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的冶炼
,具体是一种帘线钢精炼过程中 的降低钢水钛夹杂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帘线钢的生产工艺过程,为了增加延展性、强度,必要时在冶 炼过程中加入硅、锰等元素,但是在冶炼过程避免不了因合金、原材 料等带入钛元素,钢中钛与钢中氮、碳、氧等元素反应在钢中形成夹 杂,虽然在钢包精炼时,通过吹氩手段能去除一部分夹杂物,但是因 钛夹杂物颗粒小、数量少在精炼时很难除去。由于在帘线钢拉拔过程中,如果在钢材内部存在大于10um的夹杂物会造成断裂,特别是钢 中Ti夹杂物,它以各种形态存在钢中,因其硬度高,不易变形,在 拉拔时产生的危害更大。因此,为了保证帘线钢的生产及帘线钢抗疲 劳性能,对钢中钛夹杂物尺寸和数量的限定就更加严格。目前钢水除夹杂的方法一般都是通过经精炼炉去除钢中夹杂物, 但对钛夹杂物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如何进一步将钢中钛夹杂物降到更 低,使其满足帘线钢的生产要求,目前还是帘线钢生产中的一个技术 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上述帘线钢在精炼除夹杂物后,钢水中残留的钛 夹杂物尺寸大、个数多,导致帘线钢在拉拨时使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 公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低钢水钛夹杂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帘线钢生产精炼处理完成后,对钢包等待位进行底吹氩和钢包浇钢过程吹氩; 具体的方法是,在精炼处理后,钢包处于等待位时进行钢包底吹氩,氩气流量控制在10↑[-3]~4×10↑[-3]Nm↑[3]/ min.t范围内; 钢包浇钢过程进行吹氩,氩气最大流量1.5×10↑[-3]Nm↑[3]/min.t,吹氩流量变化根据钢包浇注重量按Y=1.5×10↑[-3]-3×10↑[-5]×X公式进行递减, 式中Y:吹氩流量,单位:Nm3 /min.t,当Y为零时,停止吹氩; X:为浇注钢水量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军,宁东,仉勇,曹维华,原丽君,臧绍双,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