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慧建造施工的环境监测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33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智慧建造施工的环境监测平台,解决了地面环境监测站难以对较高层面的扬尘污染、噪音污染等污染的进行监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底座,底座锚固在地面上,底座上固定设有自锁式收绳机构,自锁式收绳机构上固定连接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绳索,自锁式收绳机构用以卷收绳索;绳索上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浮空平台,浮空平台包括水平设置的基板,基板的中心处固定穿设有上下通透的套管,套管滑动套设在绳索上,绳索上设有用以限制套管上下移动的限位构件;基板的底部固定设有环形的防护箱,防护箱内设有浮空气囊,浮空气囊内充填有浮空气体;基板上设有扬尘传感器和噪音传感器,扬尘传感器和噪音传感器与地面基站信号连接。基站信号连接。基站信号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慧建造施工的环境监测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环境监测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智慧建造施工的环境监测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是指泥地裸露,以及在房屋建设施工、道路与管线施工、房屋拆除、物料运输、物料堆放、道路保洁、植物栽种和养护等活动中产生的粉尘颗粒物,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主要包括煤炭、道路浮土、耕地土壤、裸露地面、砂石、灰土、灰浆、灰膏、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等易产生粉尘颗粒物的物质。
[0003]目前,现有的建筑工程工地施工环境监测设备多是在地面设置环境监测站,以监测建筑施工时所产生的扬尘污染、噪音污染等,然而这种设置在地面上的环境监测站,难以对较高层面的扬尘污染、噪音污染等污染的进行监控,监测数据存在监测范围小、精度低、漏检、数据缺失等问题,从而导致监测数据的可分析性和代表性降低,使得建筑工程工地周围环境不符合环保标准,进而给施工人员及周围人群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地面环境监测站难以对较高层面的扬尘污染、噪音污染等污染的进行监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智慧建造施工的环境监测平台。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智慧建造施工的环境监测平台,包括底座,底座锚固在地面上,底座上固定设有自锁式收绳机构,自锁式收绳机构上固定连接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绳索,自锁式收绳机构用以卷收绳索;绳索上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浮空平台,浮空平台包括水平设置的基板,基板的中心处固定穿设有上下通透的套管,套管滑动套设在绳索上,绳索上设有用以限制套管上下移动的限位构件;基板的底部固定设有环形的防护箱,防护箱内设有浮空气囊,浮空气囊内充填有浮空气体,浮空气囊用以将浮空平台托起在空气中;基板上设有扬尘传感器和噪音传感器,扬尘传感器和噪音传感器与地面基站信号连接。
[0006]优选的,限位构件在绳索上的上下高度可调,以使浮空平台的浮空高度能够进行调节。
[0007]优选的,最上方的浮空平台上可拆设有附加支架,附加支架朝向远离绳索的方向延伸,附加支架远离绳索的一端底部设有摄像头,摄像头与下方的浮空平台错位设置,摄像头与地面基站信号连接。
[0008]优选的,附加支架包括悬伸板,悬伸板的一端与基板可拆连接,悬伸板的另一端延伸至基板的外侧;悬伸板另一端的底部固定设有防风罩,防风罩为上窄下宽的钟状结构;悬伸板的底部球铰接有竖向设置的吊杆,吊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开口的防护
罩,摄像头固定设在防护罩内,防护罩和摄像头均位于防风罩内。
[0009]优选的,套筒的周侧面上垂直固定设有竖向设置的风向板,风向板位于基板的上方。
[0010]优选的,风向板上垂直固定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与风向板成十字形结构;扬尘传感器和噪音传感器均安装在安装板上。
[0011]优选的,安装板上还设有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均与地面基站信号连接。
[0012]优选的,基板的顶部固定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安装板上设有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分别与扬尘传感器、噪音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电连接。
[0013]优选的,底座上固定设有用以收纳浮空平台的收纳箱,收纳箱为上开口结构,收纳箱的顶部设有可拆的盖板;收纳箱内可拆设有多个上下间隔设置的托板,托板与浮空平台的数量相等,托板的中部开设有用以供绳索穿过的条形槽,条形槽沿左右方向延伸;自锁式收绳机构位于收纳箱内,且自锁式收绳机构位于最底部的托板的下方。
