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5316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3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涉及电池领域。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和外壳,外壳包括壳体和端盖,壳体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电极组件。端盖封闭开口。壳体具有第一壁,第一壁用于与外部部件连接,以固定电池单体。其中,第一壁上设置有减重槽。由于该电池单体的第一壁会与外部部件固定连接,外部部件能够对电池单体起到支撑限位作用,此时,对于第一壁的强度要求较小。通过在第一壁上开设减重槽,能够降低电池单体的重量,同时不影响第一壁与外部部件整体的底球效果。同时不影响第一壁与外部部件整体的底球效果。同时不影响第一壁与外部部件整体的底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在新能源领域应用甚广,例如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趋势。电池技术的发展要同时考虑多方面的设计因素,例如,能量密度、放电容量、充放电倍率等性能参数。另外,还需要考虑电池的重量。然而,目前的电池的重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其旨在改善相关技术中电池的重量较大的问题。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和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端盖,所述壳体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电极组件,所述端盖封闭所述开口,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壁,所述第一壁用于与外部部件连接,以固定所述电池单体;其中,所述第一壁上设置有减重槽。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该电池单体的第一壁会与外部部件固定连接,外部部件能够对电池单体起到支撑限位作用,此时,对于第一壁的强度要求较小。通过在第一壁上开设减重槽,能够降低电池单体的重量,同时不影响第一壁与外部部件整体的底球效果。
[0006]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壁具有面向所述电极组件的内表面,所述减重槽设置于所述内表面。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减重槽设置于内表面,增大了电池单体的内部空间,有利于提升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另外,电池单体内部空间增大,内部气压更小,有利于减小产气风险。
[0008]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重槽的槽侧面与所述内表面相交于边缘线,所述边缘线限定的区域的面积为S1,所述内表面的面积为S2,满足:0.1≤S1/S2≤0.9。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边缘线限定的区域的面积越大,开设减重槽的面积越大,通过使边缘线限定的区域的面积与内表面的面积之比在0.1~0.9之间,能够获得较好的减重效果,同时内表面预留有一定面积对电极组件进行支撑。当S1/S2<0.1时,边缘线限定的区域的面积较小,减重槽的面积过小,减重效果不佳。当S1/S2>0.9时,边缘线限定的区域的面积过大,开设减重槽的面积过大,内表面能够对电极组件起到支撑作用的面积过小。
[0010]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还包括第二壁、第三壁、第四壁和第五壁,沿所述第一壁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壁和所述第三壁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壁的两端,所述减重槽与所述第二壁的间距为第一距离,所述减重槽与所述第三壁的间距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距离;和/或沿所述第一壁的宽度方向,所述第四壁和
所述第五壁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壁的两端,所述减重槽与所述第四壁的间距为第三距离,所述减重槽与所述第五壁的间距为第四距离,所述第三距离等于所述第四距离。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减重槽开设于第一壁沿长度方向的中部和/或沿宽度方向的中部,使得内表面开设减重槽后剩余的部分能够对电极组件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降低电极组件出现歪斜的风险。
[0012]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壁具有背离所述电极组件的外表面,所述减重槽设置于所述外表面。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壁可以和外部部件粘接,此时,减重槽能够容纳胶料,增大第一壁与胶料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粘接的牢固程度。
[0014]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壁上设置有多个减重槽,所述多个减重槽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壁的厚度方向的同侧。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多个减重槽间隔地设置于第一壁厚度方向的同侧,在具有较好的减重效果的同时,相邻的两个减重槽之间的部分可以看作是一个加强肋,使得第一壁仍具有较好的强度。
[0016]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壁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减重槽。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相比于在第一壁厚度方向的一侧开设一个较深的减重槽而言,在第一壁厚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较浅的减重槽,更易于制造,同时能够达到相同的减重效果。
[0018]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壁在所述减重槽位置的残留厚度为A,所述第一壁的厚度为B,满足:0.3≤A/B<1。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第一壁在减重槽位置的残留厚度与第一壁的厚度之比限制在0.3~1(不包括1)之间,既能够达到较好的减重效果,又能够使得第一壁具有一定的强度,降低在电池单体的制造过程中发生破损的风险。
[0020]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壁被配置为在重力方向上支撑所述电极组件。
[00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壁连接于外部部件时,第一壁和外部部件共同对电极组件进行支撑,支撑稳定性较好。
[0022]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包括一体成型的侧壁和底壁,所述侧壁围设于所述底壁的周围,沿所述底壁的厚度方向,所述侧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壁,另一端围合形成所述开口,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共同界定出所述容纳腔;其中,所述第一壁为所述底壁。
[00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壁为底壁,为了保证对电极组件的支撑效果,通常底壁设置的较厚,将底壁连接于外部部件时,外部部件能够对电池单体起到支撑限位作用,从而对底壁的强度要求较小。由于底壁较厚,便于通过开设减重槽进行减重,同时不影响底壁与外部部件整体的底球效果。
[0024]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包括一体成型的侧壁和底壁,所述侧壁围设于所述底壁的周围,沿所述底壁的厚度方向,所述侧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壁,另一端围合形成所述开口,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共同界定出所述容纳腔;其中,所述第
一壁为所述侧壁。
[002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的侧壁可以连接在一起,则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互为外部部件,此时可以在侧壁开设减重槽减重。
[0026]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上述任一项中的电池单体。
[0027]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池包括箱体,所述电池单体容纳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箱体连接,以固定所述电池单体。
[002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箱体作为外部部件,第一壁与箱体连接,箱体能够对电池单体起到支撑限位作用,此时,对于第一壁的强度要求较小。通过在第一壁上开设减重槽,能够降低电池单体的重量,同时不影响第一壁与外部部件整体的底球效果。
[0029]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池包括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第一壁连接,以固定所述电池单体。
[003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的第一壁可以连接在一起,则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互为外部部件。相邻的电池单体能够对该电池单体起到支撑限位作用,此时,对于第一壁的强度要求较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组件;外壳,包括壳体和端盖,所述壳体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电极组件,所述端盖封闭所述开口,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壁,所述第一壁用于与外部部件连接,以固定所述电池单体;其中,所述第一壁上设置有减重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具有面向所述电极组件的内表面,所述减重槽设置于所述内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槽的槽侧面与所述内表面相交于边缘线,所述边缘线限定的区域的面积为S1,所述内表面的面积为S2,满足:0.1≤S1/S2≤0.9。4.如权利要求3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第二壁、第三壁、第四壁和第五壁,沿所述第一壁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壁和所述第三壁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壁的两端,所述减重槽与所述第二壁的间距为第一距离,所述减重槽与所述第三壁的间距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距离;和/或沿所述第一壁的宽度方向,所述第四壁和所述第五壁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壁的两端,所述减重槽与所述第四壁的间距为第三距离,所述减重槽与所述第五壁的间距为第四距离,所述第三距离等于所述第四距离。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具有背离所述电极组件的外表面,所述减重槽设置于所述外表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上设置有多个减重槽,所述多个减重槽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壁的厚度方向的同侧。7.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减重槽。8.如权利要求1

7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良帆周文林张倩倩李星金海族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