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道路平交口旧砼路面沥青加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城市道路平交口旧砼路面沥青加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原有的混凝土路上通过铺设沥青进行维修,一方面可以大大节省维护成本,另一方面,相较于混凝土路面,沥青更不容易开裂,具有更好的抗滑性能等优点;因此,现在的公路大多采用沥青铺设。
[0003]然而,在城市道路的平交口处,由于车流量非常巨大,因此在对旧混凝土路进行沥青铺设维修时,混凝土路表面本身就已经存在很多开裂,凹陷等问题,导致铺设沥青时施工难度大,沥青层可能和混凝土路的粘结不够牢固,导致施工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面对旧砼路存在各种开裂,或者凹陷的情况下,为了提高铺设沥青路面的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城市道路平交口旧砼路面沥青加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城市道路平交口旧砼路面沥青加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城市道路平交口旧砼路面沥青加铺结构,包括旧砼路,设置于旧砼路上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道路平交口旧砼路面沥青加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旧砼路(1),设置于旧砼路(1)上的凹槽(2);旧砼路(1)上表面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有填补层(3)、加固层(4);所述填补层(3)包括第一粘结层(5)和用于填补凹槽(2)的填充沥青层(6),且填充沥青层(6)覆盖于旧砼路(1)上表面;所述加固层(4)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有耐久型沥青混凝土层(7)、高延型沥青混凝土层(8)、抗车辙型沥青混凝土层(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平交口旧砼路面沥青加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不贯穿旧砼路(1)下表面,填充沥青层(6)为石灰乳化沥青材料;第一粘结层(5)位于旧砼路(1)上表面和填充沥青层(6)下表面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平交口旧砼路面沥青加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贯穿旧砼路(1)下表面,填充沥青层(6)为具有透水性能的第一透水层(10);第一粘结层(5)位于旧砼路(1)上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平交口旧砼路面沥青加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久型沥青混凝土层(7)包括SBS改性沥青、高黏改性沥青;耐久型沥青混凝土层(7)铺设厚度在4~10c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平交口旧砼路面沥青加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延型沥青混凝土层(8)的铺设厚度在4~10c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平交口旧砼路面沥青加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车辙型沥青混凝土层(9)包括SBS改性沥青、石灰乳化沥青材料;抗车辙型沥青混凝土层(9)铺设厚度在2~6cm。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威,潘丽,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航弘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