[0014]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使用时,从上向下依次放出浮空平台,相邻的浮空平台之间的垂直距离需要根据施工建筑的高度进行设计,一般每间隔5~7m设置一个浮空平台,采用限位构件对绳索上的浮空平台的上下位置进行固定。漂浮在空中的多个浮空平台对其高度层间的扬尘浓度、风力等级、空气温湿度、噪音等级进行监测,为地面基站提供更为丰富准确的数据,为安全施工提供数据指导。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实施例1中的环境监测平台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的环境监测平台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底座及其上的自锁式收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5为图1中的处于中间的浮空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最上方的浮空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和图6中的附加支架和摄像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地面,2、底座,3、地脚螺栓,4、收纳箱,5、自锁式收绳机构,6、旋转驱动装置,7、卷筒,8、挡板,9、电机支架,10、绳索,11、固定板,12、制动板,13、制动柱头,14、连接杆,15、气缸,16、限位板,17、弹簧,18、挡沿,19、托板,20、浮空平台,21、基板,22、套管,23、风向板,24、安装板,25、风速传感器,26、扬尘传感器,27、防护箱,28、浮空气囊,29、气门芯,31、太阳能电池板,32、U型绳卡,33、悬伸板,34、防风罩,35、球铰接座,36、吊杆,37、防护罩,38、摄像头,39、盖板,40、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1:一种基于智慧建造施工的环境监测平台,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2,底座2通过地脚螺栓3锚固在地面1上,底座2上固定设有自锁式收绳机构,自锁式收绳机构5上固定连接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绳索10,自锁式收绳机构5用以卷收绳索10。
[0019]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自锁式收绳机构包括固定设在底座1上的电机支架3和固定板16;电机支架3上设有旋转驱动装置6,旋转驱动装置6包括正反转电机和与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出轴与卷筒7的右端固定连接,卷筒7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设有环形的挡板8,绳索10的下端与卷筒7固定连接;远离旋转驱动装置6的挡板8的左侧固定设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的左侧开设有若干个左开口的制动槽孔。
[0020]固定板16位于固定板11的左方,固定板16上开设有左右通透的通孔,固定板16的左侧固定设有气缸15,气缸15的左端与连接杆14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14为倒置的门型杆结构,连接杆14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板16上的通孔,且连接杆14的另一端与制动板12固定连接。
[0021]制动板12和固定板16之间的连接杆14上套设有弹簧17,制动板12的右侧固定设有与制动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慧建造施工的环境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底座(2)锚固在地面(1)上,底座(2)上固定设有自锁式收绳机构,自锁式收绳机构(5)上固定连接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绳索(10),自锁式收绳机构(5)用以卷收绳索(10);绳索(10)上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浮空平台(20),浮空平台(20)包括水平设置的基板(21),基板(21)的中心处固定穿设有上下通透的套管(22),套管(22)滑动套设在绳索(10)上,绳索(10)上设有用以限制套管(22)上下移动的限位构件;基板(21)的底部固定设有环形的防护箱(27),防护箱(27)内设有浮空气囊(28),浮空气囊(28)内充填有浮空气体,浮空气囊(28)用以将浮空平台(20)托起在空气中;基板(21)上设有扬尘传感器(26)和噪音传感器,扬尘传感器和噪音传感器与地面基站信号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慧建造施工的环境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限位构件在绳索(10)上的上下高度可调,以使浮空平台(20)的浮空高度能够进行调节。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智慧建造施工的环境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最上方的浮空平台(20)上可拆设有附加支架,附加支架朝向远离绳索(10)的方向延伸,附加支架远离绳索(10)的一端底部设有摄像头(38),摄像头(38)与下方的浮空平台(20)错位设置,摄像头(38)与地面基站信号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智慧建造施工的环境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附加支架包括悬伸板(33),悬伸板(33)的一端与基板(21)可拆连接,悬伸板(33)的另一端延伸至基板(21)的外侧;悬伸板(33)另一端的底部固定设有防风罩(34),防风罩(34)为上窄下宽的钟状结构;悬伸板(33)的底部球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建华冯大阔尹超卢海陆曾凤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