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以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440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包以及用电装置,所述电池包包括:第一冷却板、第二冷却板和第三冷却板,所述电池包沿所述第二方向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第一冷却管路和第二冷却管路,所述第一冷却管路适于连通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二冷却板,所述第二冷却管路适于连通所述第二区域内的所述第二冷却板。由此,可快速、高效地对电芯进行冷却散热,提高了电池包的散热能力,从而提高了电池包的使用寿命,可以满足快充条件下电池包的散热需求,进一步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以及用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包以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兴起,电动汽车加速发展,动力电池包的安全化、轻量化、标准化、低成本化等成为制约当下新能源汽车普及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随着高电压平台的加速发展,需要更高的热管理系统,电池包冷板系统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传统电芯为底部冷却或是侧面冷却,无法满足800V以上电池热管理系统的需求。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电池包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在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有序排布的电芯,所述电池单元包括顶面、底面以及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之间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设置在所述电芯沿第二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第一冷却板,所述第一冷却板内部形成有适于冷却介质流通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冷却板覆盖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顶面;第二冷却板,所述第二冷却板内部形成有适于所述冷却介质流通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二冷却板覆盖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底面;第三冷却板,所述第三冷却板内部形成有适于所述冷却介质流通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三冷却板覆盖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电池包沿所述第二方向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第一冷却管路和第二冷却管路,所述第一冷却管路适于连通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二冷却板,所述第二冷却管路适于连通所述第二区域内的所述第二冷却板
[0005]本技术所涉及的电池包,电池单元的顶面、底面、第一侧面和/或第二侧面均设置有冷却板,可快速、高效地对电芯进行冷却散热,同时,第二冷却板通过两个冷却管路流通冷却介质进行散热,可进一步提高电池包的散热能力,从而提高了电池包的使用寿命,可以满足快充条件下电池包的散热需求,进一步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电池单元形成电池模组,多个所述电池模组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电池模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形成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三冷却板构造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电池模组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三冷却板,所述第三冷却板覆盖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模组背离所述第一冷却板的表面为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面,所述第二冷却板包括多个子冷却板,所述子冷却板覆盖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面,多个所述子冷却板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第三冷却管路和第四冷却管路,所述第三冷却管路适于连通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三冷却板,所述第四冷却管路适
于连通所述第二区域内的所述第三冷却板。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还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第一冷却板连通。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冷却管路包括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三冷却管路包括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电池包还包括:进水段和出水段,所述进水段分别与所述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段分别与所述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第一粘结层,所述第一粘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却板和所述电芯之间;和/或第二粘结层,所述第二粘结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却板和所述电芯之间;和/或第三粘结层,所述第三粘结层设置在所述第三冷却板和所述电芯之间。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还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形成有电芯容纳腔,所述第一冷却板包括冷却区和环绕所述冷却区的固定区,所述固定区内设置有多个螺栓,所述第一冷却板和所述下壳体通过所述螺栓连接。
[0013]在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前述的电池包。由此,该用电装置具有前述的电池包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至少具有电池包散热效果好、寿命长的优点。
[0014]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5]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6]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包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电池包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1中电芯排布方式的示意图;
[0019]图4是图1中电池包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图1中电池包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电池包;111:电池单元;1111:电芯;121:第一冷却板;1211:螺栓孔;122:第二冷却板;123:第三冷却板;11:电池模组;1221:子冷却板;131:第一冷却管路;1311:第一进水口;1312:第一出水口;132:第二冷却管路;141:第三冷却管路;1411:第二进水口;1412:第二出水口;142:第四冷却管路;151:进水管;152:出水管;16:下壳体;A:第一区域;B:第二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
限制。
[0024]下面参考图1

图5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1。
[0025]在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池包1,参考图1~图3,该电池包1包括:电池单元111,电池单元111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有序排布的电芯1111,电池单元111包括顶面、底面以及顶面和底面之间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设置在电池单元111沿第二方向的两端,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正交,例如,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第一冷却板121,第一冷却板121内部形成有适于冷却介质流通的第一流道,第一冷却板121覆盖电池单元111的顶面;第二冷却板122,第二冷却板122内部形成有适于冷却介质流通的第二流道,第二冷却板122覆盖电池单元111的底面;第三冷却板123,第三冷却板123内部形成有适于冷却介质流通的第三流道,第三冷却板123覆盖电池单元111的第一侧面和/或第二侧面。需要说明的是,电芯1111设置有防爆阀的表面形成电池单元111的顶面,电池单元111背离顶面的表面为底面,顶面和底面之间设置在电池包1第二方向的两端的表面为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电池包1沿第二方向包括第一区域A和第二区域B,电池包1还包括第一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有序排布的电芯,所述电池单元包括顶面、底面以及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之间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设置在所述电芯沿第二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第一冷却板,所述第一冷却板内部形成有适于冷却介质流通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冷却板覆盖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顶面;第二冷却板,所述第二冷却板内部形成有适于所述冷却介质流通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二冷却板覆盖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底面;第三冷却板,所述第三冷却板内部形成有适于所述冷却介质流通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三冷却板覆盖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电池包沿所述第二方向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第一冷却管路和第二冷却管路,所述第一冷却管路适于连通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二冷却板,所述第二冷却管路适于连通所述第二区域内的所述第二冷却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电池单元形成电池模组,多个所述电池模组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电池模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形成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三冷却板构造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电池模组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三冷却板,所述第三冷却板覆盖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背离所述第一冷却板的表面为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面,所述第二冷却板包括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梦楠陈许超唐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