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尾水处理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83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殖尾水处理池,涉及尾水处理领域,针对现有的在处理养殖尾水时,不能够很好的对养殖尾水进行处理,且使用过滤毛刷清理时不便于拆卸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用于过滤较大颗粒物的一级处理机构以及主处理池,还包括二级处理机构,所述二级处理机构位于一级处理机构的一侧,所述二级处理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三级处理池,所述二级处理机构的顶端设置有拆卸机构,且所述拆卸机构为滑动式连接结构,所述拆卸机构的底端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固定机构,且所述固定机构为转动式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且该装置不仅能够达到理想的清理效果,同时能够将过滤毛刷取下,方便清理过滤毛刷。方便清理过滤毛刷。方便清理过滤毛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尾水处理池


[0001]本技术涉及尾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养殖尾水处理池。

技术介绍

[0002]在养殖水产时会产生大量的污水,而为了节省水资源需要对这些养殖尾水进行处理,以便养殖尾水可再次使用,而现有的在处理养殖尾水时,不能够很好的对养殖尾水进行处理,且通常会用到过滤毛刷对污水进行处理,而由于过滤毛刷体积较大,在清理时不便于拆卸,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养殖尾水处理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养殖尾水处理池,解决了现有的在处理养殖尾水时,不能够很好的对养殖尾水进行处理,且使用过滤毛刷清理时不便于拆卸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养殖尾水处理池,包括用于过滤较大颗粒物的一级处理机构以及主处理池,还包括二级处理机构,所述二级处理机构位于一级处理机构的一侧,所述二级处理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三级处理池,所述二级处理机构的顶端设置有拆卸机构,且所述拆卸机构为滑动式连接结构,所述拆卸机构的底端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固定机构,且所述固定机构为转动式连接结构,所述一级处理机构的内壁镶嵌有粗格栅过滤板。
[0006]优选的,所述一级处理机构包括活性炭过滤板、第一厌氧池、第一好氧池以及一级分离池,所述活性炭过滤板与主处理池固定连接,所述活性炭过滤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厌氧池,且所述第一厌氧池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好氧池,所述第一好氧池的一侧开设有一级分离池。
[0007]优选的,所述二级处理机构包括第二厌氧池、第二好氧池、二级分离池、蛋白分离器、隔板以及过滤毛刷,所述隔板与主处理池固定连接,且所述隔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厌氧池,所述第二厌氧池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好氧池,且所述第二好氧池的一侧开设有二级分离池,所述第二厌氧池以及第二好氧池的内部均设置有过滤毛刷,且所述过滤毛刷分别沿第二厌氧池以及第二好氧池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二级分离池的内部设置有两组所述蛋白分离器。
[0008]优选的,所述拆卸机构包括电机、侧板、横板、移动板、连接板以及转动轴,所述侧板位于主处理池的顶端,且所述侧板以主处理池的轴线呈对称分布,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横板,且所述横板的顶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转动轴,且所述转动轴贯穿于横板,所述转动轴的外壁滑动安装有移动板,且所述移动板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板。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杆、防滑套、吸附块以及卡扣,所述固定杆位于连接板的底端,且所述固定杆的顶端设置有吸附块,所述固定杆的底端设置有卡扣,且所述卡扣以固定杆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套设有防滑套。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1]1、本技术通过设置了一级清理机构、二级清理机构以及三级清理机构,使用时,通过一级清理机构将较大的颗粒物进行清理,清理之后通过二级清理机构将微型颗粒物进行清理,最后通过三级清理机构进行随后的清理,从而使得污水能够达到理想的状态。
[0012]2、本技术通过设置了电机、侧板、横板、移动板、连接板、转动轴、固定杆、防滑套、吸附块以及卡扣,使用时,通过启动电机,使得转动轴旋转,从而使得移动板以及连接板在转动轴上移动,使得在侧板上滑动,从而带动过滤毛刷向上移动,即可将过滤毛刷从第二厌氧池和第二好氧池内取出,之后通过转动过滤毛刷,使得固定杆旋转,使得卡扣与连接板内的卡槽分离,之后向下拉动过滤毛刷,使得吸附块与连接板分离,从而将过滤毛刷取下,方便清理过滤毛刷。
[0013]综上所述,该装置不仅能够达到理想的清理效果,同时能够将过滤毛刷取下,方便清理过滤毛刷。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拆卸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1、一级处理机构;101、活性炭过滤板;102、第一厌氧池;103、第一好氧池;104、一级分离池;2、二级处理机构;201、第二厌氧池;202、第二好氧池;203、二级分离池;204、蛋白分离器;205、隔板;206、过滤毛刷;3、三级处理池;4、主处理池;5、粗格栅过滤板;6、拆卸机构;601、电机;602、侧板;603、横板;604、移动板;605、连接板;606、转动轴;7、固定机构;701、固定杆;702、防滑套;703、吸附块;704、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参照图1

