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间处理用铰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977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椎间处理用铰刀,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内设有定杆,所述定杆的底端设有调节组件,且所述定杆通过调节组件连接有固定组件,所述外管上设有控制组件,且所述控制组件的内部设有固定轴套,所述固定轴套内固定套接有外管,所述定杆的顶部设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上活动连接有控制组件,所述外管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铰刀,所述铰刀安装在固定组件上,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与外管进行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和固定组件用于控制铰刀向前或向后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控制组件、调节组件等,做到了角度可调范围覆盖椎间盘全部区域、操作简单、手动旋转、易于清理可重复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椎间处理用铰刀


[0001]本技术涉及脊柱椎间微创手术
,具体的讲是一种椎间处理用铰刀。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脊柱椎间融合器植入手术中,需要摘除髓核,清理上下终板,为植入器制造空腔,铰刀可对髓核进行旋切,配合髓核钳使用,可以清理髓核。随着技术发展,椎间融合手术越来越趋向微创,常用的椎间处理用铰刀一般为固定结构,难以覆盖椎间盘的全部区域,因此该类椎间融合器植入手术需要一种新的器械满足此功能。
[0003]在专利CN201520782031中,描述一种微创椎间盘处理工具,由铰刀和刮匙组成,铰刀包括驱动结构、牵拉杆、外管和刀片;刮匙包括驱动结构、牵拉杆、外管和刮头;驱动结构包括相互螺纹配合的旋块和滑块,牵拉杆近端与滑块固定配合,牵拉杆远端与刀片或刮头通过螺丝或铆接配合;刀片和刮头的尾部为刀尾,限位槽与刀尾滑动配合;通过驱动结构带动牵拉杆轴向运动,牵拉杆的轴向运动和外管上的限位槽作用使刀片或刮头可撑开收缩(图中各部分结构名称参考专利文件);
[0004]专利CN201910470797中描述了一种可调型脊柱内镜下椎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间处理用铰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和铰刀(5),所述外管(1)内设有定杆(7),所述定杆(7)的底端设有调节组件(3),且所述定杆(7)通过调节组件(3)连接有固定组件(4),所述外管(1)上设有控制组件(2),且所述控制组件(2)的内部设有固定轴套(8),所述固定轴套(8)内固定套接有外管(1),所述定杆(7)的顶部设有限位块(9),且所述限位块(9)上活动连接有控制组件(2),所述外管(1)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6);所述铰刀(5)安装在固定组件(4)上,所述固定组件(4)的一端与外管(1)进行连接,所述调节组件(3)和固定组件(4)用于控制铰刀(5)向前或向后移动,以改变铰刀(5)与定杆(7)在竖直面内的夹角,所述限位块(9)用于在控制组件(2)内部转动,以改变外管(1)进行自转,达到控制铰刀(5)与定杆(7)在水平面的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处理用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2)包括外壳壳体(201),所述外壳壳体(201)的内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轴套(8),所述固定轴套(8)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外管(1),以达到对外管(1)的限位,所述外壳壳体(201)内壁的中部安装有限位杆(205),所述限位杆(205)上活动套接有传动底座(204),所述传动底座(20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调弯旋钮(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兴国陆成聪戴会新李菲孙云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创新转化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