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实时监控和调节光功率的光学模块。本光学模块,包括热沉、激光光源、透镜、光纤和壳体,所述热沉固定在壳体的一端,所述激光光源安装在所述热沉上,所述激光光源与光纤相对设置,激光光源与光纤之间设置有所述透镜,所述激光光源发射的光线可通过透镜传输至光纤,所述激光光源和透镜之间还设有用于调节激光光源入射至透镜上的激光量的调节结构,调节结构靠近激光光源的一侧设置有激光探测器。本光学模块通过在激光光源和透镜之间设有带有激光探测器的调节结构,来直接对激光功率进行测定,并在不调整激光光源功率的前提下,移动调节结构来调节进入光纤的实际激光功率;本光学模块结构简单且监测数据更准确。确。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时监控和调节光功率的光学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光纤通讯
,尤其涉及一种可实时监控和调节光功率的光学模块。
技术介绍
[0002]光学模块是光纤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光信号接口器件,同时也是激光装置的核心部件。现有技术中的光模块结构,其主要包括电路板、设置于电路板上的发射组件、以及罩设在光发射器件上的透镜组件,其与光纤相连;现有的光学模块多采用反射折射分光来监测光学模块的参数,但很容易在采用多次的光路反射和折射过程中造成了光束强度的损失,引起光束失真,不利于光路精准探测。
[0003]如申请号为2011104202969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光电转换器,通过反射来监测激光参数状态;如申请号为201810766088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光模块,其是通过多次反射和折射来监测激光的参数状态。上述技术由于不是直接测定激光的功率,因此其监测的激光功率均会小于实际的激光功率,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更准确监测激光参数状态的光学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实时监控和调节光功率的光学模块。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实时监控和调节光功率的光学模块,包括热沉、激光光源、透镜、光纤和壳体,所述热沉固定在壳体的一端,所述激光光源安装在所述热沉上,所述激光光源与光纤相对设置,激光光源与光纤之间设置有所述透镜,所述透镜和光纤分别固定在壳体内部,激光光源发射的光线可通过透镜传输至光纤,所述激光光源和透镜之间还设有用于调节激光光源入射至透镜上的激光量的调节结构,调节结构靠近激光光源的一侧设置有激光探测器。
[0007]本可实时监控和调节光功率的光学模块中的激光光源和光纤相对设置,激光光源与光纤之间设置有透镜,激光光源发射的光线可通过透镜传输至光纤,通过在激光光源和透镜之间设有带有激光探测器的调节结构,来实现直接对激光的功率进行测定;同时通过改变调节结构相对于激光光源的位置,来调节激光光源通过透镜进入光纤的激光量,从而来实现实时监控和调节激光参数的目的。
[0008]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光源、透镜的光轴和光纤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0009]保持激光光源、透镜的光轴和光纤的中心依次相对设置,且在一直线上可以保证激光光源发射的激光光束其主体(大部分激光)通过透镜被传输至光纤的内部,最大化减少激光的能量损失。
[0010]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结构可相对所述壳体滑动,所述调节结构相对壳体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激光光源中心、透镜的光轴中心和光纤中心所在直线的方向。
[0011]调节结构可滑动的方向垂直于激光光源中心、透镜的光轴中心和光纤中心所在直线可以使得调节结构更有效的对部分激光进行遮挡。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两个相对壳体可移动的支架,两个所述支架相对设置并形成有用于激光光源发射的光线通过的通道;两个所述支架对称分布于激光光源中心、透镜的光轴中心和光纤中心所在直线的两侧。
[0013]可移动的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于激光光源中心、透镜的光轴中心和光纤中心所在直线两侧可以通过可移动的支架的相对移动,来缩小两个可移动的支架之间的距离,使激光从特定大小的通道传输至透镜和光纤,从而更精确的对进入光纤的激光量进行控制。
[0014]进一步地,所述透镜固定在与壳体连接的透镜固定支架上,固定支架至少为两个,并对称分布于透镜的四周。
[0015]分布于透镜四周的多个透镜固定支架,可以使得透镜与壳体的结合更紧密,从而使透镜不发生移动,位置更为更稳固。
[0016]进一步地,所述透镜为准直透镜。
[0017]准直透镜可以将点光源的光线变成平行的光束,平行的光束更利于传输至光纤,并借助光纤将光束信息传输出去。
[0018]更进一步地,所述准直透镜和光纤之间还设有用于将透过准直透镜的光线汇聚的聚焦透镜。
[0019]通过准直透镜后的平行光,可以被聚焦透镜汇聚为更强的光束,并借助光纤将光束信息传输出去。
[0020]进一步地,所述光纤外部套设有与壳体固定连接的光纤固定套筒。
