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抬高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下肢抬高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患者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可以通过使用下肢抬高结构辅助下肢抬起,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对下肢进行治疗,同时多次的进行抬起下肢进行运动,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0003]现有的下肢抬高结构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抬起患者的下肢进行治疗,通常对患者下肢进行固定的固定结构位置比较固定,固定结构可能处于患者下肢骨折的位置,需要借助其他设备的束缚带进行固定,导致下肢固定的牢固度较差,影响治疗的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下肢抬高结构,以解决现有的下肢抬高结构在使用的时候,通常对患者下肢进行固定的束缚带位置比较固定,束缚带可能处于患者下肢骨折的位置,影响治疗过程的问题。
[0005]本实用下肢抬高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6]一种下肢抬高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矩形结构,且主体的两侧设有开槽,且主体的内侧一端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抬高结构,其特征在于:下肢抬高结构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两侧设有开槽,且主体(1)的内侧一端设有凹槽,且主体(1)包括载板(101),且载板(101)的侧端通过转轴安装在主体(1)的内侧,且载板(101)的另一侧端通过转轴安装有托板(2);托板(2),所述托板(2)的侧端安装在主体(1)内侧一端的凹槽内,且托板(2)的底部通过弹簧与载板(101)的底部相连接,且托板(2)包括插孔(205),且插孔(205)设在载板(101)的另一侧端;滑槽(3),所述滑槽(3)为T形结构,且滑槽(3)设在载板(101)与托板(2)的两侧,且滑槽(3)包括卡槽(301),且卡槽(301)设在载板(101)与托板(2)顶部两侧的边缘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下肢抬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还包括:滑杆(102),所述滑杆(102)安装在主体(1)的内侧底部;滑板(103),所述滑板(103)滑动安装在滑杆(102)的外侧,且滑板(103)的外端滑动安装在主体(1)两侧的开槽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下肢抬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还包括:支撑板(104),所述支撑板(104)的侧端转动安装在滑板(103)的侧面,且支撑板(104)的另一侧端转动安装在载板(101)的底部;旋转杆(105),所述旋转杆(105)转动安装在主体(1)的两侧,且旋转杆(105)的外侧设有螺纹,且旋转杆(105)的侧端设有开槽,且旋转杆(105)的外侧安装有滑板(103)的外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俊鹏,李永飞,戚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环源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