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坯布浆面工艺的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5314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坯布浆面工艺的生产装置,包括搅拌桶、与搅拌桶相连通的浸泡池、设于搅拌桶和浸泡池之间的水泵、设于浸泡池横向一侧的输入辊、设于输入辊横向一侧的清洗装置、用于对坯布输送的输送辊、烘干装置以及输出辊,其中驱动装置带动转轴旋转,转轴旋转带动底部的搅拌杆旋转,搅拌杆旋转带动底部的横杆旋转,横杆底部具有多个第一刮板,多个第一刮板与内桶贴合长度和为内桶半径长度,搅拌杆再旋转过程中可对内桶底面黏附的物料进行刮除,刮除后的物料向上悬浮,再通过搅拌杆旋转进行充分搅拌,解决了传统的搅拌桶柔软剂和玉米粉倒入搅拌桶时,部分物料沾水容易黏在桶底的问题。物料沾水容易黏在桶底的问题。物料沾水容易黏在桶底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坯布浆面工艺的生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
,尤其涉及一种坯布浆面工艺的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坯布制备流程为备纱

织布

落布

配布

理布

剖幅

染色

浸泡

脱水

清洗

烘干

成品定型

成品检验

包装,浸泡过程中采用搅拌桶通常搅拌不充分;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9076498U,公开了一种染料搅拌桶,包括搅拌筒、转动连接在搅拌筒内的主轴、平行设置在主轴一侧的副轴、驱动副轴与主轴反向转动的驱动机构,以及与主轴、副轴同轴固定的翻板,公开了现有一般结构的搅拌桶,传统的搅拌桶柔软剂和玉米粉倒入搅拌桶时,部分物料沾水容易黏在桶底,无法通过搅拌杆充分搅拌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坯布浆面工艺的生产装置,其解决了传统的搅拌桶柔软剂和玉米粉倒入搅拌桶时,部分物料沾水容易黏在桶底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坯布浆面工艺的生产装置,包括搅拌桶、与搅拌桶相连通的浸泡池、设于搅拌桶和浸泡池之间的水泵、设于浸泡池横向一侧的输入辊、设于输入辊横向一侧的清洗装置、用于对坯布输送的输送辊、烘干装置以及输出辊;所述搅拌桶包括内桶、间隔设于内桶外侧的连接筒、间隔设于连接筒外侧的隔热层、设于隔热层顶面的铁板、设于铁板横向两侧的支撑架、可转动地设于支撑架中部的转轴、设于支撑架上且拥有驱动转轴旋转的驱动装置、设于转轴底部的搅拌杆以及与内桶内壁贴合的第一刮板,所述搅拌杆底部设有横杆,所述横杆底部延伸设有多个间隔的凸块,所述第一刮板可转动地设于凸块之间,所述第一刮板横向两侧旋合设有紧固件,所述内桶横向一侧和底面设有出料管,其中一个所述出料管与水泵相连通。
[0006]进一步的,所述内桶顶面可转动连接设有盖板,所述盖板顶面连通设有进料管。
[0007]进一步的,所述内桶和连接筒之间设有加热管,所述连接筒横向一侧设有温度计。
[0008]进一步的,所述凸块上延伸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形状为倒“L”字形,所述安装支架相对凸块一侧旋合设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底面固设有圆筒,所述圆筒和第一刮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螺纹柱底部设有第一螺母,螺纹柱顶部旋合设有第二螺母。
[0009]进一步的,所述内桶表面喷涂设有特氟龙涂层,所述隔热层表面喷涂设有防腐漆。
[0010]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形状为“山”字形,所述搅拌杆横向一侧设有第二刮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靠近第二刮板位置固设有两根间隔设置的第一加强杆,所述横杆顶部固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加强杆,所述第二加强杆顶面固设有第三加强杆,所述第三加强杆与搅拌杆固定连接。
[0012]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坯布浆面工艺的生产装置,通过搅拌桶的设置,其中驱动装置带动转轴旋转,转轴旋转带动底部的搅拌杆旋转,搅拌杆旋转带动底部的横杆旋转,横杆底部具有多个第一
刮板,多个第一刮板与内桶贴合长度和为内桶半径长度,搅拌杆再旋转过程中可对内桶底面黏附的物料进行刮除,刮除后的物料向上悬浮,再通过搅拌杆旋转进行充分搅拌,避免了传统的搅拌桶柔软剂和玉米粉倒入搅拌桶时,部分物料沾水容易黏在桶底的缺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搅拌桶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搅拌桶结构俯视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搅拌桶c

