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电箱自动焊接专机,包括一轴移动地轨、协作机器人、端盖传输机构、壳体传输机构、端盖翻转机构、定位焊接工装、焊接机器人和成品输送机,所述协作机器人固定在所述一轴移动地轨上,所述壳体传输机构固定在所述定位焊接工装顶端,所述端盖传输机构固定在所述定位焊接工装上方,所述端盖翻转机构固定在所述端盖传输机构尾端,所述协作机器人和所述焊接机器人分别固定在定位焊接工装的两侧,所述成品输送机固定在所述定位焊接工装尾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机器人可连续作业,不需要人工参与,减少工件运转,定位焊接工装能够保证产品的焊接精度和一致性,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又能够大大降低能源损耗。又能够大大降低能源损耗。又能够大大降低能源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箱自动焊接专机
:
[0001]本技术涉及电气行业电箱自动焊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箱自动焊接专机。
技术介绍
:
[0002]目前对于电箱的焊接,大多数采用人工焊接方式。这样的焊接方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无精密压紧装置,对产品焊接质量产生影响;2、人工焊接效率低,产品需要流转下道工序,劳动强度大;3、由于焊接时需要人工操作,防护措施做不到位时,焊接时产生的弧光照射到人体,对人身健康生产直接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箱自动焊接专机。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箱自动焊接专机,包括上料机构、焊接机构和下料机构,上料机构包括一轴移动滑台、协作机器人、壳体传输机构和端盖传输机构;焊接机构包括焊接定位工装、端盖翻转机构和焊接机器人;下料机构包括成品输送机。
[0005]上述的电箱自动焊接专机,所述定位焊接工装入口与壳体输送机构出口相连;定位焊接工装出口与成品输送机带入口相连,壳体输送机构、定位焊接工装和成品输送机在同一水平位置。
[0006]上述的电箱自动焊接专机,所述壳体传输机构包括壳体输送机和壳体限位挡片,壳体输送机采用平皮带传输机构,所述壳体限位挡片为钣金件,可以调节两边对称挡片的宽度。
[0007]上述的电箱自动焊接专机,所述端盖传输机构包括端盖输送机、端盖限位挡片、端盖限位轴和端盖限位气缸,端盖输送机采用平皮带传输机构,所述端盖限位挡片为钣金件,可以调节两边对称挡片的宽度,端盖限位轴固定在端盖传输机构的前端。
[0008]上述的电箱自动焊接专机,所述定位焊接工装包括壳体定位机构和端盖翻转机构,所述壳体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工装内框和定位工装外框,定位工装内框和定位工装外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定位工装内框限位辊轮通过内框辊轮限位块固定在定位工装内框上,所述定位工装外框限位辊轮通过外框辊轮限位块固定在定位工装外框上,定位焊接工装顶端安装前端限位块,前端限位块与前端限位气缸相连,所述侧边夹紧气缸顶端安装夹紧定位块,夹紧气缸安装在定位工装外框前端,所述端盖翻转机构包括翻转臂、吸盘气缸和翻转减速电机,吸盘气缸固定在翻转臂上,翻转减速电机固定在固定轴座上。
[0009]上述的电箱自动焊接专机,所述成品输送机壳采用平皮带传输机构,成品输送机与定位焊接工装的前端导向条相连接。
[0010]本技术自动焊接设备自动焊接,避免了焊接时产生的弧光照射到人体的问题,安全可靠,且双输送机放料,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自动脱料机构,省去紧密装夹给人工带来的卸料困难情况。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电箱自动焊接专机正面示意图;
[0013]图2为定位焊接工装示意图;
[0014]图3为图2上视局部剖视图示意图;
[0015]图4为端盖翻转机构示意图。
[0016]图中1、一轴移动地轨,101、协作机器人,2、壳体,3、端盖传输机构,301、端盖限位挡片,302、端盖输送机,303、端盖限位气缸,304、端盖限位轴,4、壳体传输机构,401、壳体限位挡片,402、壳体输送机,5、端盖,6、端盖翻转机构,601、翻转臂,602、吸盘气缸,603、翻转减速电机,604、吸盘治具,7、定位焊接工装,701、定位工装外框,702、定位工装内框,703、内框限位辊轮,704、外框限位辊轮,705、侧边夹紧气缸,7501、夹紧定位块,706、前端限位气缸,7061、前端限位块,707、前端导向条,708、内框辊轮限位块,709、外框辊轮限位块,710、推出气缸,8、焊接机器人,9、成品输送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本技术中,所述横向是指水平平面内与壳体2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所述纵向是指水平平面内与壳体2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
