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市政建设用防护栏,属于防护栏技术领域。该基于市政建设用防护栏包括基础组件和防钻组件。所述基础组件包括支撑部、高度调节部、拼接部和稳固部,所述高度调节部和所述稳固部均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拼接部设置在所述高度调节部上,使用时,控制滑套在限位杆上的位置,即调节第三护栏杆或第四护栏杆之间的距离,调节好后把持住滑套,旋转第二螺栓,使第二螺栓的端部进入到第二螺纹槽内,即调节了限位杆之间的缝隙,最后利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把多个该防护栏拼装在一起,该防护栏便于对限位杆之间缝隙进行隔断,有效的防止行人从限位杆之间的缝隙钻过,提高了行人的人身安全。提高了行人的人身安全。提高了行人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市政建设用防护栏
[0001]本技术涉及防护栏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市政建设用防护栏。
技术介绍
[0002]防护栏常用于市政道路上对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进行隔离,在车辆失控时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号为CN202220704270.0,公开了一种基于市政建设用防护栏,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内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管一端固定连接有护板,所述护板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内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支撑管、支撑杆、限位管、限位杆和限位板,可以方便的对此市政建设用防护栏整体高度进行调节,使此市政建设用防护栏可以适应不同的道路,通过设置的限位块、螺母、螺栓和定位杆,可以方便的对支撑杆进行定位,方便对此市政建设用防护栏进行高度调整,通过设置的护板,可以对此市政建设用防护栏进行加固。
[0004]但是上述方案依然存在缺陷,限位杆之间的缝隙和限位杆与支撑杆之间的缝隙过大,现实中行人为了少走路,常常采用钻过防护栏达到少走路的目的,限位杆之间的缝隙和限位杆与支撑杆之间的缝隙过大就给行人的钻过提供了条件,行人钻过防护栏降低了其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市政建设用防护栏,旨在改善限位杆之间的缝隙和限位杆与支撑杆之间的缝隙过大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市政建设用防护栏,包括基础组件和防钻组件。
[0008]所述基础组件包括支撑部、高度调节部、拼接部和稳固部,所述高度调节部和所述稳固部均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拼接部设置在所述高度调节部上。
[0009]所述防钻组件包括防护部、第三护栏杆和第四护栏杆,所述防护部设置在所述稳固部上,所述第三护栏杆和所述第四护栏杆均设置在所述防护部上。
[001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包括底座、第一固定套、第一护栏杆、第二固定套、支撑管和第二护栏杆,所述支撑管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端上,所述第一固定套固定套设在所述支撑管上,所述第一护栏杆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套之间,所述第二护栏杆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套之间。
[00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高度调节部包括支撑杆和第一螺栓,所述支撑杆滑动插设在所述支撑管内,所述第一螺栓螺纹贯穿所述支撑管,所述第一螺栓的端部同样螺纹在所述支撑杆内,所述第二固定套固定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
槽线性等距的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拼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在不同的所述支撑杆的外壁上,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相同的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相互错开设置。
[001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稳固部包括限位管、护板和限位杆,所述限位管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护栏杆的上表面上,所述护板固定在所述限位管之间,所述限位杆滑动插设在所述限位管内,所述限位杆上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二螺纹槽线性等距的设置在所述限位杆上。
[0015]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稳固部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在所述限位杆的下端。
[0016]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防护部包括滑套和第二螺栓,所述滑套滑动套设在所述限位杆上,所述第二螺栓螺纹贯穿所述滑套,所述第二螺栓的端部螺纹在所述第二螺纹槽内,所述第三护栏杆固定在所述滑套之间,所述第四护栏杆固定在不同的所述滑套的外壁上。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基于市政建设用防护栏,使用时,把底座放置在合适位置后,利用膨胀螺栓把底座安装固定在道路上,然后把支撑杆插入到支撑管内,同时把限位杆的上端安装到第二护栏杆的下表面上,根据道路的种类,移动第二护栏杆,控制支撑杆的下端在支撑管内的深度,同时也调节了限位杆的下端在限位管内的深度,调节好后,把持住支撑杆,旋转第一螺栓,使第一螺栓的端部进入到第一螺纹槽内,即实现了对第二护栏杆和第一护栏杆之间距离的调节,再移动滑套,控制滑套在限位杆上的位置,即调节第三护栏杆或第四护栏杆之间的距离,调节好后把持住滑套,旋转第二螺栓,使第二螺栓的端部进入到第二螺纹槽内,即调节了限位杆之间的缝隙,最后利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把多个该防护栏拼装在一起,该防护栏便于对限位杆之间缝隙进行隔断,有效的防止行人从限位杆之间的缝隙钻过,提高了行人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基于市政建设用防护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基于市政建设用防护栏的俯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基础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图3中A区域的放大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防钻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图5中B区域的放大图;
[0025]图7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限位杆、第二螺纹槽和限位板之间的关系图。
[0026]图中:100
‑
基础组件;110
‑
支撑部;111
‑
底座;112
‑
第一固定套;113
‑
第一护栏杆;
114
‑
第二固定套;115
‑
支撑管;116
‑
第二护栏杆;130
‑
高度调节部;131
‑
支撑杆;132
‑
第一螺栓;133
‑
第一螺纹槽;140
‑
拼接部;141
‑
第一连接板;142
‑
安装孔;143
‑
第二连接板;150
‑
稳固部;151
‑
限位管;152
‑
护板;153
‑
限位杆;154
‑
第二螺纹槽;155
‑
限位板;200
‑
防钻组件;210
‑
防护部;211
‑
滑套;212
‑
第二螺栓;220
‑
第三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市政建设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组件(100),所述基础组件(100)包括支撑部(110)、高度调节部(130)、拼接部(140)和稳固部(150),所述高度调节部(130)和所述稳固部(150)均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10)上,所述拼接部(140)设置在所述高度调节部(130)上;防钻组件(200),所述防钻组件(200)包括防护部(210)、第三护栏杆(220)和第四护栏杆(230),所述防护部(210)设置在所述稳固部(150)上,所述第三护栏杆(220)和所述第四护栏杆(230)均设置在所述防护部(2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市政建设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10)包括底座(111)、第一固定套(112)、第一护栏杆(113)、第二固定套(114)、支撑管(115)和第二护栏杆(116),所述支撑管(115)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111)的上端上,所述第一固定套(112)固定套设在所述支撑管(115)上,所述第一护栏杆(113)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套(112)之间,所述第二护栏杆(116)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套(11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市政建设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部(130)包括支撑杆(131)和第一螺栓(132),所述支撑杆(131)滑动插设在所述支撑管(115)内,所述第一螺栓(132)螺纹贯穿所述支撑管(115),所述第一螺栓(132)的端部同样螺纹在所述支撑杆(131)内,所述第二固定套(114)固定套设在所述支撑杆(13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市政建设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31)上开设有第一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宝基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