图4,一种养殖尾水处理池,包括用于过滤较大颗粒物的一级处理机构1以及主处理池4,还包括二级处理机构2,所述二级处理机构2位于一级处理机构1的一侧,所述二级处理机构2的一侧设置有三级处理池3,所述二级处理机构2的顶端设置有拆卸机构6,且所述拆卸机构6为滑动式连接结构,所述拆卸机构6的底端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固定机构7,且所述固定机构7为转动式连接结构,所述一级处理机构1的内壁镶嵌有粗格栅过滤板5,所述一级处理机构1包括活性炭过滤板101、第一厌氧池102、第一好氧池103以及一级分离池104,所述活性炭过滤板101与主处理池4固定连接,所述活性炭过滤板1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厌氧池102,且所述第一厌氧池10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好氧池103,所述第一好氧池103的一侧开设有一级分离池104,所述二级处理机构2包括第二厌氧池201、第二好氧池202、二级分离池203、蛋白分离器204、隔板205以及过滤毛刷206,所述隔板205与主处理池4固定连接,且所述隔板20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厌氧池201,所述第二厌氧池2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好氧池202,且所述第二好氧池202的一侧开设有二级分离池203,所述第二厌氧池201以及第
二好氧池202的内部均设置有过滤毛刷206,且所述过滤毛刷206分别沿第二厌氧池201以及第二好氧池202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二级分离池203的内部设置有两组所述蛋白分离器204。
[0021]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拆卸机构6包括电机601、侧板602、横板603、移动板604、连接板605以及转动轴606,所述侧板602位于主处理池4的顶端,且所述侧板602以主处理池4的轴线呈对称分布,两个所述侧板602之间设置有横板603,且所述横板603的顶端设置有电机601,所述电机601的输出端安装有转动轴606,且所述转动轴606贯穿于横板603,所述转动轴606的外壁滑动安装有移动板604,且所述移动板604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板605,便于将过滤毛刷206进行拆卸,增加了过滤毛刷206的灵活性。
[0022]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固定机构7包括固定杆701、防滑套702、吸附块703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尾水处理池,包括用于过滤较大颗粒物的一级处理机构(1)以及主处理池(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级处理机构(2),所述二级处理机构(2)位于一级处理机构(1)的一侧,所述二级处理机构(2)的一侧设置有三级处理池(3),所述二级处理机构(2)的顶端设置有拆卸机构(6),且所述拆卸机构(6)为滑动式连接结构,所述拆卸机构(6)的底端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固定机构(7),且所述固定机构(7)为转动式连接结构,所述一级处理机构(1)的内壁镶嵌有粗格栅过滤板(5);所述一级处理机构(1)包括活性炭过滤板(101)、第一厌氧池(102)、第一好氧池(103)以及一级分离池(104),所述活性炭过滤板(101)与主处理池(4)固定连接,所述活性炭过滤板(1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厌氧池(102),且所述第一厌氧池(10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好氧池(103),所述第一好氧池(103)的一侧开设有一级分离池(104);所述二级处理机构(2)包括第二厌氧池(201)、第二好氧池(202)、二级分离池(203)、蛋白分离器(204)、隔板(205)以及过滤毛刷(206),所述隔板(205)与主处理池(4)固定连接,且所述隔板(20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厌氧池(201),所述第二厌氧池(2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好氧池(202),且所述第二好氧池(202)的一侧开设有二级分离池(203),所述第二厌氧池(201)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学良包海岩王汝安王菁张振奎王彦怀张连英徐林通宋昀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兴盛海淡水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