[0019]【实施例1】
[0020]电箱自动焊接专机,包括用于放置壳体2的壳体输送机402以及沿壳体2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并能够输送端盖输送机302、定位焊接工装7和成品输送机9;端盖输送机302与壳体输送机402并列安装,壳体输送机402和成品输送机9均与定位焊接工装7水平对接,使壳体2能够水平输送。
[0021]如图1所示,本技术在上料工位旁设置一轴移动地轨1,一轴移动地轨1为协作机器人地轨,可以市购,一轴移动地轨1上安装协作机器人101,协作机器人101由一轴移动地轨1带动往复运动。
[0022]本实施例中的壳体输送机402和端盖输送机302理论上没有长度限制,壳体输送机402可以放置多个壳体2,壳体输送机402两侧安装有壳体限位挡片401,壳体限位挡片401纵向长度大于一个壳体2的长度,壳体输送机构4的前端安装光电传感器,当第一个壳体2通过光电传感器后,壳体输送机402暂时输送,第一个壳体2进入定位焊接工装7。端盖输送机构3设置在壳体输送机402的上端,高度根据翻转臂601的长度设定,端盖5通过端盖输送机302向前输送,端盖输送机构3两端安装有端盖限位挡片301,端盖限位挡片的长度大于端盖5的宽度,端盖输送机3的前端设有端盖限位轴304,端盖限位轴304由端盖限位气缸303推动,端盖5输送到端盖限位轴304后停止,等待吸盘治具604吸取。
[0023]【实施例2】
[002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定位焊接工装7与壳体传输机构4相连一侧为进料端,定位焊接工装7与成品输送机9相连一侧为出料端,定位焊接工装7包括定位工装外框
701、定位工装内框702,内框限位辊轮703通过内框辊轮限位块708固定在工装内框702上,外框限位辊轮704通过外框辊轮限位块709固定在工装外框701上,侧边夹紧气缸705固定在定位焊接工装7的前端两侧,夹紧定位块7501与侧边夹紧气缸705连接,前端限位气缸706固定在定位焊接工装7的前端,前端限位块7061与前端限位气缸706连接,所述的内框限位辊轮703和外框限位辊轮704通过电机连接实现转动,转动方向是壳体2沿水平方向传送。
[0025]【实施例3】
[0026]端盖翻转机构6,如图4所示,吸盘气缸602固定在翻转臂601上,翻转臂601安装在底座的固定座605上,翻转臂与焊接工装7对称安装,翻转减速电机603安装在固定座605一侧,两侧均可以安装,吸盘治具604与吸盘气缸602连接,当翻转臂在垂直位置时,吸盘治具604在端盖5的上方,吸盘治具604通过吸盘气缸602顶升后吸取端盖5,随后吸盘气缸602收回,翻转减速电机603转动,使翻转臂处于水平位置,吸盘气缸602顶出将端盖5推到固定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箱自动焊接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壳体(2)的壳体输送机构(4)和输送端盖(5)的端盖输送机构(3)、端盖输送机构(3)末端的端盖翻转机构(6)以及沿壳体(2)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定位焊接工装(7)和成品输送机(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箱自动焊接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焊接工装(7)沿上下方向有序布置,所述壳体输送机构(4)和所述成品输送机(9)与所述定位焊接工装(7)水平对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箱自动焊接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输送机构(4)包括用于传送壳体(2)的壳体输送机(402)和壳体限位挡片(401),所述端盖输送机构(3)包括端盖输送机(302)、端盖限位挡片(301)、端盖限位气缸(303)和端盖限位轴(304),端盖限位轴(304)设置在端盖输送机构(3)的前端,端盖限位轴(304)与端盖限位气缸(30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箱自动焊接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翻转机构(6)包括用于端盖(5)的翻转臂(601)、吸盘气缸(602)、减速电机(603)、吸盘治具(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双,赵金东,许健,孙逸晨,陈赛男,杨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长江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