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绳下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06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21
本申请涉及管道修复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丝绳下管器,其包括与动力装置相连接的下管轴以及用于连接管串的卡管器,所述卡管器套设在所述下管轴的外部,且所述卡管器与所述下管轴滑动相连的同时可沿所述下管轴的轴线转动,所述卡管器上开设有触发槽,所述卡管器滑动至与所述触发槽相对时,所述卡管器与管串之间脱离。本申请具有便于对进入井内的管串与动力装置之间进行拆解,提高施工效率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丝绳下管器


[0001]本申请涉及管道修复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丝绳下管器。

技术介绍

[0002]水井修复主要指滤水管或井管锈蚀、严重结垢、通道堵塞、井管断裂、井壁坍塌等水井发生严重损坏,而进行修复的作业。
[0003]目前修井的方法有:

原井内修补,即在原井内下直径更小的滤水管和井管,而上部仍用原来的井管;

更换损坏的井管,以套钻反扣退出上边的坏井管,重新安装新的井管;

起拔全部井管,将原井管全部起拔出来,重新下人新的井管和滤水管,或者部分更换损坏的,重新下入;最常用的即为原井内修复,施工方便且可以减少二次施工带来的经济损失,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二次损坏。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目前在管串送入到井内时需要在管串侧壁上开设吊装孔,并利用动力装置带动钢丝绳将管串吊至井内,导致不方便对进入井内的钢丝绳进行拆解,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便于对进入井内的管串与动力装置之间进行拆解,提高施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钢丝绳下管器。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丝绳下管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钢丝绳下管器,包括与动力装置相连接的下管轴以及用于连接管串的卡管器,所述卡管器套设在所述下管轴的外部,且所述卡管器与所述下管轴滑动相连的同时可沿所述下管轴的轴线转动,所述卡管器上开设有触发槽,所述卡管器滑动至与所述触发槽相对时,所述卡管器与管串之间脱离。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管器可以进入到管串上开设的卡位孔中,并利用动力装置带动下管轴将管串吊至井中,同时利用触发槽可以使卡管器自动与管串之间相脱离,从而减少了人工对动力装置以及管串之间进行拆解,便于对进入井内的管串与动力装置之间进行拆解,提高施工效率。
[0009]可选的,所述卡管器包括内部中空的箱体以及多个用于将所述箱体与贯串卡接在一起的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用于卡入管串的卡位孔的卡接块以及抵接杆,所述卡快位于所述箱体的外部,所述抵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卡接块相连,所述抵接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箱体的内部从而与所述箱体滑动相连,所述抵接杆的外部还套设有使所述抵接杆向靠近所述下管轴的方向移动的弹性件,当所述卡接块位于管串的卡位孔中时,所述抵接杆与所述下管轴的侧壁抵接在一起。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性件可以使抵接杆保持与下管轴抵接在一起,同时也可以使抵接杆在与触发槽相对时能够自动带动抵接杆移动至触发槽中,从而减少人工对管串以及卡管器之间进行拆解。
[0011]可选的,所述抵接杆朝向所述下管轴的一端回转设置有滚珠。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滚珠将抵接杆与下管轴之间的滑动摩擦转为滚珠与下管轴之间的滚动摩擦,从而便于抵接杆与下管轴之间进行移动,同时也减少抵接杆与下管轴之间磨损,提高下管器整体的使用寿命。
[0013]可选的,所述下管轴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将所述抵接杆向远离所述下管轴的方向推动的驱动槽,所述驱动槽的一端与所述触发槽相连通,所述驱动槽的另一端与所述下管轴的侧壁相连通。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槽可以使抵接杆自触发槽中移动至与下管轴的侧壁抵接,从而减少手动对卡管器的操作,使得下管器的使用更加方便。
[0015]可选的,所述下管轴的侧壁上还开设有多条可容纳所述抵接杆的端头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深度小于所述触发槽的深度且所述导向槽与所述触发槽相连通,所述触发槽与所述驱动槽相错设置,所述抵接杆转动至与所述导向槽相对并通过所述弹性件伸进所述导向槽中。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向槽可以使卡管器沿一定的轨迹进行移动,从而减少卡管器与下管轴之间相对移动时产生相对的转动,从而提高下管器使用的稳定性。
