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盐碱染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5725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染色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盐碱染色装置,包括染料箱体,所述染料箱体为四方体结构,所述染料箱体上表面上设置有一敞口,所述敞口上盖设有一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进料槽和出料槽,所述染料箱体内设置有染色空腔,所述染色空腔与所述敞口相互贯通,所述染色空腔内设置有进料辊、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和出料辊,所述染色空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料喷头,所述出料辊右侧设置有第一刮料板,所述第一刮料板抵靠于所述出料辊的外圆周表面,所述出料槽的槽沿上设置有第二刮料板,解决了现有染色装置染色不均匀且上染率低的技术问题。且上染率低的技术问题。且上染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盐碱染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品染色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盐碱染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染色主要可以分为成衣染色、织物染色(主要分机织物染色、针织物染色与非织造材料染色)、纱线染色(可分为绞纱染色、筒子纱染色、经轴纱染色和连续经纱染色)和散纤维染色四大类。
[0003]根据染料与织物接触方式的不同(染色工艺),可分为浸染和轧染两种。
[0004]浸染就是将被染织物浸渍于染液中,通过染液循环及被染物的相对运动,使染料均匀染上纺织品的染色方法。浸染时,染料及染物可以同时循环,也可以单一循环;浸染设备简单,操作容易,适应性广,特别适合于散纤维、纱线、针织物、毛织物等不能经受张力或轧压的染物的染色。浸染是间歇式生产,劳动生产效率低,适合于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
[0005]轧染是将平幅织物在染液中经过短暂的浸渍后,随即通过压辊轧压,将染液挤入纤维内部及织物组织空隙中,并除去多余的染液,使染料均匀分布在织物上。浸轧染料后的织物通过气蒸或烘焙等处理完成染料在纤维上的扩散及固着。轧染主要用于织物的染色。
[0006]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010822312.6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布料的染色装置,属于布料染色
,该装置包括:染料箱体,染料箱体底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有循环箱体,染料箱体和循环箱体分别放置用于对布料染色的染料液,染料箱体一侧通过第二传输管体与循环箱体对应侧面连接,另一侧通过第一传输管体与循环箱体对应侧面连接,第一传输管体上设有第一泵体,第二传输管体上连接有用于加料的投料管,染料箱体内和循环箱体内分别设有曝气组件,该装置解决布料染色不均匀以及现有布料染色过程中堆叠出现的褶皱问题,该专利技术申请有效控制布料在染色过程布料布面大致的密度均衡,保持适当的张力,布料在染色过程中不易出现褶皱且保证染色获得布料不易褪色。但是现有染色装置中依然会存在染色不均匀和染料沉淀堆积在布料上的技术问题,进而导致上染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加盐碱染色装置,解决了现有染色装置染色不均匀且上染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加盐碱染色装置,包括染料箱体,所述染料箱体为四方体结构,所述染料箱体上表面上设置有一敞口,所述敞口上盖设有一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进料槽和出料槽,所述染料箱体内设置有染色空腔,所述染色空腔与所述敞口相互贯通,所述染色空腔内设置有进料辊、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和出料辊,所述染色空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料喷头,所述出料辊右侧设置有第一刮料板,所述第一刮料板抵靠于所述出料辊的外圆周表面,所述出料槽的槽沿上设置有第二刮料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槽和所述出料槽均为长条形槽体,二者的形状大小相同。
[0010]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设置于所述进料槽和所述出料槽之间,所述观察窗口上覆盖有透明玻璃。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进料辊和所述第二传送辊处于同一水平面。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送辊和所述出料辊处于同一水平面。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进料辊的外圆周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半球形凸起。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刮料板和所述第二刮料板上均设置有橡胶层。
[0015]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传送辊和第二传送辊,二者的作用是能够在染色空腔内对布料进行牵引,使其处于平铺状态,进而能够使染料更加均匀的与布料进行接触,通过设置有染料喷头,能够在对布料进行浸染的过程中随时添加辅料,通过在浸染过程中添加盐碱,其原理是因为活性染料分子中带有阴离子基团,而棉以及纤维素纤维上带有负电荷;活性染料不仅与纤维发生反应,也与水发生反应而水解,因此在活性染料染色时加入大量无机盐,其作用是了巩固克服电荷的排斥,提高染料的上染率,再者是能够减少染料的水解;通过设置有第一刮料板和第二刮料板,二者能够在布料染制过程中对布料的正反两面进行刮料,避免有沉积的染料堆积在布料上;同时现有针织物染色在染制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元明粉或者碱剂用量偏大或者偏小,进而会导致染色织物色光色相不稳定,而通过染料喷头能够随时对用量进行控制,能够使染色织物色相、色光的稳定性佳,避免用量偏小效果不佳和偏大造成助剂浪费。
[0017]2、通过设置有观察窗口,观察窗口上盖设有透明玻璃,方便工作人员能够直接从外部观察到染色空腔内染料的状态进而能够实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0018]3、进料辊和第二传送辊处于同一水平面,出料辊和第一传送辊处于同一水平面,如此结构设置能够提升布料在传输浸染过程中的稳定性,也能够降低其由于拉扯而导致自身变形的概率。
[0019]4、进料辊的外圆周表面上设置有半球形凸起,半球形凸起作用在于能够对布料进行抚平作业同时不会对面料进行损坏。
[0020]5、第一刮料板和第二刮料板上均设置有橡胶层,橡胶层的设置能够提升刮料的效率同时避免伤害到面料的表面。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工作状态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进料辊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6]参考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一提出一种加盐碱染色装置,包括染料箱体1,所述染料箱体1为四方体结构,所述染料箱体1上表面上设置有一敞口11,所述敞口11上盖设有一盖板2,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进料槽22和出料槽21,所述染料箱体1内设置有染色空腔12,所述染
色空腔12与所述敞口11相互贯通,所述染色空腔12内设置有进料辊4、第一传送辊5、第二传送辊7和出料辊6,所述染色空腔1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一个加料喷头13,所述出料辊6右侧设置有第一刮料板8,所述第一刮料板8抵靠于所述出料辊6的外圆周表面,所述出料槽21的槽沿上设置有第二刮料板9,所述进料槽22和所述出料槽21均为长条形槽体,二者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盖板2上设置有观察窗口3,所述观察窗口3设置于所述进料槽22和所述出料槽21之间,所述观察窗口3上覆盖有透明玻璃31,所述进料辊4和所述第二传送辊7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传送辊5和所述出料辊6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进料辊4的外圆周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半球形凸起41,所述第一刮料板8和所述第二刮料板9上均设置有橡胶层,橡胶层为公知结构层,在此不多赘述且图中未示出该结构层。
[0027]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盐碱染色装置,包括染料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料箱体为四方体结构,所述染料箱体上表面上设置有一敞口,所述敞口上盖设有一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进料槽和出料槽,所述染料箱体内设置有染色空腔,所述染色空腔与所述敞口相互贯通,所述染色空腔内设置有进料辊、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和出料辊,所述染色空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料喷头,所述出料辊右侧设置有第一刮料板,所述第一刮料板抵靠于所述出料辊的外圆周表面,所述出料槽的槽沿上设置有第二刮料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盐碱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槽和所述出料槽均为长条形槽体,二者的形状大小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程飞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南平新南针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