[0021]进一步地,所述激光探测器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激光探测器用于将探测到的光学信号传输至处理器。
[0022]光探测器是用来探测激光参数的仪器,如激光功率探测器,可以根据激光照射在探测器上产生的电流来测定激光的功率。
[0023]进一步地,所述光探测器可探测紫外和可见光的功率、发散角、波长、击穿电压。
[0024]优选地,光探测器为雪崩光电二极管。
[0025]进一步地,所述热沉为金属热沉、陶瓷热沉或微流道水冷装置之一或组合。
[0026]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光源为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边发射激光器、光发射二极管的一种。
[0027]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光源为单一的点光源或多个点光源构成的阵列。
[0028]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光源和热沉通过电路板固定设置在壳体上。
[0029]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透镜固定支架和光纤固定套筒由注塑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注塑一体成型。
[0030]优选地,所述注塑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为:聚乙烯、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耐冲击性聚苯乙烯、聚甲醛脂。
[0031]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结构为不透光的热沉材料制成。
[0032]调节结构设计为热沉材料,可以在遮挡部分激光光束的同时,使得照在调节结构上的激光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出去,保持本光学模块的内部温度不持续升高,确保光学模
块正常工作。
[0033]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结构为金属热沉材料制成。
[0034]优选地,所述调节结构为钨铜合金材料制成。
[00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6](1)本技术提供的光学模块可直接对激光光源发射的激光参数进行实时测定,无需通过反射或折射分光后进行测定,监测的激光参数数据更真实准确。
[0037](2)本光学模块可以主动对光学模块的激光光源传输至光纤的激光量进行调节,在不调整激光光源功率的前提下,可改变进入光纤的实际激光功率。
[0038](3)本光学模块无需复杂形状的透镜及光传输结构,结构相对简单,可节约制备成本。
附图说明
[00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0]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光学模块结构示意图。
[0041]附图中标记说明如下:1为热沉;2为激光光源;3为调节结构;4为激光探测器;5为透镜;6为透镜固定支架;7为光纤固定套筒;8为光纤;9为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时监控和调节光功率的光学模块,包括热沉(1)、激光光源(2)、透镜(5)、光纤(8)和壳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沉(1)固定在壳体(9)的一端,所述激光光源(2)安装在所述热沉(1)上,所述激光光源(2)与光纤(8)相对设置,激光光源(2)与光纤(8)之间设置有所述透镜(5),所述透镜(5)和光纤(8)分别固定在壳体(9)内部,激光光源(2)发射的光线可通过透镜(5)传输至光纤(8),所述激光光源(2)和透镜(5)之间还设有用于调节激光光源(2)入射至透镜(5)上的激光量的调节结构(3),调节结构(3)靠近激光光源(2)的一侧设置有激光探测器(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实时监控和调节光功率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源(2)、透镜(5)的光轴和光纤(8)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实时监控和调节光功率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3)可相对所述壳体(9)滑动,所述调节结构(3)相对壳体(9)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激光光源(2)中心、透镜(5)的光轴中心和光纤(8)中心所在直线的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可实时监控和调节光功率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3)包括两个相对壳体(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瑞,唐明志,阚万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