[0017]可选的,所述箱体的外部设置有提手。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提手可以方便对卡管器进行转动,使得卡管器更加方便地与驱动槽相对。
[0019]可选的,所述触发槽中设置有弹性的缓冲层。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性的缓冲层可以减少滚珠与触发槽的直接冲击,从而减少用于弹性件的弹力使得滚珠与触发槽损坏的情况。
[0021]可选的,所述下管轴的底端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卡管器的承托板,所述承托板的直径大于所述下管轴的直径。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承托板可以在下管过程中对卡管器进行更好的支撑,从而提高下管过程中卡管器与下管轴之间的稳定性。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卡管器可以进入到管串上开设的卡位孔中,并利用动力装置带动下管轴将管串吊至井中,同时利用触发槽可以使卡管器自动与管串之间相脱离,从而减少了人工对动力装置以及管串之间进行拆解,便于对进入井内的管串与动力装置之间进行拆解,提高施工效率;
[0025]利用弹性件可以使抵接杆保持与下管轴抵接在一起,同时也可以使抵接杆在与触发槽相对时能够自动带动抵接杆移动至触发槽中,从而减少人工对管串以及卡管器之间进行拆解;
[0026]利用驱动槽可以使抵接杆自触发槽中移动至与下管轴的侧壁抵接,从而减少手动对卡管器的操作,使得下管器的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一种钢丝绳下管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卡管器剖视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1、下管轴;11、吊环;12、承托板;13、触发槽;131、缓冲层;14、驱动槽;15、导向槽;2、卡管器;21、箱体;211、提手;22、卡接组件;221、卡接块;222、抵接杆;223、弹性件;224、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钢丝绳下管器。参照图1,钢丝绳下管器包括下管轴1以及用于卡接管串的卡管器2,下管轴1贯穿卡管器2从而使卡管器2沿下管轴1的轴线移动的同时可以沿下管轴1的轴线进行转动。下管轴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穿设钢丝绳的吊环11,下管轴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卡管器2的承托板12,承托板12的直径大于下管轴1的直径,从而支撑卡管器2随下管轴1进行移动。
[0032]参照图1,下管轴1靠近吊管的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呈环形的触发槽13,触发槽13与下管轴1同轴设置,当管串随卡管器2达到井内变径处后,下管轴1继续移动,当下管轴1移动至卡管器2与触发槽13相对时,卡管器2与管串之间相互脱离。
[0033]参照图1、图2,卡管器2包括套设在下管轴1外部的箱体21以及多个卡接组件22,本申请实施例中卡接组件22的数量以两个为例,且两个卡接组件22相对设置。箱体21朝向吊环11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提手211,从而便于通过提手211对箱体21进行转动。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绳下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动力装置相连接的下管轴(1)以及用于连接管串的卡管器(2),所述卡管器(2)套设在所述下管轴(1)的外部,且所述卡管器(2)与所述下管轴(1)滑动相连的同时可沿所述下管轴(1)的轴线转动,所述卡管器(2)上开设有触发槽(13),所述卡管器(2)滑动至与所述触发槽(13)相对时,所述卡管器(2)与管串之间脱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绳下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管器(2)包括内部中空的箱体(21)以及多个用于将所述箱体(21)与贯串卡接在一起的卡接组件(22),所述卡接组件(22)包括用于卡入管串的卡位孔的卡接块(221)以及抵接杆(222),所述卡接块(221)位于所述箱体(21)的外部,所述抵接杆(222)的一端与所述卡接块(221)相连,所述抵接杆(222)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箱体(21)的内部从而与所述箱体(21)滑动相连,所述抵接杆(222)的外部还套设有使所述抵接杆(222)向靠近所述下管轴(1)的方向移动的弹性件(223),当所述卡接块(221)位于管串的卡位孔中时,所述抵接杆(222)与所述下管轴(1)的侧壁抵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丝绳下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杆(222)朝向所述下管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芬盖建宾高文明李阔孙少游谷宵羽纪东伟刘胜杰郭华丽高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工程地质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