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祥啟专利>正文

液压驱动的立体停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083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驱动的立体停车设备。包括构成主体框架、载车盘,载车盘通过绳索与液压举升器连接,液压举升器通过电控双向截止阀与液压驱动机构连接,电控双向截止阀的进油口与液压驱动机构连接,出油口液压举升器连接;阀体中连接进油口和出油口的通道上安装有阀套,阀套的中心带有连通的弹簧腔和阀芯腔,阀套的侧壁上带有与出油口相通的油孔,阀套的阀芯腔中通过密封环套装有阀芯,在阀芯上、与油孔对应的位置是直径小于阀芯腔内径的连杆部分,连杆部分的前端带有锥状凸起的密封端,连杆部分的后端是通过通过密封环与阀芯腔配合的工作段,工作段与电磁铁导杆靠合在一起,电磁铁导杆连接电磁驱动装置。控制载车盘升降的液压举升器受电控双向截止阀的控制,避免与并联的其他液压举升器发生干涉;另外,电控双向截止阀的动作受电磁力控制,既降低了生产和安装的成本,也降低了日后的维护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体停车设备,尤其是液压驱动的立体停车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立体停车设备大都采用电机驱动吊索的举升方式,但电机 驱动的弊端显而易见,首先,由于电机驱动要经过减速变速箱传递动 力,运行的速度无法提高,尤其对于高层立体停车设备,存、,车时 间长,影响使用效率;其次,电机的运转没有死点, 一旦防护措施失 效,很容易发生冒顶、摔车等事故,而为了提高安全防护措施的可靠 性又会造成制造成本的提高;再次,电机驱动的噪音大,运行不够平 稳。液压式立体停车设备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液压举升器运行 平稳、噪音小。另外,由于液压举升器具有足够的动力,直接作用于 悬吊载车盘的绳索,不需要减速变速箱传递动力,运动速度快,存取 车时间短;同时,由于液压举升器自身的结构特点,其动作具有两个 极端的死点,利用液压举升器的工作死点就可以避免冒顶事故的发 生。例如,本人的另一专利申请"多层高速液压式立体停车设备",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015050.1。该专利技术公开了这样的一种以液压举升器为动力的立体停车设备,但普通的液压举升器大都采用单向截止液控单向阀和电磁换向阀串联的方式控制液压油缸的供油和 回油,如附图1所示,由于立体停车设备的载车盘的荷载变化较大, 承担不同荷载的多个并联的液压举升器在静止状态下会相互干扰,承 载较大的液压举升器对承载小的液压举升器产生反作用力,造成静态 工况不稳定。另外,普通的液控单向阀都要采用额外铺设的控制油管 提供控制动力,这条增加的控制油管不仅提高了生产成本,也造成设3计、施工的困难,故障点增多,控制油管的维护也提高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单油管供油、并联的多个液压举升 器无相互干涉、生产成本低、安装和维护方便的液压驱动的立体停车 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液压驱动的立体停车设备,包括构成主体框架、设 置在主体框架上的载车盘,载车盘通过绳索与液压举升器连接,液压 举升器通过液压油管和电磁阀与液压驱动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电磁阀为电控双向截止阀,该电控双向截止阀的阀体上带有进油 口和出油口,进油口通过油管与液压驱动机构连接,出油口通过油管 与液压举升器连接;阀体中连接进油口和出油口的通道上安装有阔 套,阀套为中空的柱状结构,其中心带有连通的弹簧腔和阀芯腔,阀 套的侧壁上带有与出油口相通的油?L,阀套的阀芯腔中通过密封环套 装有阀芯,在阀芯上、与油孔对应的位置是直径小于阀芯腔内径的连 杆部分,连杆部分的前端带有锥状凸起的密封端,该密封端与阀套的 顶端形成密封配合,连杆部分的后端是通过通过密封环与阀芯腔配合 的工作段,工作段与电磁铁导杆靠合在一起,电磁铁导杆连接电磁驱 动装置。在阀芯为中空结构,其空腔的前端与进油口连通,阀芯的后端、 与弹簧腔对应的位置带有与弹簧腔相通的侧孔。 在阀套的弹簧腔中安装有平衡弹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控制载车盘升降的液压举升器受电控双向 截止阀的控制,电控双向截止阀在截止的时候同时关闭进油口和出油 口,避免与并联的其他液压举升器发生干涉;另外,电控双向截止阀 的动作受电磁力控制,安装设备的时候只要铺设电线即可,与铺设控 制油管比较,即降低了生产和安装的成本,也降低了日后的维护费用。 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液控单向阀和电磁换向阀串联的立体停车设备的液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液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电控双向截止阀的截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电控双向截止阀的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采用液控单向阀和电磁换向阀串联的立体停车设备 的液控机构由液压举升器l、液压驱动机构构成,液压举升器l和液 压驱动机构Y之间的主油管14上串联有液控单向阀11、电磁换向阀12。