c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的搅拌杆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的搅拌杆结构正视示意图;
[0020]图7是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8是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3]参考图1至图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坯布浆面工艺的生产装置,包括搅拌桶1、与搅拌桶相连通的浸泡池2、设于搅拌桶和浸泡池之间的水泵3、设于浸泡池横向一侧的输入辊4、设于输入辊横向一侧的清洗装置14、用于对坯布输送的输送辊15、烘干装置5以及输出辊6,生产装置的设置,其中先将清水柔软剂和玉米粉倒入搅拌桶进行搅拌,然就通过水泵输出到浸泡池,浸泡池内浸泡坯布进行上浆,完成后坯布通过输入辊挤压,输入到清洗装置清洗退浆,然后再通过输送装置挤压输送到烘干装置内,从而完成定型浆面效果生产;出料管可以通过水管与水泵相连通,水泵可以通过水管与搅拌桶相连通。所述出料管穿过连接筒和隔热层;驱动装置优选地为电机,电机和水泵为现有常规技术,在此不予赘述;烘干装置可以参考本人申请中国专利号:CN217275387U一种提升染色的烘干装置专利,也可以替换为其它现有烘干装置;清洗装置可以参考本人申请中国专利号:CN217733498U一种印染加工前布料清洗装置,也可以替换为其它现有装置,其均为现有常规技术,在此不予赘述;具体的上浆工艺为通过织造加工为单面卷边类坯布,织造工艺参数:原料JC32S棉纱,线长16cm/50N,通过30/28G单面机后;再经过染色烘干后进行定型浆面效果生产,工艺参数:定型温度160℃、定型车速35码、玉米粉高温溶解2~2.5g/L、清水柔软剂R3109采用容量1.5~2g/L,使用时输送辊压力3.3KG,带液率63

68%,烘干装置160℃烘干。
[0024]所述搅拌桶包括内桶101、间隔设于内桶外侧的连接筒102、间隔设于连接筒外侧的隔热层103、设于隔热层顶面的铁板104、设于铁板横向两侧的支撑架105、可转动地设于支撑架中部的转轴106、设于支撑架上且拥有驱动转轴旋转的驱动装置107、设于转轴底部的搅拌杆108以及与内桶内壁贴合的第一刮板109,所述搅拌杆底部设有横杆110,所述横杆底部延伸设有多个间隔的凸块111,所述第一刮板可转动地设于凸块之间,所述第一刮板横向两侧旋合设有紧固件112,所述内桶横向一侧和底面设有出料管113,其中一个所述出料管与水泵相连通;紧固件优选地为螺母,需要调整第一刮板与内桶底面的贴合角度时,先拧松紧固件,再旋转第一刮板与内桶底面贴合,再拧紧紧固件对第一刮板进行固定。
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坯布浆面工艺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桶、与搅拌桶相连通的浸泡池、设于搅拌桶和浸泡池之间的水泵、设于浸泡池横向一侧的输入辊、设于输入辊横向一侧的清洗装置、用于对坯布输送的输送辊、烘干装置以及输出辊;所述搅拌桶包括内桶、间隔设于内桶外侧的连接筒、间隔设于连接筒外侧的隔热层、设于隔热层顶面的铁板、设于铁板横向两侧的支撑架、可转动地设于支撑架中部的转轴、设于支撑架上且拥有驱动转轴旋转的驱动装置、设于转轴底部的搅拌杆以及与内桶内壁贴合的第一刮板,所述搅拌杆底部设有横杆,所述横杆底部延伸设有多个间隔的凸块,所述第一刮板可转动地设于凸块之间,所述第一刮板横向两侧旋合设有紧固件,所述内桶横向一侧和底面设有出料管,其中一个所述出料管与水泵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坯布浆面工艺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顶面可转动连接设有盖板,所述盖板顶面连通设有进料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坯布浆面工艺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海廖盛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南平新南针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