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眩膜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5307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抗眩膜,包括:一基材;一树脂层,设置于基材上;多个微米聚集团粒,均匀散布于树脂层的内部及表面,其中微米聚集团粒的尺寸为0.1~3微米,是由多个含硅纳米粒子聚集所形成,散布于树脂层的表面的这些微米聚集团粒使该树脂层具有一凹凸表面;其中树脂层与微米聚集团粒的重量比为1∶0.1~0.7。本发明专利技术更提供上述抗眩膜的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液晶面板的尺寸越来越大,针对液晶面板产品发展需求,光学膜必 须进行技术提升,即朝向高对比、广视角、高辉度、薄型化、大型化、高精细 及附加功能多元化的需求发展。多功能性表面处理的光学膜可改善显示器屏幕 所呈现的画面品质或达到防刮等的效果,并依特性的不同可分为抗眩膜(Anti-glare )、硬度增强膜(Hard-coating)、抗静电膜(Anti-Static)及抗 反射膜(Anti-reflection)等,这些光学膜的应用都是为了提高面板的分辨率、 对比与亮度。 一般显示器的使用环境大都有外界光源,会产生反射效果而有眩 光等现象,而降低视觉感官的观赏效果。因此在光学膜表面通常会需要一些附 加功能的表面处理,如抗眩及抗反射,以减低反射光线对人眼观看显示器的负 作用影响,降低外界杂乱光造成的反射光,是明亮环境下高对比化上非常重要 的一环。为控制外界杂乱的反射光,可在光学膜上进行可使反射光扩散的反强光 (Anti-Glare)处理,或进行可削减反射光的强度的反反射光(Anti-Reflection)处 理,此为非常有效的方式。若没有经过任何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眩膜,包括: 一基材; 一树脂层,设置于该基材上; 多个微米聚集团粒,散布于所述树脂层的内部及表面,其中上述微米聚集团粒的尺寸为0.1~3微米,是由多个含硅纳米粒子聚集所形成,散布于所述树脂层的表面的所述微米聚集团粒 使所述树脂层具有一凹凸表面; 其中所述树脂层与上述微米聚集团粒的重量比为1∶0.1~0.7。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菁陈世明黄佳祺陈致光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