另外还有一路控制油管13,从液压驱动机构引出,连接到液控单向阀11的控制端。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液压驱动的立体停车设备,包括构成主体框架、设置在主体框架上的载车盘,载车盘通过绳索与液压举升器1连接,液压举升器1通过液压油管和电控双向截止阀X与液压 驱动机构Y连接。如图3、图4所示,该电控双向截止阀X的阀体2 上带有进油口 3和出油口 4,进油口 3通过油管与液压驱动机构连接, 出油口4通过油管与液压举升器1连接;阀体2中连接进油口 3和出 油口4的通道上安装有阀套6,阀套6为中空的柱状结构,其中心带 有连通的弹簧腔C和阀芯腔,阀套6的侧壁上带有与出油口 4相通的 油孔61,阀套6的阀芯腔中通过密封环套装有阀芯5,在阀芯5上、 与油孔61对应的位置是直径小于阀芯腔内径的连杆部分,连杆部分 的前端带有锥状凸起的密封端51,该密封端51与阀套6的顶端形成 密封配合,连杆部分的后端是通过通过密封环与阀芯腔配合的工作段 52,工作段52与电磁铁导杆7的顶端靠合在一起,也可以通过螺纹 将工作段52与电磁铁导杆7固定连接在一起。电磁铁导杆7连接电 磁驱动装置8,电磁驱动装置8的内部结构为公知技术,可以采用各 种结构形式的能使电磁铁导杆7产生轴向往复运动即可。在阀芯5为中空结构,其空腔的前端与进油口3连通,阀芯5的 后端、与弹簧腔对应的位置带有与弹簧腔相通的侧孔。这样可以通过 阀芯5的空腔将进油口 3和弹簧腔C导通,平衡两者之间的压力,避 免由于压力不平衡造成阀芯5动作困难。另外,在阀套6的弹簧腔C中安装有平衡弹簧9,该平衡弹簧9 给阀芯5施加一定的压力,辅助电磁驱动装置8的动作,使电控双向 截止阀X的开启更容易。如图3所示,在电控双向截止阀X截止的时候,电磁驱动装置8 不动作,阀芯5的密封端51与阀套6的顶端形成密封配合,液压驱 动机构Y送到进油口 3的液压油只能通过阀芯5的空腔进入弹簧腔C 中,不能进入出油口4。同样,与液压举升器1连通的出油口4中的 液压油只能通过阀套6上的油孔61进入阀芯5的连杆都分周围和空 间B中,也不能进入进油口3。另外,锥状的密封端51与阀套6顶 端直角形成的线密封配合,密封效果好,无泄露。可以很好地避免并 联管路之间相互干涉。如图4所示,在工作的时候,操纵电磁驱动装置8,推动电磁铁 导杆7产生轴向移动,推动阀芯5下移,阀芯5的密封端51离开阀 套6的顶端,进油口 3和出油口 4通过油孔6K阀芯腔连通,使液 压举升器l产生升降动作,完成载车盘的升降。电磁驱动装置8复位的时候,电磁铁导杆7向上移动,此时,如 果工作段52与电磁铁导杆7固定连接在一起,则电磁铁导杆7带动 阀芯5上移,阀芯5的密封端51与阀套6的顶端接触,重新密封, 将进油口 3和出油口 4之间的通道截断;如果工作段52与电磁铁导 杆7的顶端只是简单的靠合在一起,并没有连接,电磁铁导杆7向上 移动的时候并不带动阀芯5,但电磁铁导杆7移走以后,阀芯5在液 压油的推动作用下,也会向上移动,最终密封端51与阀套6的顶端 接触,完成密封。因此,工作段52与电磁铁导杆7可以通过螺纹固 定连接在一起,也可以不连接,而只是简单地靠合在一起,或者如图 3、图4所示,在工作段52的上面设置一导管,将电磁铁导杆7的顶 端插接在导管中即可。上述液压驱动机构为公知技术,图1、图2提供了两种技术方案, 但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并不局限于这两个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液压驱动的立体停车设备,包括构成主体框架、设置在主体框架上的载车盘,载车盘通过绳索与液压举升器(1)连接,液压举升器(1)通过液压油管和电磁阀与液压驱动机构(Y)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阀为电控双向截止阀(X),该电控双向截止阀的阀体(2)上带有进油口(3)和出油口(4),进油口(3)通过油管与液压驱动机构连接,出油口(4)通过油管与液压举升器(1)连接;阀体(2)中连接进油口(3)和出油口(4)的通道上安装有阀套(6),阀套(6)为中空的柱状结构,其中心带有连通的弹簧腔和阀芯腔,阀套(6)的侧壁上带有与出油口(4)相通的油孔(61),阀套(6)的阀芯腔中通过密封环套装有阀芯(5),在阀芯(5)上、与油孔(61)对应的位置是直径小于阀芯腔内径的连杆部分,连杆部分的前端带有锥状凸起的密封端(51),该密封端(51)与阀套(6)的顶端形成密封配合,连杆部分的后端是通过密封环与阀芯腔配合的工作段(52),工作段(52)与电磁铁导杆(7)靠合在一起,电磁铁导杆(7)连接电磁驱动装置(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祥啟刘影李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李祥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