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124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通过在沿所述极组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极耳,并保证每侧所述极耳的数量均为两组,并将正极盖板与所述极组本体的其中一侧的两组所述极耳相连接,将负极盖板与所述极组本体的另一侧的两组所述极耳相连接,从而将需要同时焊接的极耳厚度和层数减少,从而避免极耳层数超过一定数量或者单侧的极耳存在错位设置时所带来的极耳与盖板的焊接存在极耳撕裂、焊接强度不够的问题,满足极耳与盖板的焊接强度需求;并且通过连接板作为正极盖板、负极盖板与所述极耳的中间连接结构,从而能够在极耳与盖板进行焊接之前,预先连接固定,提高固定效率,降低操作难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循环寿命高、比能量高、安全性能高等优点,在新能源汽车、储能领域等消费类产品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0003]目前电池极组与盖板的连接通常采用直接焊接和连接片转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在极组的单组极耳数量较少时,电池极组与盖板较容易焊接在一起,但是,现有技术可以实现最多约90层单组极耳焊接的可靠性,当极耳层数超过该数量时,极耳与盖板的焊接则容易存在焊接强度不够的问题,外层极耳撕裂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当极耳层数超过一定数量时,容易出现焊接强度不够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保证焊接强度的电池。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包括:
[0006]至少一个极组本体;
[0007]极耳,沿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极组本体的两侧,且每侧所述极耳的数量均为两组;
[0008]正极盖板,与所述极组本体的其中一侧的两组所述极耳相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极组本体;极耳,沿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极组本体的两侧,且每侧所述极耳的数量均为两组;正极盖板(4),与所述极组本体的其中一侧的两组所述极耳相连接;负极盖板(5),与所述极组本体的另一侧的两组所述极耳相连接;连接板,连接于所述正极盖板(4)与所述极组本体的其中一侧的两组所述极耳之间,和/或,连接于所述负极盖板(5)与所述极组本体的另一侧的两组所述极耳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极耳的宽度均不超过所述极组本体宽度的1/2,和/或每组所述极耳的厚度均不超过所述极组本体厚度的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同侧的两组所述极耳均位于所述极组本体沿宽度方向的中轴线的两侧,且同侧的两组所述极耳均位于所述极组本体沿厚度方向的中轴线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一体连接板(6),所述一体连接板(6)的第一侧适于同时与同侧的两组所述极耳相连接,所述一体连接板(6)的第二侧适于与所述正极盖板(4)和/或所述负极盖板(5)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分体连接板(7),所述分体连接板(7)的第一侧适于与同侧的两组所述极耳的其中一个相连接,所述分体连接板(7)的第二侧适于与所述正极盖板(4)和/或所述负极盖板(5)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明李文成刘鑫杨珍琦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