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对带钢局部高点的变凸度工作辊弯窜辊协同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轧钢自动化
,特别涉及一种针对带钢局部高点的变凸度工作辊弯窜辊协同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改善板带板形质量,降低废品率是生产厂家和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局部高点是典型的热轧板带板形问题,由于工作辊的不均匀磨损,工作辊辊身会出现不规则的磨损凹槽,轧制过程中印到轧件上产生局部高点,如图1所示。通常采用工作辊的轴向窜动来使磨损更加分散和均匀化。
[0003]工作辊辊形技术是热轧生产过程板形控制的关键技术。变凸度工作辊在热轧带钢生产过程中应用广泛,主要代表技术有:CVC工作辊(德国西马克开发,三次多项式曲线),HVC工作辊(北京科技大学开发,五次多项式曲线),SmartCrown工作辊(奥钢联开发,多项式与Sin函数复合辊形)等。图2为五次多项式的高次曲线HVC工作辊,辊身曲线呈S型,上下工作辊呈中心对称摆放。通过工作辊轴向窜动,实现不同的等效辊形,达到调节板形的目的。其余变凸度工作辊的曲线形状和工作原理也大体类似。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带钢局部高点的变凸度工作辊弯窜辊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S1、确定弯辊波动参数:所述弯辊波动参数包括单向最大波动步数N、弯辊动态调节余量a1、驻留适应块数a2和波动异步系数a3;S2、计算各机架的弯辊波动量:所述弯辊波动量ΔBF
(i,n)
计算过程如下:式中,ΔBF
(i,n)
为弯辊波动量,单位为kN,i为机架序号,n为轧件序号;δ
(i)
为第i机架的弯辊单步波动量,单位为kN;α、β、γ为中间变量;Δn
(i)
为第i机架的异步调整量;Sp为单个波动周期对应轧件数量;floor()为向下取整函数;%为除法取余算子;N为单向最大波动步数;S3、确定弯辊和窜辊的最终设定值:根据弯辊波动量计算窜辊波动量,并将弯辊波动量和窜辊波动量分别叠加在弯辊初始设定值和窜辊初始设定值上,得到弯辊和窜辊的最终设定值;所述窜辊波动量ΔSFT
(i,n)
计算过程如下:式中,ΔSFT
(i,n)
为窜辊波动量,单位为mm;K
BF
为弯辊对辊缝凸度的影响系数,单位为μm/kN;K
SFT
为窜辊对辊缝凸度的影响系数,单位为μm/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带钢局部高点的变凸度工作辊弯窜辊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弯辊单向最大波动步数N的取值范围为5
‑
7;弯辊动态调节余量a1取值范围为300
‑
500kN;驻留适应块数a2取值范围为2
‑
3块;波动异步系数a3=round(2(N+1)/3),其中round()为四舍五入取整函数。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针对带钢局部高点的变凸度工作辊弯窜辊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第i机架的弯辊单步波动量δ
(i)
的计算过程如下:
式中,ub
(i)
为预留调节量后的弯辊上限,单位为kN;lb
(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驰寰,曲侯歌,何安瑞,周冠禹,邵健,孙文权,荆丰伟,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