定贴脱离皮肤更加容易,降低患者撕除主固定贴的痛楚。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图3的A部结构放大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主固定贴与鼻梁固定贴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吸水海绵的结构方案图。
[0026]附图标记为:1、主固定贴;2、鼻梁固定贴;3、粘剂去除机构;31、鼻翼揉捏袋;32、第一进出液口;33、第二进出液口;34、吸水海绵;4、鼻饲管定位机构;41、定位贴存放槽;42、鼻饲管定位贴;43、折痕槽;44、半圆卡槽;45、半圆卡块;46、鼻饲管定位孔;47、条型槽;48、贴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一种鼻饲管定位器,包括粘合于患者鼻部的主固定贴1、鼻梁固定贴2与粘剂去除机构3,其中主固定贴1远离鼻梁固定贴2的一面设有第一粘合层,主固定贴1与鼻梁固定贴2、粘剂去除机构3相互贴合,鼻梁固定贴2的底部安装有鼻饲管定位机构4,鼻饲管定位机构4通过粘合结构固定鼻饲管;
[0029]在主固定贴1靠近鼻梁固定贴2的一面为第一防粘层,其中第一防粘层可以采用
PET离型纸制成,鼻梁固定贴2靠近主固定贴1的一面设有第二粘合层,鼻梁固定贴2通过第二粘合层粘合在第一防粘层的表面;一个鼻梁固定贴2和两个粘剂去除机构3组合后的形状与主固定贴1保持一致;主固定贴1的表面呈辐射状开设有多个贯穿的小孔,主固定贴1与粘剂去除机构3固定连接,第一防粘层的形状与鼻梁固定贴2的形状保持一致。
[0030]需要说明的是,首先在主固定贴1表面开设的多个贯穿的小孔,其目的有三个个,第一个目的在于,主固定贴1本体是贴合在患者鼻部用于固定整体,当鼻梁固定贴2贴合在主固定贴1表面时,由于主固定贴1具有第一防粘层,因此粘合度较低,容易导致鼻梁固定贴2受到外力,直接从主固定贴1上滑落,鼻梁固定贴2贴合在主固定贴1上时,透过小孔贴合在患者的鼻部皮肤上,增加鼻梁固定贴2的防脱落效果,另外还有一种方案可以改善鼻梁固定贴2的防脱落效果,就是通过改变主固定贴1的PET离型纸的表面光滑度,当其表面较为毛躁时,PET离型纸则会较难脱离鼻梁固定贴2;
[0031]第二个目的在于,由于鼻饲管定位机构4是用于固定鼻饲管,因此在鼻饲完成后,可以先撕除鼻梁固定贴2,使得鼻梁固定贴2伴随鼻饲管脱离患者的鼻部,在患者恢复一段时间之后,再将主固定贴1撕除,改善患者因身体虚弱,造成的鼻部的二次损伤与痛楚,此时在主固定贴1保留在患者鼻部的过程中,小孔对患者鼻部还具有透气的作用;
[00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饲管定位器,包括粘合于患者鼻部的主固定贴(1)、鼻梁固定贴(2)与粘剂去除机构(3),其中所述主固定贴(1)远离鼻梁固定贴(2)的一面设有第一粘合层,所述主固定贴(1)与鼻梁固定贴(2)、粘剂去除机构(3)相互贴合,所述鼻梁固定贴(2)的底部安装有鼻饲管定位机构(4),所述鼻饲管定位机构(4)通过粘合结构固定鼻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固定贴(1)靠近鼻梁固定贴(2)的一面为第一防粘层,所述鼻梁固定贴(2)靠近主固定贴(1)的一面设有第二粘合层,所述鼻梁固定贴(2)通过第二粘合层粘合在第一防粘层的表面;一个所述鼻梁固定贴(2)和两个粘剂去除机构(3)组合后的形状与主固定贴(1)保持一致;所述主固定贴(1)的表面呈辐射状开设有多个贯穿的小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饲管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固定贴(1)与粘剂去除机构(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粘层的形状与鼻梁固定贴(2)的形状保持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鼻饲管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剂去除机构(3)包括鼻翼揉捏袋(31),所述鼻翼揉捏袋(31)呈囊状结构构成,所述鼻翼揉捏袋(31)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注液的第一进出液口(32),所述鼻翼揉捏袋(31)靠近主固定贴(1)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用于漏出液体润滑第一粘合层的第二进出液口(33),所述鼻翼揉捏袋(31)的内腔存储有吸水海绵(34)。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蕾,梁晟,
申请(专利权)人:陈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